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 两会精神传达提纲 今年两会精神是什么,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供大家参考。 2022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1中国两会期间,海外人士主动评价中国依法治国成就,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以及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供应了源源动力和强有力法治保障。两会期间探讨的涉及诸多领域的议案,充分表明中国法治建设正取得新进展。他说,中国正在推动全面依法治国,这有助于进一步增加法治体系的透亮度,让政府更有公信力,让民众更有平安感。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将使政府运
2、作更加透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进行了法治改革。毫无疑问,依法治国将为中国建设小康社会供应法律保障。中国的法律体系是建立在本国成熟的政治理论体系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强调中国共产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愿。中国正在坚决地走向法治社会,营造良好法律环境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有助于经济稳定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在治国理政方面具有丰富阅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依法治国。中国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为各项事业发展供应法律保障,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世界供应治国理政中国阅历中国法治建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向国际社会供应了构建一个更健康
3、、更和谐、更平安的法治社会的范本。中国的制度让政策制定者能够审时度势,提出符合广阔人民利益的方针和政策。中国在制度上致力于更大程度保障人民的权利,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敬重。国际社会应主动学习中国在全面依法治国领域的先进阅历,因为中国在依法治国领域的宏大实践极具开创性,中国的成就证明白法治兴则国家兴。全面依法治国让政治经济社会都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转。对于本国人民和外国投资者来说,凡事都有法可依,幻想有保障,前途可预期。可以说,全面依法治国为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石,也为其他国家供应了阅历和参考。中国探究出了一套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模式,这套模式对中国的经济转型、工业化和中国经济走向全球的进程都产生了巨
4、大影响。我信任,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值得每一位学者仔细探讨,将给人们供应很多珍贵阅历。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中国大力推行全面依法治国,是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依法治国是中国实现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中国进一步推动改革供应了保障。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确定。中国从这些措施中获益,人民对经济发展更有信念,企业更有首创精神。依法治国也增加了中国对外国企业的吸引力。将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列入全国人大会议议程,表明中国依旧在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投资。从一系列政策上看,中国吸引外资的意愿没有变更,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在不断增加。中国全国人大会议审议外商
5、投资法草案,释放了中国政府接着开放的意愿,呈现了中国接着欢迎外国投资者的看法。他说:中国政府始终在推动爱护学问产权,新建了特地用来爱护学问产权的法院和法庭,中国的法律制度变得越来越精细,这特别好。制定外商投资法显示了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推动多方共赢的决心,全球经济将因此受益。2022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2关于十二五时期和2022年的工作回顾六大成就 令人激昂过去五年,宜昌市牢牢把握新常态下发展主动权,稳神定气,奋进作为,加快推动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成就之一:综合实力大跃升。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级台阶,预料2022年达到3500亿元,是2022年的2.
6、3倍,占全省的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连跨三个百亿级台阶,达到339.1亿元,是2022年的4.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跨三个千亿级台阶,达到3085亿元,是 2022年的3.2倍;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057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89.5亿元,是2022年的2 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57位,前进16位;跃居中部地区同等城市第2位,前进1位;稳居长江沿线同等城市第 4位。宜都晋级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宜都、夷陵、枝江、当阳稳居全省县域经济分类考核前列。成就之二:转型发展大迈步。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
7、1:59:30。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3%。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四大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700亿元、 1800亿元、1100亿元和1000亿元,新材料和文化旅游业产值分别达到700亿元和80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491家, 3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4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年接待游客4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50亿元。被评为中国十佳最具人气旅游城市、十佳宜居宜业宜游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550亿元。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学问产权示范城市、全国质量魅力城市,获
8、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成就之三:城乡面貌大改变。中心城区建成区拓展到1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175万人。宜昌新区累计完成投资1003亿元,东山大道BRT、峡州大道、点军大道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市规划展览馆等一批大型公建项目相继建成,至喜长江大桥、市博物馆新馆、市奥体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220平方公里新区骨架基本形成,三年出形象目标如期实现。宜昌荣膺世界可持续交通奖。新增绿色建筑222万平方米。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29平方米。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56.7%。各县市区全面进入宜昌一小时经济圈。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入国家战略。入选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9、。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就之四:改革开放大突破。把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加快推动行政审批、简政放权、市场准入、投资制度、社会信用、行业监管等重点领域改革。在全省领先实行先照后证、三证合一、网上注册、简易注销,市场主体达到50.9万家。编制市级权责清单,市级投资审批提速80%。成为全国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组建宜昌新区推动办公室、三峡旅游新区管委会、三峡枢纽港管委会,完善宜昌高新区管理体制。我市被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范围。三峡城市群上升为省级战略。三峡保税物流中心获批设立。成就之五:民生福祉大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528 元、13080元。累计削减
10、农村贫困人口28.1万人。五年新增城镇就业56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限制在3.1%以内。五项保险参保400万人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23.7万套。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十佳食品平安城市。在全省领先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并胜利蝉联。入选第三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节庆活动。两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我市被命名为中国诗歌之城、中国钢琴之城。第一期学前教化三年行动安排全面完成。在全省领先完成职教资源整合。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28岁。成为全省首批健康城市。蝉联五届全国双拥模范城。
