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5篇.docx
《2022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5篇.doc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5篇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地球仪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重点)2、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经线、纬线和赤道的意义,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两极和赤道。3、使学生知道经度、纬度的确定方法(难点),记住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重点)教学方法:观察法、读图分析和启发式谈话法、电化教学法。教学时间:约分钟。教具:地球仪、经纬仪、多媒体课件。地球仪若干(学生每人或两人一个)教学过程第一章地球(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板书)导入语:宋代文学家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
2、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人类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地球”。但是,作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对地球还知之甚少。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地球的“庐山真面目”,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况,首先学习“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板书)1、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看地球卫星照片和图1、2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后回答)地球形状是:球体。2、地球的球心、极半径、赤道半径和周长在哪里?答:结合经纬仪回答地球的球心叫地心,从地心到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叫作地球半径。其中,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半径,叫极半径;从地心到赤道上任何一点的半径,
3、叫赤道半径。地球的周长叫赤道。赤道正好处在北极和南极的中间。3、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多少千米?看课本图中注释的具体数字回答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两者相差21千米。可见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但由于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因此,人们仍把地球看作正球体。)4、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表面积分别是多少?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5、课堂练习:现在请大家在笔记本上把表示地心、两极、赤道和极半径、赤道半径的图画出来。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板书)1、什么是地球仪?
4、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模型,叫做地球仪。2、出示地球仪这是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球体、地轴组成的3、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有各种符号、文字、颜色用来表示陆地、河湖、海洋、山脉、城市等。还有经线、纬线、南北极。4、地球仪是围绕什么转动的?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地球仪是绕地轴转动的,它指向北极星附近,与球面的交点为北极点和南极点(让学生在自己的地球仪上找到南极和北极,并指示给旁边的同学,大家相互看看是否正确。)(1)教师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让地球仪自西向东(即自左向右)作逆时针转动。告诉学生面对地球仪如何识别东、西、南、北
5、4个方向。(2)(做一做)先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地球自转,并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南、北4个方向。(3)只知道东西南北,还无法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像在电影院看电影,必须知道排号和座号才能找到座位一样。经纬网是由纬线与经线构成的。5、地球里面是否真正有一根轴?(没有,是假想的)6、课堂练习:(1)地球是自西向东绕地轴运动的。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三、纬线和纬度(板书)引入地球仪上有许多纵横交织的线,你知道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吗?现在我们来识别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1、什么是纬线?(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出纬线的定义,并读出来。)在地球仪上,
6、与地轴垂直、与经线垂直相交,并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让学生在自己的地球仪上找出纬线指示给同学,请对方判断正确与否。)2、纬线是什么形状?是半圆,还是圆圈?圆圈。3、纬线指示什么方向?是东西方向,还是南北方向?东西方向。4、所有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不相等。5、赤道在什么地方?赤道的作用(意义)是什么?(结合经纬仪或地球仪回答)赤道在两极的中间,它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它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6、从赤道到两极,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结合经纬仪或地球仪回答)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纬线长度逐渐缩短,到两极缩成一个点。7、纬线有哪些特点?(展示经纬仪,学生观察回答)纬线的特点:圆
7、圈、长度不等、指示东西方向。8、在地球仪上大家可以画出多少条纬线?人们是怎样区别每一条纬线的?边指示边讲解在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纬度。(这就好像给每条纬线都起了名字,我们就能区别它们了。)多媒体展示图片“纬线与纬度示意图”。9、哪条纬线是零度纬线?南北半球是如何划分的?人们把赤道定为零度纬线,它把地球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10、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是90。位于南、北极点。11、赤道南北两侧的纬线在名称上有什么不同?他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来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字母“S”来表示。板书 北纬
8、N,南纬S12、如果用字母表示,北纬20度和南纬20度可分别表示为:20N,20S 。13、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排列,它们的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北纬度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度越向南度数越大。(多媒体图示变化规律)14、人们通常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分成低纬、中纬和高纬三部分。其中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板书:低纬、中纬和高纬 多媒体展示 “低、中、高纬度示意图”。课堂练习:让学生将课本、练习册或教师给出的练习纸(多媒体课件更好)中的纬线纬度指读或标注出来。示例题请问北京(40N)处于什么纬度带?中纬度。示例题 中国和南极洲分别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中国在
9、北半球;南极洲在南半球。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1、“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素描图,2、世界地形图学生大多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演示教学效果(三)师生互动 突出重点20分钟1、师:在地球的广大的海洋和陆地我们可以用六个字含盖全部。(七大洲四大洋)2、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印北”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4、引导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向组长和老师求助)1、请一位黄同学带领全班学生认识七大洲、四大洋2、让全体同学根据世界
10、地图,说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线。3、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各大洲的轮廓以及和四大洋相对位置4、各小组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1、大洲、大洋的分布图2、各大洲大小比较示意图3、亚洲与欧洲、非洲分界图4、北美洲与南美洲、亚洲分界图5、各大洋大小比较示意图6、“一笔绘五洲”学生深入的自主学习,培养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亲自的绘图加深了学生的空间印象,也提高了绘图技能。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 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一起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使学生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四)竞赛活动 巩固练习6分钟1、设置抢答题:七
