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防汛抗旱工作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防汛抗旱工作汇报材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防汛抗旱工作汇报材料 防汛抗旱工作汇报材料文家市镇201*年度防汛抗旱工作汇报材料我镇的防汛抗旱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和我镇实际,主动配战,主动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一、细化防汛责任管理。建立防汛抗旱层级责任制,充分调动各单位、各部门的主动性,落实防汛责任。下发了文政发201*8号文件,关于调整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及明确小(二)型水库和山塘责任人的通知,延长了市防指责任金字塔制度至村组,实行了干部联组制度。实现了组组有两个责任人(一个组长、一个联村干部)和一库一塘一坝都有责任管理主体。例如居委会里仁组的大山塘整改,下发通知后,联村联组干部快速落实,在三天内就挖通溢洪道。二、排查和治理工程隐患。
2、全面排查隐患,刚好治理。我镇共排出重点隐患10余起,分别下发了关于防汛检查状况的通报(文政发201*7号)等文件。现已完成了小沅冲大山塘管涌、蔡上水库涵管堵塞、莲花水库塌坑、樟树冲水库溢洪道拓宽加深溢洪道处理等工程,余家冲山塘由于投资大,施工困难,还需约1个星期完工。对于短暂由于资金严峻不足的张家冲水库穿堤、虎塘元水库涵管问题一时不能施工的,实行了空库保安的措施。三、加强水工建筑管理和库容调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涉水工程管理的看法(文政发201*号文件),有利于推动有序对水工工程的管理。对各水库严格根据库容调度表进行调度,确保防汛万无一失。四、建立防汛预案,备足防汛物资。1、重新调整了全镇今年
3、的防汛预案。依据我镇实际状况,进行预案调整,使预案适应人员和环境的变动。2、督促了三座水电站和四个易发村制定了防汛应急预案。3、补充了防汛物资,按量增加了卵石、块石、锄头、撮箕等防汛物资数量。4、检查了防汛预警系统,修理正在进行中。5、调整了今年的防汛应急队伍,做到人员全部到位。6、发放了应急转移明白卡5000份。7、加强了防汛抗旱值班,做到24小时有人值守。总之,我镇防汛抗旱各项工作有序、扎实推动,资金有保障,物资到位,责任落实,值守坚持,确保我镇的防汛抗旱万无一失。扩展阅读:201*年防汛抗旱工作报告(张志彤)201*年防汛抗旱工作报告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201*年1月21日)
4、1月5日,国家防总和国家减灾委在京召开了联席会议,回良玉副总理对今年防汛抗旱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刚刚召开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也对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在这次会议上,陈雷部长将作重要讲话,刘宁副部长还要对今年的工作做出支配,我们要仔细实行。现在我作201*年防汛抗旱工作报告。一、汛旱灾情(一)汛情201*年汛情主要有以下特点:1、降雨过程多,局地暴雨强。201*年汛期,我国共发生30多次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过程。6月至7月中旬,黑龙江大部、广西大部发生持续性强降雨,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七下八上”期间,太湖流域面雨量达345毫米,是常年同期的3倍。很多地区雨强极大,如广东桃园
5、、甘肃玛曲、四川米易、湖南怀化同历时降雨量均超过历史最大记录,广东恩平锦江汛期降雨总量超过2700毫米,浙江九峰受台风“莫拉克”影响累计过程降雨1242毫米。2、洪水次数多,洪水量级大。全国有210多条河流相继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其中长江上游干流发生201*年以来最大洪水,太湖发生1999年以来最大洪水,广西柳江发生了20年一遇的大洪水,柳江支流龙江、赣江支流章水、黄河上游支流汝箕沟口、浙江鳌江支流南港、曹娥江支流黄泽江等12条河流发生了超历史记录大洪水。3、登陆台风多,区域影响大。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22个热带气旋,比常年偏少4个;有10多个台风对大陆和近海构成影响,有9个登陆,比常年
6、偏多2个。在6月下旬到8月上旬50天内,有6个台风连续登陆我国。第7号热带风暴“天鹅”和第8号台风“莫拉克”在半天时间内相继生成,接踵登陆,并恰逢天文大潮,出现强风、暴雨、高潮“三碰头”的最不利形势。登陆我国的9个热带气旋中,除3号“莲花”和8号“莫拉克”在福建登陆外,其余7个均集中在广东、海南两省,影响区域和时间较为集中。4、水库隐患多,度汛压力大。全国有3万多座水库带病运行,201*年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大量震损水库尚未得到彻底加固,去年云南省又有160多座水库震损,全国新建和正在实施除险加固的水库多达6166座,汛期新出险水库达4100多座。此外,还有大量“四无”(无立项、无设计、无监管
