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越国的海上外交.docx





《论吴越国的海上外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吴越国的海上外交.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1年第 3期 No. 3. 2001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ngzhouTeachers CollegeC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1年 5月 May 2001 论吴越国的海上外交 何 勇 强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杭州 31 25) 摘要:吴越国自钱膠起即确立了尊崇中原、对抗淮南的对外战略,它在发展与海外诸国的政治关系上是服从于这一战略 大局的。但它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在政治的定位上有所不同,它对契丹称臣 ,对高丽、百济等国则以宗主国的身份行使册封之 权,在日本面前也以臣属自居,这反映了在外交上的务实
2、政策。 关键词:吴越国;钱膠 ;契丹;百济;高丽 ;新罗;曰本 中图分类号 : K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0- 2146(2001)03-0022 06 在吴越国的建立过程中,钱膠逐渐确立了尊 崇中原、连横诸藩、对抗淮南的基本国策。这一政 策为以后历任吴越国君主所遵循。为了对抗来自 吴、南唐的军事压力,吴越国秉承唐、五代、宋中原 诸朝的正朔,并团结吴、南唐周围的闽、楚等等小 国。其中,尊崇中原是这一基本国策的基本内容。 除中原王朝与南方诸国外,吴越国依靠其发达的 海上交通,又与契丹、日本及朝鲜半岛诸国建立起 政治关系;而且,自从吴国占有江西以后,吴越国 与中原王朝的交往也
3、被迫通过海上进行。吴越国 与中原王朝政治关系这里不作详细论述,本文仅 对吴越国与海外诸国的交往略作叙述,姑且称之 为 “ 海上外交 ” 一吴越国与契丹的政治关系 吴越国是南方最早与契丹朝廷接触的国家。 双方的官方往来,据 ) (4 ) 920年 神册五年 夏五月 丙寅,吴越王复遣滕彦休贡犀角、珊瑚, 授官以遣。 1(卷二太祖本纪 ) (5 ) 923年 天赞二年 夏四月 己酉,梁遣使来聘,吴越王遣使来贡。 1 (卷二太祖本纪 ) (6) 932年 天显七年 二月壬 申,曳刺迪德使吴越还,吴越王遣使从, 献宝器。复遣使持币往报之。 1(卷三太 宗本纪 ) (7) 939年 后晋天福四年 十 一月
4、戊子,契丹遣遥折来使 后晋 ,因聘 吴越。 2(卷九八 外臣部 通好 ) 收稿日期 : 0 06 05 作者简介 : 何勇强 ( 197卜 ) , 男 , 浙江慈溪人 ,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宄人员 ,博士。 7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第 3 期 何勇强 :论吴越国的海上外交 23 (8) 940年 - 会同三年春正月戊 子,吴越王遣使来贡。 冬十月辛丑, 遣剋郎使吴越,略姑使南唐。 1(卷四太 宗本纪 ) (9) 941年 - 会同四年冬十
5、月 癸卯,吴越王遣使来贡。 1(卷四太宗本 纪 ) (0 ) 943年 - 会同六年 三月己 卯朔,吴越王遣使来贡。 1(卷四太宗本 纪 ) 仅就记载而言,吴越国向契丹遣使九次,契丹 向吴越国遣使两次。吴越国向契丹遣使九次中, 辽太袓九年 ( 915)到天赞元年 ( 923)约八年间遣使 五次,从会同三年 ( 940)到会同六年 ( 943)约三年 间遣使三次,而从天赞元年 ( 923)到会同二年 (939)近 20年间,吴越国只向契丹派遣过一次使 者,而且是在契丹首先派遣使者之后,吴越国才遣 使跟着去了契丹。而在会同六年 ( 943)之后到太 平兴国三年 ( 978)吴越国灭亡的 35年里,