11、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如何?亚洲和欧洲的界线是什么?哪些大洲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那南半球呢?2、把各组的得分写入表格,对各组的表现作点评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竞赛活动,以抢答形式为主(各组任一成员都可抢答,答对的为本组得分)1、所提的问题和图片2、世界地形图竞赛版(对答对的同学会给予掌声鼓励)中学生好胜心强,用竞赛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五)小结本课 布置作业3分钟1、师:“本节课你学习了那些?”引导学生总结,并以板书将重、难点内容用彩笔表示
12、出来,巩固本节知识。2、布置作业:地理填充图册P12-131、学生总结并记录重点难点2、记录作业内容并做作业板书和作业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通过书面作业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学得较为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很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在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通过讨论、课堂练习竞赛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
13、探究能力,品尝自主学习的乐趣。本节读图较多,难度并不大,我特别注意在提问时问题的目的性明确,尽量避免重复、罗嗦,把能由学生完成的尽量让他们来做。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部分学生缺少自己的创见。板书设计: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一、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二、世界海陆分布不均三、七大洲和四大洋1、四大洋洋、海和海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七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各大洲的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
14、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州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亚、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第九章 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第9-1节 大洲和大洋教材分析本节是全章的基础,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是由七大洲和四大洋组成的,学会在地图上确认七大洲和四大洋。教学方法一、授课思路与方法1.首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比较海陆面积大小,让学生计算海陆面积和比例,通过对世界地图(东西两半球图)的阅读,引出大陆、大洲、半岛、岛屿的概念,教师可提出一些思考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通过图片、录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述大洲的概念后,重点要求学生熟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轮廓和位置,
15、可利用投影片或空白图,让学生当堂填写。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先让学生在浩瀚的宇宙空间望望蔚蓝色的星球,镜头放大后让学生计算海陆面积的比例,用饼状图展现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在大屏幕上用文字、声音和音乐匹配,来强化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二、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1课时。教 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是有七大洲、四大洋组成;2. 学会在地图上确认七大洲、四大洋;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形状。2.教学难点:大陆、大洲、半岛、岛屿的概念及大洲的分界线,帮助学生记忆三个世界之最(第一大陆、第一岛屿、第一半岛)。三、教学准备:世界地图、地球仪、投影片(从卫星
16、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白令海峡、麦哲伦海峡图片,陆地和海洋面积比较图)四、教学过程:(含板书设计)(一)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1、 陆地表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全球面积的29%;2、 海洋表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全球面积的71%。(二)七大洲:1.陆地: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分大陆、岛屿、半岛。(全球共6块大陆)(1)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2) 格陵兰岛为世界岛屿;(3) 阿拉伯半岛为世界半岛。2.大洲:大陆与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1) 亚细亚洲(日出处):S=4400万平方千米,第一大洲,位于东半球;(2) 阿非利加洲(灼热的阳光):S=3000万平方千米,
17、第二大洲,位于东半球;(3) 欧罗巴洲(日没处):S=1000万平方千米,第六大洲,位于东半球;(4) 北亚美利加洲(新大陆):S=2400万平方千米,第三大洲,位于西半球;(5) 南亚美利加洲:S=1800万平方千米,第四大洲,位于西半球;(6) 南极洲:(冰雪大陆):S=1400万平方千米,第五大洲,位于东西半球;(7) 大洋洲:(海洋中的陆地)S=900万平方千米,第七大洲,位于东西半球。3.大洲的分界:(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博斯普鲁士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3)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18、4)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5)中美洲:墨西哥以南的中美地峡,(也称中美七国)。(三)四大洋:1.边缘海: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开的海。(如黄海、南海、北海、加勒比海)2.内海:深入大陆内部,仅有狭窄的水道同大洋或边缘海相通的海。(波罗的海、渤海)3.海峡: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1)马六甲海峡: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2)白令海峡:连接 太平洋与北冰洋;(3)麦哲伦海峡: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4.海湾:延伸入陆地,水深逐渐变浅的海或洋的水域的部分。(如墨西哥湾、哈得孙湾、波斯湾、北部湾等)5.四大洋:(1)太平洋:面积,S=18000万平方千米(1.8亿平方千米)水体最深:均深3957米(
19、最深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水温:均温19摄氏度.(与大西洋的分界线:南美洲合恩角67度W)(2)大西洋:S=9300万平方千米,呈“S”形,均深1200M,最深9218M,均温17摄氏度。(与印度洋的分界线:非洲的厄加勒斯角20度E)(3)印度洋:S=7500万平方千米,呈“八”字形,均深3897M,最深7450M;均温16.7摄氏度。(与太平洋的分界线: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147度E)(4)北冰洋:S=1300万平方千米,均深1200M,最深5449M水温:北极海区-1.7-1摄氏度北欧海区2-12摄氏度.(四)小结:1.今天的课要求同学们重点掌握: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的名称、及在地图上的分
20、布(根据初中学生学习的情况,可以采用由教师指图学生集体回答,个人回答,来帮助记忆。)2.课后作业(1)作业本:P.1-2(2)课本P.3想一想思考题(口头回答)(3)填图册:P.1。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4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新授课区分“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初步认识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重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天气现象,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提供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
21、等思维过程,形成天气与气候的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人类活动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的重要性分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逐步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目标导学讲授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教学课件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是世界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天气与生活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包括天气与生活、看图识天气、让天空更蓝三部分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如何描述天气、常用的天气符号,简单分析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后面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的气候类型、影响天气的因素、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学习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级 地理 上册 教案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