7、、无验收)小水电站和小装机大库容、小库容高水头水电站。水库平安度汛难度之大,前所未有。5、山洪灾难多,伤亡比例高。去年山洪灾难呈多发态势,全国共发生较大山洪灾难116起,因山洪灾难死亡430人,占洪涝灾难死亡总人数的80%,较前几年上升近10个百分点,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占洪涝灾难总损失的6成左右。(二)旱情201*年旱情主要有以下特点:1、旱情发生早,持续时间长。冬麦区大部201*年12月中旬就起先出现旱情,干旱发生时间明显早于常年。年初黄淮部分重旱区受旱时间超过3个月,内蒙古中东部、山西和河北北部以及辽宁西部等地发生的夏伏旱始终持续到秋收,江南、华南地区的旱情从入伏发展到秋末晚稻收割期和秋播期
8、。2、受旱地域广,阶段过程多。201*年,从地域上看,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全国几乎全部省(区、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从时间上看,从年初到年尾,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均发生严峻干旱。3、受旱面积大,局部灾情重。年初冬麦主产区有1.61亿亩越冬作物受旱,比常年同期多8500万亩,为近6年来同期最大,干枯面积近400万亩。夏伏旱高峰时,北方旱区作物受旱面积达1.90亿亩,较多年同期均值多近5000万亩,其中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山西等省作物干枯面积合计达4000万亩。4、江河水位低,影响范围广。由于海滦河上游降水严峻偏少,潘家口等多座大型水库蓄水严峻不足,天津市城市供水再次出现惊慌局面,白洋淀面临
9、干淀威逼。入秋以后,湘江、赣江、西江、北江、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南方重要河流湖泊来水严峻偏枯,一些河段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对部分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和湖区渔业、航运、生态环境等造成严峻影响。珠江流域汛后出现近70年来最枯来水,咸潮上溯加剧,严峻威逼澳门、珠海等珠江三角洲地区供水平安。(三)灾情1、洪涝灾情据统计,201*年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发生洪涝灾难,农作物受灾面积1.31亿亩,成灾0.57亿亩,受灾人口1.11亿人,因灾死亡538人、失踪110人,倒塌房屋55.59万间,干脆经济损失845.96亿元。与常年相比,洪涝受灾面积少4成,经济损失少3成。西南、华南地区灾情较为严峻。四川省洪涝
10、灾难造成211人死亡或失踪,占全国洪涝灾难死亡和失踪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四川、湖南、广东、广西四省区洪涝灾难损失占全国洪涝灾难总损失的三分之一;甘肃省康县和玛曲县的洪涝灾难干脆经济损失均超过本县的国民生产总值。2、旱灾201*年全国耕地累计受旱面积6.32亿亩,农作物受灾面积4.39亿亩,成灾1.98亿亩,绝收0.49亿亩,因旱造成粮食损失348亿公斤、经济作物损失433亿元,林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干脆经济损失143亿元,因旱削减水力发电58亿千瓦时。全年共有1751万农村人口、1099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有15个省(区、市)的89座城市出现不同程度供水短缺,影响人口1670万人、工业产值1
11、54亿元。与1991年以来的农业旱灾损失相比,去年我国旱灾属于严峻年份。农作物受灾面积列第8位,明显高于18年来的平均值(3.77亿亩),农作物成灾面积列第11位,与18年来的平均值(2.02亿亩)基本持平;农作物绝收面积和因旱粮食损失分别列第5位和第6位,均高于18年来的平均值(4170万亩和282亿公斤),因旱造成的经济作物损失高于1998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平均值(333亿元),因旱林牧业和水产养殖业损失高于201*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平均值(72亿元),因旱饮水困难的农村人口和大牲畜低于1991年以来的平均值(2815万人、2213万头)。二、201*年防汛抗旱工作201*年防汛抗旱工作全
12、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一是确保了重要江河湖泊的防洪平安,重要堤防无一决口,重要城市和重要爱护目标无一受淹;二是水库实现平安度汛,汛期全国无一水库因洪水垮坝;三是有效应对了台风灾难,单次台风平均死亡人数明显削减;四是全国洪涝灾难死亡人数降到538人,较常年削减近八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少;五是防洪减灾效益显著,全年抗洪抢险共减淹耕地4041万亩,减免城市进水214座,减灾效益达627亿元;六是抗旱挽回粮食损失499亿公斤、经济作物损失405亿元,保障全国粮食生产连续第6年取得丰收,并解决了1979万人和1131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去年防汛抗旱工作成效显著,来之不易。中心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