6、吴越国 再也没有向契丹派遣过一次使者。为什么会出现 这种情况呢?细加分析,我们会发现,吴越国与契 丹的交往实际上自始至终都受着中原五代王朝与 契丹之间政治关系的制约。 整个五代,中原王朝与契丹之间一直和战不 停,而以朱梁及石敬瑭统治时期,双方的关系最为 融洽。在五代初期,契丹与朱梁并不接壤在他们 之间,西有李克用,东有刘守光,构成一道 缓冲的 屏障,避免双方发生直接的冲突。因此,在汴晋争 霸中,耶律阿保机便站在朱梁政权一边,双方约定 “ 共灭沙陀 ” , 3|(第 18册 ,P87) 彼此使节往来不断 而朱梁之世正是吴越国与契丹往来最密切的时 期,上列九次遣使,有五次是在这一时期。 924年
7、4月,李存勖称帝, 10月灭梁。而在这 年 4月,吴越作为后梁的追随国,最后一次向契丹 派遣使者; 10月,钱膠 “ 复修本朝职贡 ” , 3(第 19 册, P8犯 6)建立了对后唐的臣属关系。而李克用、李 存勖父子与契丹一直关系紧张,李存勖平定幽州 之后,双方发生了直接的武 装冲突,在朱、李争战 河上之际,契丹曾派兵介入;李存勖称帝后,后唐 内部爆发王都之乱,叛乱得到了契丹势力的支持。 同时,后唐成为契丹内部政治斗争中失败者的避 难场所,张希崇、东丹王先后逃奔洛阳。当然契 丹与后唐之间也曾互遣使节,又在边境地区设置 互市,但总的来说,双方互相对峙,关系紧张。由 于吴越国以尊奉中原王朝作为它
8、的国策,在与契 丹的关系上也惟中原王朝马首是瞻,一看后唐与 契丹与中原五代王朝的紧张关系到石敬瑭时 才得以改变。石敬瑭在太原起兵反唐,建立后晋 王朝,完全仰仗契丹人的武装支持,甚至他的帝位 也 是由耶律德光册立的。石敬瑭灭唐之后,立即 向契丹奉表称臣,在契丹人面前处处曲意求全。 石敬瑭建立后晋后,吴越国立即承认了他的宗主 地位,它与契丹的关系也随之得到恢复发展,这就 形成了吴越与契丹政治关系上的第二次蜜月期。 据上列第九条引文,契丹使者遥折是先到后晋,然 后因便访问吴越的。 后晋天福七年( 942),石敬瑭去世,石重贵继 位,他向契丹告哀,称孙不称臣,契丹、后晋关系恶 化。天福九年(944)正
9、月,契丹发兵攻晋。从此以 后,直到北宋真宗时签订澶渊之盟,契丹与中原王 朝之间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吴越国在天 福八年 (943)契丹、后晋开始交恶的时候最后一次向契丹 遣使朝贡,此后双方的官方交往便终止了。 当吴越国与契丹开始疏远起来的时候,吴一 一南唐与契丹的关系却蓬勃发展起来,最终后来 居上,超过了吴越。卞孝萱认为南唐与契丹既有 贸易上的联系,又有政治上的勾结;在发展与契丹 的关系上,它与吴越国之间存在着竞争,正是这种 竞争,最后导致了吴越国与契丹关系的衰退。 4 似乎是契丹掌握了双方交往的主动权,因为有了 南唐,最后便把吴越抛弃了。实际上,在双方的官 方往来中,吴越国自始至终都处于主动地
10、位,一方 面,双方的往来主要是通过海上进行的,而吴越国 的航海事业要比契丹发达得多;另一方面,吴越国 在发展与契丹的关系上完全是以中原王朝与契丹 之间关系的好恶为转移的,服从于其尊崇中原、连 横诸藩、对抗淮南的战略大局。 吴越国在与契丹的交往中,它的外交地位是 如何确定的呢?卞孝萱说:契丹与吴越、南唐的 平等的外交关系,不同于后晋对契丹的臣属关系, 所以吴越使者在契丹的遭遇,也就不同于后晋使 者。 ” M他的依据是辽史卷三七地理志序中 的一段话: 契丹 |东朝高丽,西臣夏国,南子石 晋,而兄弟赵宋、吴越、南唐 . 实际上,卞氏在引用这段话时犯了断章取义的毛 病,辽史的原文是这样的: 契丹 东朝
11、高丽,西 臣夏国,南子石晋而兄弟赵宋,吴越、南唐航海输 贡,嘻,其盛矣 ” 可见吴越与南唐一样,是 航海输 贡 ” 一类国家,并非契丹的兄弟之邦。想想也是, 吴越对晋称臣,后晋对辽称臣,吴越怎么可能成为 契丹互相敌对,与契丹的关系便跟着疏远了 与契丹平起平坐的兄弟之邦呢?事实上,当时像 24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年 后晋、契丹同时称臣的国家并非只有吴越一个。 据 (资治通鉴闽国遣使朝晋,使者被扣押,关入 狱中 。 通鉴考异在讲到这件事时引用洛中纪 异的话说 : 王 昶既为朝命所责 , 乃遣使越海 聘于契丹即将籍没之物为贽 。 晋祖方 卑辞以奉戎主 , 戎主降伪诏曰:
12、闽国礼 物并付乔荣 ,放其使人还本国。晋祖不 敢拒之。既而昶又遣使于契丹求马,由 沧、齐、淮甸路南去。自兹往复不 时 人无不愤惋 。 考异又说:昶以天福四年闰七月被弑 , 十月元 弼等至京下狱 , 昶安得知而告契丹! ” 认为这个记 载并不可信。 3(第19册 P9210可能这事并不发生 在王昶统治之时 , 但闽与契丹交往 并向契丹称臣 的事大概是有的 。 吴越向契丹称臣也可从其使用契丹年号得到 证实 。十国春秋卷八忠献王世家按语谓 : “ 钱塘大慈山甘露院牒称会同十年七月 , 有吴越国 王押字,及镇东军节度使印文。盖是时吴越与契 丹信(史) 使 不绝,故吴越奉其正朔,在诸州镇之 先。其改而从
