实验活动6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实验活动6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活动6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活动实验活动6 6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学习目标认识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及作用。认识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及作用。2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过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过程中的作用,体会化学的价值中的作用,体会化学的价值;1 1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下面我们自己亲自动手,来制作原电池。实验现象: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说明锌和铜接触不能发生反应,没有电流产生。一、对比实验1.用导线将电流表分别与芯片、铜片相连接,使锌片与铜片接触,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发生偏转。A Cu3/27/20225实验现象: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说明没有电流,
2、说明锌和石墨棒接触不能发生反应。.用导线将电流表分别与芯片、石墨棒相连接,使片与铜片接触,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发生偏转。AZn 石墨电极材料电流表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解释锌片、铜片不偏转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材料相互接触,并不能产生电流。锌片、石墨棒不偏转实验结论:说明只有电极材料相互接触并不能产生电流。实验结论:Zn实验现象:锌片逐渐溶解,锌片周围有气泡产生,锌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Zn+H2SO4=ZnSO4+H22.将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现象。稀硫酸稀硫酸Zn2+e-e-Zn稀硫酸Cu实验现象:锌片逐渐溶解,锌片周围有气泡产生,锌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Zn+H2SO4=ZnSO4+H2把
3、铜片插入稀硫酸,没有现象产生,铜和稀硫酸不反应。ZnZn2+e-e-将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再插入铜片,观察现象。稀硫酸稀硫酸石墨棒ZnZn2+e-e-将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再插入石墨棒,观察现象。实验现象:锌片逐渐溶解,锌片周围有气泡产生,锌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Zn+H2SO4=ZnSO4+H2把石墨棒插入稀硫酸,没有现象产生,石墨棒和稀硫酸不反应。3/27/202210电极材料实验现象解释锌片锌片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Zn+H2SO4=ZnSO4+H2锌片、铜片锌片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铜片无现象Zn+H2SO4=ZnSO4+H2锌片、石墨棒锌片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石墨棒无现
4、象Zn+H2SO4=ZnSO4+H2实验结论:说明有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但是不用导线连接,也不能产生电流。实验结论e-e-正极负极Zn2+H+H+H2H2Zn稀硫酸Cu实验现象:锌片不断溶解,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铜四周不断产生气泡,说明产生了电流,形成了原电池。锌片(负极):氧化反应 Zn-2e-=Zn2+铜片(正极):还原反应 2H+2e-=H2二、原电池实验1.以Zn-Cu(稀硫酸)设计如图原电池,观察现象e-e-e-e-e-e-e-e-正极正极负极负极Zn2+H+H+H2H2Zn稀硫酸Cu实验现象:锌片不断溶解,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石墨棒四周不断产生气泡,说明产生了电流,形成了原电池。
5、石墨棒(正极):还原反应 2H+2e-=H22.以Zn-石墨棒(稀硫酸)设计如图原电池,观察现象锌片(负极):氧化反应 Zn-2e-=Zn2+e-e-e-e-实验现象:铜片无现象,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石墨棒四周无现象,说明没有产生电流,不能形成原电池。Cu稀硫酸石墨棒3.以Zn-石墨棒(稀硫酸)设计如图原电池,观察现象电极材料实验现象解释 锌片、铜片锌片、石墨棒铜片、石墨棒锌片不断溶解,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铜四周不断产生气泡,说明产生了电流,形成了原电池。不能发生反应锌片不断溶解,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石墨棒四周不断产生气泡,说明产生了电流,形成了原电池。铜片无现象,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石墨
6、棒四周无现象,说明没有产生电流,不能形成原电池。锌片:氧化反应 Zn-2e-=Zn2+铜片:还原反应 2H+2e-=H2锌片:氧化反应 Zn-2e-=Zn2+石墨棒:还原反应 2H+2e-=H2实验结论:上面的三个实验表明,要构成原电池,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两种活泼性不同电极. (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非金属导体)电极必须插入电解质溶液 。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用导线相连构成闭合回路。原电池形成的必须条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外电路中:较活泼金属材料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较不活泼金属材料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内电路中:电解质溶液内,阳
7、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1.根据以上实验,说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要素,以及组装原电池的操作注意事项。问题讨论 两种活泼性不同电极.(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非金属导体)电极必须插入电解质溶液 。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用导线相连构成闭合回路。原电池注意事项:两电极活泼型必须不同;其中一个电极必须和电解质溶液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用导线相连构成闭合回路;注意电流表不能接反。18Zn-2e-=Zn2+2H+ +2e-=H2还原剂还原剂(Zn)失去电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氧化剂(H+)在铜极上在铜极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化学精品专题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