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教案设计: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教案设计: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教案设计: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教案设计: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状况是在不断地改变,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状况,就得学习。下面是我为您举荐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教案设计: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斗争。一、教学目标重点: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难点: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改变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老师引导、学生探讨的综合法;教学用具: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动画等。二、教学过程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重点是讲缘由和扶清灭洋的口号。缘由可从以下二个方面讲。(1)历史根源:义和团前身是义和拳,起源于明末清初,是进行反清活动的民间隐私结社组织,活跃在山东、直隶一带,后来形成以农夫为主的受
2、压迫民众抗暴防卫的民间隐私组织。鸦片斗争后,义和拳即自发地投入反洋教斗争。自甲午中日斗争起先,在帝国主义加紧侵华过程中,山东民众深受其害,散布在山东各地的义和拳,便自然地成为广阔民众反帝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核心。(2)民族危机空前严峻,中外冲突激化。外国教会依仗不同等条约所给予的侵略特权,或勾结地方官员,或胁迫地方官府,横行不法,欺压乡里。清朝地方官员又袒护教会。这在山东又表现得尤为突出。山东除有英、日、德三国在这里激烈争夺外,洋教势力也遍布山东,有教堂1010多处,恣意横行,民怨沸腾。这里首先发生大规模的斗争运动势在必行。关于扶清灭洋口号问题。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灭洋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要
3、求。这一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冲突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因此这个口号具有爱国性质和进步意义。扶清的含义还需从义和团的文告中加以分析、认认。义和团告白中说:爱护中原,驱除洋寇、马兰村坎字团告示中说: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访可见,扶清的主要含义是扶保中国。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扶清成为灭洋的斗争策略。这在客观上的确削减了义和团运动发展的阻力,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但是也同时应看到扶清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又会使人们丢失对清朝封建统治集团的警觉,尤其是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大发展,人员成分困难,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由剿灭改为招扶时,义和团渐渐落入被
4、利用、被限制的圈套,以至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这也正是扶清的必定结局。作为政治性口号,既要有号召力,更要有正确的导向。灭洋在当时民族冲突非常尖锐的形势下,起到了广泛动员民众参与的作用。但由于灭洋是基于感性相识的口号,而不是基于理性相识的经过科学论证的口号,因而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通过义和团运动发展的过程来讲清义和团运动发展的缘由。从主观上说,义和团虽提出扶清灭洋,但在受到镇压时,英勇抗拒,没有受扶清的束缚。山东、直隶的义和团连克州县,势力席卷京津地区。这是义和团能够发展的主观缘由。从客观上说,清政府听从帝国主义列强的意志,镇压山东兴起的义和团运动。这迫使山东义和团向外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人教版高一 上册 历史教案 设计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 侵华 战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