13、汉,则在八月从汉制之后也。卷末 之论又说:吴越甘露院牒之称会同十年也 , 在天 福十二年七月 ,曷以不称开运与天福也?盖前此 吴越与契丹通使,不一而足,至是既布诏州镇矣, 而汉使未至 , 宁有不奉其正朔者?间读福州双石 祠记有云 : 会同十年以闽府承平 , 复封为安境 侯 。 时福州新附吴越 , 故亦称会同也。 5会同十 年是公元 947年这年正月,契丹灭晋,耶律氏入 主中原,北方局势一片混乱,僻处浙江的钱弘佐当 然不会料到契丹在中原的统治不能持久 , 刘知远 会取而代之。根据它的一贯国策,谁主中原,我就 奉谁的正朔,因而使用辽朝年号,实在情理之中。 二吴越国与朝鲜半岛诸国的政治关系 在强大的
14、唐王朝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候 , 它的东邻新罗 , 国内局势一样动荡不安 ; 当中国步 入五代十国的时候 , 朝鲜半岛也进入战乱不息的 后三国时代。唐景福元年( 892),甄萱据武珍州起 兵 , 两年 后弓裔也自称将军 , 与衰迈的新罗形成鼎 足之势。光化三年( 900),甄萱定都完山,称后百 济王。唐天复四年( 904),弓裔建国摩震,建元武 泰 ,定都铁圆 , 后梁开平五年 (911)改国号为泰封 , 改元永德万岁 。 梁贞明四年 (918),部将王建发动 王建于后唐清泰三年 ( 935)吞并新罗,再一年攻灭 甄萱之子神剑,统一三韩。 唐末,中国与朝鲜半岛都陷于内乱,双方都有 一些文士去对
15、方国家逃避战乱,见于记载者有: 太祖二年 九月癸未,吴越国文士 酋彦规来投。 6(卷!太祖世家 ) 太祖六年夏六月 癸巳,吴越国文 士朴岩来投。 6(卷 -太祖世家 ) 户部尚书张延祐卒。新罗末,父儒 避乱吴越,习华语而还。 7(卷三显宗七年 十 月条 ) 三国之中,后百济与吴越国的关系最为密切。 它地处朝鲜半岛的西南部,自唐以来一直是与中 国进行海上交往的前沿。唐朝征服朝鲜半岛,即 是依靠水上力量从征服百济开始的。到唐朝后 期,从长江流域到百济的海上交通蓬勃发展起来。 吴越国与百济政府间的往来,见于史籍记载的亦 有不少 : 唐昭宗景福元年,是新罗真圣王在 位六年 . 甄萱 遂自称后百济王,设
16、 官分职。是唐光化三年,新罗孝恭王四 年也。遣使朝吴越,(忠懿) 武肃 王报 聘,仍加检校大保,佘如故。 8(卷五 Q甄萱传) 开平三年,王建 以舟师次于光州 盐海县,获萱遣入吴越船而还。 6(卷 - 太祖世家 ) 贞明四年 秋八月, 甄萱 又遣使入吴越进马,(忠懿) 武肃 王报 聘,加授中大夫,佘如故。 8(卷五甄萱 传) 长兴 四年 夏四月,淮南伪客 省使许确,百济国太仆卿李仁旭,各来祭 我先王=9|(卷二) 甄萱遣使吴越,不仅带有 “ 进马 ” 之类贸易上的目 的,更重要的是,当时后三国的战争主要在新兴军 阀后高 句丽与后百济之间展开,后百济与新罗之 间也是小战不断,而高丽与新罗之间一直
17、保持着 友好同盟关系。为了对付弓裔、王建与新罗王室, 甄萱迫切需要在此之外寻找政治上的支持。 据金富轼三国史记卷五 甄萱传 : 故 天 成 二 年 十 二 月 日 寄 书 太 祖 曰: 然以前月七日,吴越国使班尚书 至,传王召旨:知卿与高丽久通欢好,共 契邻盟,比因质子之两亡,遂失和亲之旧 好,互倾疆境,不戢干戈,今专发使臣,赴 政变 逐弓裔自立 , 建国高丽 , 此即为后高句丽 。 卿本道 , 又移文高丽 , 宜各相亲比 永孚 第 3期 何勇强 :论吴越国的海上外交 25 于休。仆义笃尊王,情深事大,及闻诏 谕,即欲祗承,恒虑足下欲罢不能,困而 犹斗,今录诏书寄呈,请留心详悉。 三年正月,太
18、祖答曰:伏奉吴越国通和使 班尚书所传诏书 -道 况承吴越王殿 下德洽包荒,仁深字小,特出纶于丹禁, 谕戢难于青丘,既奉训谋,敢不尊奉。若 足下祗承睿旨,悉戢凶机,不惟副上国之 仁恩,抑可绍海东之绝绪,若不过而能 改,其如悔不可追。 可见吴越国还曾为百济、高丽两国进行调停。事 情发生的背景是这一年甄萱攻陷了新罗的首都, 导致王建兴兵讨伐,甄萱在战争中处于劣势,被迫 求和。钱膠出面调停,大概就是经他请求的。从 钱膠把颁给高丽、百济的文书称为诏书,在诏书中 称甄萱为卿,以及甄萱、王建在提及吴越国时极其 恭顺的语气来看,在双方的外交地位上,吴越国处 于绝对优势地位。当时中国陷于分裂,在与 “ 外 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吴越国 海上 外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