11、成就之六:民主法治大进步。按期办复人大议案和建议 1390件、政协建议案和提案2385件。六五普法全面完成。荣获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长安杯。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途教化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 专题教化,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成效显著。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进一步加强。2022年,全市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有转的良好态势,持续高于全国全省、领先中部沿江的竞进势头,全面完成市五届六次人代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预料生产总值增长10%,工业增加值增长 11.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出口
12、增长19.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5%。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76天,同比上升20.8%。三峡经济枢纽新区等一批重大事项被纳入省十三五规划。中交建集团、广药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加盟宜昌。城市绿色发展、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改革、棚户区改造、食品平安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平安县创建等一批阅历在全省全国推广。关于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与要求深化推动五大发展理念在宜昌落地生根报告提出,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宜昌实施,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
13、驱动、绿色旺盛、开放先导、依法治市、共建共享战略,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加快建设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峡城市群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城市、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长江流域区域开放合作示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确保在全省领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领先实现精准脱贫,综合实力进入中西部和长江沿线同等城市前列,进入全国城市50强,为建成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现代化特大城市打下确定性基础。到2022年,力争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2年基础上翻一番;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7
14、00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对于十三五时期的工作,报告围绕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创新发展。把宜昌建成全域创新智谷和全国区域性创新创业之都。确保2022年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35% 和 22%,形成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与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沿江万亿经济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协调发展。构建一主六副、一带四廊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加快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到20
15、22年,全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5%和45%。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区域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成全省首个全国文明城市群。打造全国重要的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基地。绿色发展。坚持走生态优先、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人城共进、才智特性、包涵共享的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漂亮宜昌。加快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统筹推动宜昌沿江爱护与发展。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城市和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城市。开放发展。加快建设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强市和长江流域区域开放合作示范城市。加快推动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三峡城市群、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三峡经济枢纽新区、宜新欧和宜蒙欧国际物流新通道等重大战略平台建设,努力
16、把宜昌打造成长江经济带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和战略支点。共享发展。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最干脆、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供应更充分、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大力实施产业扶持、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化脱贫、社保兜底等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旅、宜学、宜养之城,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关于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工作:七大任务、23个关键词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出口增
17、长12%,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限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限制在4.2%以内,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和环境爱护任务。围绕全年目标,重点有七大任务、23个关键词。任务之一:突出改革创新,着力增加发展活力和动力重点改革。全面落实中心、省关于供应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部署,促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进一步精简市级审批事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动并联审批,全面推行网上审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整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主动争取负面清单管理试点。大力创建国家信用建设示范城市。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资金运用绩效。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抓紧完成不动产
18、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动乡镇 一府三中心改革。深化科技安排管理改革。接着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主动推动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新驱动。提升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合作水平。支持安琪生物技术探讨院、宜昌磁电子探讨院、兴发磷化工探讨院和南玻硅材料技术中心创建国家级研发平台。确保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50家以上。加快打造创新创业之都。确保求索众创中心建成投入运用。确保独创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10%以上。全面实施质量强企战略、标准化战略和精品名牌战略。力争新增中国驰名商标4件以上。有效投
19、资。突出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三大领域,确保投资总规模突破3500亿元。谋划和争取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安排笼子。深化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快推动 100个省市及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首批28个市级PPP项目落地。设立宜昌PPP民生事业发展基金。支持市级四大控股集团开展市场化融资,力争全年融资400亿元以上。人才保障。确保市人才公寓示范小区年内交付运用。统筹推动 111企业家培育工程、新生代企业家菁英安排、名师名医名家培育工程、金蓝领开发工程、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开发工程、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工程等系列人才工程。加强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新增高技能人才6000人。推动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改革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