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某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docx
《2022年某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某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某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某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我区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新时期学生的新特点,提高教化的针对性和主动性,近期,区教委基教科对各直管学校、乡镇各校开展了大规模的德育调查活动。调查在我区城乡12所小学,18所初中、5所中学中进行,共收到有效答卷4383份。内容涉及学生的志向与追求、自我相识、基础明、亲子关系、爱好爱、两性交往、法制意识、心理状态等8个方面。调查兼顾了城市、农村的各级各类学校,基本能反映我区中小学生的真实现状。在此基础上,区教委组织各校德育骨干进行数据统计、归因分析和对策探讨,形成报告材料,以期为今后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化供应一些较为客观的依据。 一、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状况 志向与追求 调查显示,当今的中小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更务实、更现代、更人性,也更重视个人的发展,这是社会的人本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的详细体现。无庸质疑,这一代的中小学生是历史上最优秀的一代,他们的独立性很强,不来虚的,失去了崇高的志向,但却有扎实的追求,虽然在太强调自我的时候可能忽视了对别人的关照;他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可能对社会的责任想的不多,但这些都不能否认这一代人本质的优点。 1、功利的学习目的,务实的人生看法。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一个体现人生价值取向的慎重的问题。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学生把金钱、
3、地位和安逸的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在被问及“你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时,多数学生选择了“为自己以后能找个工作”,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报效祖国,服务大众”。可见,从前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在今日学生身上以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功利的人生看法。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孩子们早早地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他们目睹了下岗的危机,暴富的奇妙,渐渐拉开的贫富差距使他们非常现实地考虑自己的将来。这种表现在城市学生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我们不能简洁地把这种倾向作为个人主义来批判,而是应当帮助学生很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确定他们重视个人、重视个*利以及自我价值的倾向。但从另一
4、方面来说,过分地关注自我,也会产生社会化方面的不良倾向,会产生不能很适应社会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教化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但是近年来,老师们好像也不再喜爱用高尚的道理来教化学生,他们已经习惯于用“不学习就找不到工作”等通俗的小道理来激励学生,他们认为为国为民的大道理太过空泛,远不如小道理来得实在,但这些看似实在的小道理恒久无法搭建起青年一带神圣的精神的殿堂。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价值观呈现明显的滑坡。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传进来的种种基于个人本位的思想观念,既强化了中学生自我奋斗、自我拼搏的意识,又强化了中学生注意个人利益、满意个人欲望的思想,以及追求名利的人生观念。这在客观上促使中学生的价值观
5、念从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进而表现出较强的特性和自主性。近年来,各中学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分数慢慢成为老师们最重要的追求。大家都忙于“授业”,却慢慢忘却了“传道”的责任。长期流水线式的工作方式让中学老师们对教化的神圣内涵日渐麻木。这一点在“非典”肆虐之时表现的尤其明显,危难当头,大战在即,中学老师们的热忱与责任心远不如小学的同行。在这种功利的社会背景和教化氛围之下,相当比例的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表现出迷茫与困惑,这种困惑在初中生身上最突出,调查显示:初中生选择“说不清晰为什么学习”的比例远远高于小学生和中学生。 2、敬重学问却鄙视劳动。 在被问及自己志向的职业时,学生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再也没
6、有过去“我长大了要当一名科学家”那种异口同声,可见当代学生的独立思索实力以远胜与前人。希望成为高级学问分子或科技工作者的人数最多,排在第三位的是选择做一个机关工作人员,这三项合计人数接近80%,想当老板的人并不算多,仅占16.7%,只有愿做学问分子的人数的一半。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问的作用普遍认同,而且学生对金钱的看法比一般想象的要冷淡的多,在他们心中学问更重于金钱。但93.2%的学生还是趋向于收入稳定而丰厚的职业。 调查显示,选择做技术工人或农夫的人数合计不到8%,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当前工人和农夫的境遇和社会地位的确无法与其他几种职业相比。而且这一代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即使农村学
7、生,参与生产劳动的时间也远不如以前的孩子,城市的学生劳动的机会更少。家长、老师仅对学生的成果提出要求,甚至还向学生灌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落后思想,这些都增加了学生对劳动的鄙夷。事实上国家的发展须要大批高素养的劳动者,而且学生中的大多数也将进入一般劳动者的大军,追求较高层次的职业本也无可厚非,但学生对劳动的鄙夷的看法既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也不利于个人成长。因此在中小学加强劳动教化,培育学生对生产劳动的深厚感情是一项亟待加强的重要工作。 3、长大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仍是孩子们的首选。 69%的学生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2.7%的学生不想参与任何政治组织,希望自己成为*党派成员的
8、学生占8.7%。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对党的学问了解很少,但长期的教化使他们对党有一种朴实的感情,这其中也不能解除其他动机的参加,但至少说明对党的支持与信任是当代学生思想的主流。这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政治思想教化供应了良的基础。 基础明 1、基础明水平显著提高。 调查显示,43.1%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不随地吐痰”,40%以上的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基本能做到不随地吐痰。两项合计人数超过80%,这个比例应当远远过成人。73%的女生和61.54%的男生在风景区会将吃剩的果核放在包里,遇到垃圾箱再扔;68%的女生、61%的男生在进放开的别人的房间时会先敲门,这无疑
