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学问检测卷一、积累运用。(共48分)1.给下列拼音写汉字。(共16分)zhuó( )落 宽 chng ( ) 狭zhi ( ) 抖su( )chéng( )清 yùn( )酿 卖nòng( ) 害xi( )liáo( )亮 黄yùn( ) hng( )托 Zhù( )蓄lìn( )啬 lì( )临 静mì( ) 干zàO( )2.为下列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说明。(8分)(1)
2、一年之计在于春 A.计算 B.办法、计谋 C.准备 D.策划 ( )(2)呼朋引伴 A.指引 B.牵引 C.引申 D.招引 ( )(3)欣欣然张开了眼A.然而 B.的样子 C.这样 D.对 ( )(4)朗润 A.光线足够、光明 B.声音清楚、洪亮 C.朗读 D.稀确 (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气勃勃的景象,抒发了酷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妙感情。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宠爱和赞美之情。C.雨的四季选自散文,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
3、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酷爱雨、酷爱自然的美妙情感。D.天净沙 秋思仅用28字就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伤之情。4.古诗文默写:(10分)(1)、水何澹澹, 。(2)、 ,洪波涌起。(3)、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4)客路青山外, 。潮平两岸阔, 。(5)、 ,江春入旧年。(6)、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7)、夕阳西下, 。5.按原文填空。(8分)(1)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 , ; , 。(2)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 , 。(3)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 , 。6. 仿写句子:有人说微笑是一把奇妙的钥匙,可以打快乐灵
4、的迷宫。请你另外写三个同样的比方句,说明微笑在生活中的奇妙作用。(4分)微笑是一把奇妙的钥匙,可以打快乐灵的迷宫。微笑是微笑是二、阅读理解(52分)(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7. 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 (2分)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分)9.首联中的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2)10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 (2分)1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
5、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敞博大的胸襟。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出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0-13题。(15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一百零一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出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
6、亲的手摩挲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兴奋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嘹亮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响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宁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渐渐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2.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三幅图景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3分)第段: 图;第段:_ 图;第段: 图。13第段是从 、 、 、 这几个角度来描写春风的。(4分)14.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6分)(1)花下成千成一百零一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摩挲着你。15.第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2分)(三)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17题。(10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更加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似乎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
8、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似乎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望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似乎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6本段文字紧紧围围着哪一个字来写的?又是如何去写的?(3分)17.画线句这件花衣似乎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望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中的这件花衣指什么?山的肌肤又指什么?(2分)18.那点薄雪似乎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里的粉色是什么样的颜色?(2分)19.语段中秀气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最终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四)课外阅读(16分)四季分明隆冬
9、的深圳街头依旧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气而感动。年复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京城内一条街道的名称)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是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阴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季节,短短一季凝合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黄金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下干
10、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夏季说来就来,五月进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厚,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漓,透不过气来。秋风中的南京,天特殊蓝,云特殊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一百零一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呈现出成熟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一夜大雪装饰了宽阔的天地,校内里很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得在大操场荤季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
11、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异四季变化的奇光异彩,第一次缘谤冬天的如此漂亮。 。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斌予我们圆满的人生。透过今夜雪色迷漫,隐隐可寻春影萌动,那是一年四季的轮回。20.给下列词语造句。(6分)(1)淡妆素裹:(2)转瞬即逝:(3)欲说还休:21.第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改变,表现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来,或用自己的话来说。(4分)(1)春天:(2)夏天:(3)秋天:(4)冬天:22第段到第段中写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长过程作比。例如:用 -来比方春的短暂;用 来比方夏的火热;用 来比方秋的成熟。(3分)23.品
12、读第段,如采纳老年人这个比方来形容南京的冬季,你认为是否怜当,为什么?(3分)附:卷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拼音写汉字。(略) 2.C、D、B、A 3、C 4、略5、略6、略二、阅读理解(一)古代诗歌阅读1. 停岸,停留 2、思念家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客路 行舟 4、潮平两岸阔 5、D(二)10、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11、暖和、芳香、悦耳12、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而且写出了春天万物生气勃勃的情态。13、这三个分句的语序不行以颠倒,因为三个比方分别对应着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以及后面的桃儿、杏儿、梨儿语文中的描写、叙事等手法有它的内在逻辑关系,上下文是一一对应的,红的
13、像火对应的是桃花,粉的像霞对应的是杏花,白的像雪对应的是梨花。用这几个排比着重突出了春天的色调,完备的表达出春的特征和作者奇妙的利用色调呈现春天鲜花盛开、生气勃勃的漂亮景象。(三)14、本段文字紧紧围绕妙字来写,然后按空间依次,从高处到低处,层次分明地描写了山尖,树尖,山坡,山腰 四个层次的漂亮景物.15、这件花衣指山坡上的雪。山的肌肤指山坡上的地面16、粉色是指夕阳斜照在薄雪上与雪交相辉映的颜色17、秀气一词强调了济南雪后山景漂亮而娇弱的情态,流露出作者的宠爱之情,最终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小山的怜爱之情。(四)课外阅读(14分) 18、略19、(1)、春天短暂(2)、夏天火热(3)、秋天千姿一百零一态(4) 、冬天漂亮20、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 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 人到中年历经甘苦21、不恰当。因为:、作者写南京的冬天很漂亮,就不宜用老年人作比;、老年人是人生将要到终点了,而自然界的冬天并不是终点,它是周而复始的。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