9、是非常有礼貌的行为。有不少同学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到处呈现着自己的道德素养,把口香糖吐在纸中扔进垃圾箱,公共场所低声说话,男孩子知道谦让和照看女生等等。同学们都喜爱与有爱心,落落大方,明守纪的人交往,很少有人会喜爱一个总是不顾忌别人感受,行为粗鲁的人做自己的挚友。 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德意识已渐入人心。另外,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德育的方向从高高在上的政治说教转向基础明的养成教化,多年扎扎实实的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 但也要看到,学生在问卷中所反映出的道德水平与人们的感觉有很大出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感觉乱扔杂物、随地吐痰在中小学生中非常普遍,这说明问卷调查的结果并不完全反映
10、了真实的状况,许多同学只是纸上谈兵,答案只是答案,大家都知道应当怎样做,但落实到行动上就不是这样了。因此加强学生基础明的养成教化仍旧任重道远。 2、城市学生优于农村。 城市学生选择“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不随地吐痰”的比例远高于农村学生。其中城市初中此选项比例为49.4%,农村为20.4%,相差29个一百零一分点;城市中学为48.2%,农村为38.5%,相差近10个一百零一分点。这一方面说明基础明水平与物质环境亲密相关,城市孩子的居住环境、公共活动场所、学校环境都大大优于农村。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学校基础明的养成教化还需进一步加强。可喜的是农村小学生不随地吐痰的比例已与城市学生不前不后。明的习惯须要长
11、期的积淀,信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夫生活条件的改善,学生的基础明水平还会不断提高。 3、对子女不管不问的家长仍占肯定比例。 调查显示,1.3%的孩子反映得不到家长的疼爱,假如把部分孩子“家丑不外扬”的心理考虑进去,这个比例还会上升,估计要达到3%左右。这一部分孩子多出自离异家庭,父母双方都不情愿尽监护责任,有的跟着爷爷奶奶过,有些干脆脱离家长的监护。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暖和,他们对人对事非常冷漠,而且有很强的反社会心理。有些孩子在学校成果和表现极差,而且对老师的指责教化非常敏感。很多人整晚混迹于吧、嬉戏机厅之中,与社会青年相交结,拉帮结派,滋扰校内。许多孩子早早的辍学,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2、。我们国家的民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虽明确规定了家长对孩子监护责任,但缺乏得力监督保证机制。社区、公安、民政等部门在法律上虽然对该部分孩子也有教化和管理的职责,但落实的状况很不。通过司法程序虽然在理论上可以解决孩子的监护问题,但只有形成诉讼,法院才可能介入,孩子年龄尚小,有几个能想到诉诸法律呢?即便告了家长,法院执行起来也非常困难,即使得到了执行仅仅可以解决经济上的问题,也无法解决情感和教化上的问题。这一部分孩子所占比例虽小,假如把这个比例乘以长寿学生总数,那将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社会更加展,就越应关切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这些孩子就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被社会忽视的一群。他们从小得不到社会的关怀,
13、长大就有可能报复社会,这是一个潜在的担心定因素,所以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自我感觉 1、只有六成学生感觉华蜜。 调查显示,只有62.5%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华蜜的,32%的学生选择“一般”,还有4.5%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不华蜜的。 生活在新世纪这一代青年人所拥有的物质财宝是前所未有的丰富,对将来的选择也是前所未有的广袤和自由。在上一代人的眼里,他们是最没有理由埋怨或侈谈“不够华蜜”的一代人。然而现实生活中,在社会各行各业的改革都步履艰难的背景下,受应试教化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随着父母的离异、破损家庭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由于缺乏对正确华蜜观的宣扬教化
14、,使得人们对华蜜的理解与追求存在着种种误区。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华蜜观影响,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推断自己的华蜜或不华蜜的依据是,家庭条件是否优越,父母有没有本领挣钱,能否满意自己在物质方面的须要等等。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家里每天省吃俭用的生活使他的生存没有意义。 由于年龄和地域的差别,青少年对于生活华蜜的理解也不同。调查数据表明,城市青少年的华蜜感略高于农村青少年的,农村初中生认为自己不华蜜的比率最高,这可能和农村中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较大有关,农村小学生中有4.5%的人情愿长大后当一名农夫,农村初中学生中有93.8%的希望成为老板、机关工作者或者是高级学问分子,只有0.3%的人情愿接着务
15、农,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农村初中生在学习上所承受的压力最大,遇到的困扰也最多。 在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目中,华蜜还表现为一种自由。说白了,就是获得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的权利。他们在家庭和学校里受到纪律的约束,无法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愿望,使他们产生不华蜜感。对于中学学生,则更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支持,尤其是来自父母方面的。 2、小学生最华蜜,初中生最不华蜜。 小学生认为自己目前的生活华蜜的学生占69.4%,其中尤以农村小学生选择“华蜜”的选项比例最高,占73%以上。可见,生活在清爽自然的乡野中的小孩子最华蜜,他们不必去赶场似的上各种特长班,去学钢琴、攻外语,课余时间可以自由游戏,
16、尽情的享受童年。初中生认为自己目前的生活华蜜的学生占56.2%,在三个年龄段中比例最低。初中是人生的多事之秋,有所谓的成长的苦恼,华蜜感较低一方面和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使中考快速增温,中考之热尤甚于高考,这使学生们小小年纪就感受到竞争的残酷,让这本就多事的年华又弥满了应试教化的阴云,许多孩子感到压抑,被学习逼得喘不过气。其实教化者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学问,还应当给孩子们一个欢乐的童年和青少年时间,从小让他们感知人生的美,这种情感的培育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学业压力仍是孩子们最大的负担。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觉,在青少年成长中造成困惑的较大问题依次为
17、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父母方面等。其中学业压力是孩子们最大的负担。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果差的同学不情愿学习,一些成果较的同学亦出现厌学心情。考试焦虑,特殊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峻,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某中学有一学生在写过一篇名为童年无趣的习作,立刻引发了全班同学的共鸣,“每天奔波于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之间,休息日还不得不穿梭于各种补习班。我实在没有感受到人们常说的那种童年的欢乐”。有学生在接受访谈时这样说:“小学三年级时我数学考了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某区 中小学生 思想道德 状况 调查报告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