13、示,并亲赴灾区指导防汛抗旱工作。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把防汛抗旱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防汛抗旱的关键时刻和紧要关头,陈雷部长亲自动员、亲自探讨,对防汛抗旱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出支配部署。刘宁副部长坐镇国家防办,亲力亲为,保证了防汛抗旱工作的顺当进行。201*年防汛抗旱工作主要有八个特点:(一)完善组织体系,强化责任落实。201*年,经报请国务院领导同意,国家防总批准成立了太湖防总,增加了松花江、淮河防总的抗旱职能,至此我国七大流域已全部建立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标记着我国防汛抗旱工作体制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为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国家防总汛前会同监察部通报了全国大江大河、大型及防洪重点中
14、型水库、主要蓄滞洪区和全国重点防洪城市防汛行政责任人名单。江西省强化了基层防汛组织建设,全省1548个有防汛任务的乡镇成立了防汛指挥部及日常办事机构,并配备了专职人员。北京市防指对城市道路排水和交通保障、城镇危旧房、危急校舍等9项重点防洪爱护对象全部落实责任主体,并强化责任追究。浙江省逐步建立完善了水库堤防平安责任制、渔船平安避风责任制、地质灾难巡查责任制,制定了灾难死亡人员说明报告制度、洪水围困人员说明制度和防汛防台风评估制度,并严格考核问责制。广东省防总制定了广东省三防总指挥部防汛防台风督导暂行规定,并对全省全部大中型水库实行防汛责任人“一人负责一库”制度,杜绝“一人多库”现象,并向全社会
15、公布。冬麦区抗旱期间,河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省军区五大领导班子对各地市抗旱工作实行分片包干、120个厅(局)对口负责一个县(市)的抗旱工作责任制,有力地督促了各项抗旱措施的落实。(二)扎实备汛防旱,落实各项措施。汛前,国家防总召开了全体成员会议和全国水库平安度汛视频会议,对全年防汛抗旱工作做出部署;组织10个检查组,对各大江河流域、重点地区进行了防汛抗旱检查;举办了第四期地市级行政首长防汛抗旱培训班;组织完成了201*年度重要江河调度方案修订;出台了国家防总关于防汛抗旱值班的规定、国家防办应急响应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江西省全面建立小型水库平安员巡查制度,全省9519座小型水库聘用了
16、10541名专职平安管理人员,并由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管理费用。陕西省各级防指组织900多个防汛平安检查组,消退防汛隐患1104处。吉林省各地组建了由545名专家组成的67个防汛抗旱专家组,落实了100万人的群众抗洪抢险队伍。安徽省各地开展219次防汛演练,参与人员达2万余人。江苏省开展“百湖执法”行动,拆除违法建筑11万平方米、违章圈圩1200亩。广东省坚决拆除了2座违规水电站,彻底解除防洪平安隐患。河北省防指和省委组织部联合对全省主管防汛工作的县(区)进步行了轮训,全省173名主管县(区)长全部做到了持证上岗。为增加抗旱实力,河南省支配了13.38亿元抗旱应急浇灌工程建设资金,新增浇灌面
17、积1239万亩。山西省支配了201*万元专项资金,配备125辆拉水车和1153台(套)抗旱机具装备县级抗旱服务队,增加抗旱服务实力。辽宁省在辽西北重旱区开展了大田作物农业保险,投保面积达1915万亩,省财政拨付保费补贴2.44亿元,大大减轻了旱灾损失对农夫的影响。宁夏加强了河道堤防等防洪设施建设,主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中部干旱带搬迁群众达5.6万人,有效规避了旱灾。(三)加强监测预报,超常支配部署。各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和水文、气象等部门亲密监视气象、水情、汛情、旱情和灾情的发展改变,加强监测力气,加密测次,刚好精确地滚动预报。针对严峻的汛情、旱情和灾情,国家防总先后召开13次异地视频会商会,与可
18、能受影响的省(区、市)和民政、财政、国土、交通、农业、气象、海洋、总参、武警部队等成员单位共同探讨部署防灾抗灾措施。全年启动防汛抗旱应急响应22次(其中级响应1次、级响应2次、级响应8次),有效应对了台风、暴雨、洪涝和干旱灾难。其中针对冬麦区抗旱形势,国家防总2月5日首次启动了级抗旱应急响应。依据党中心、国务院领导指示,以及地方恳求和防汛抢险抗旱须要,国家防总派出了161个工作组或专家组赶赴灾区,帮助指导地方开展防汛抗旱工作。首次在“七下八上”关键期派出常驻工作组,帮助四川地震灾区开展防洪保安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地方各级防指共启动防汛抗旱应急响应4210次,其中省级174次,市级611次,
19、县级3425次;累计派出工作组或专家组24974个,其中省级2095个,市级3758个,县级19121个;地方各级财政累计下拨防汛抗旱资金160多亿元。(四)加强科学调度,细心应对灾难。在201*年防汛抗旱工作中,各地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旱“两个转变”。在防汛方面,各地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减灾作用,对洪水实施拦、分、蓄、滞、排等措施,细心支配,科学防控,实现了对洪水的有效管理。为应对近十年来太湖流域最大洪水,国家防总、太湖防总和浙江、江苏两省防指加强会商,刚好分析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综合考虑防洪工程的运用时机和方案,科学分析,坚决决策,细心调度,实行上游水库拦洪、中游滞洪、下游全力排洪的综合
20、措施,累计拦洪2.82亿立方米,泄水43.6亿立方米,实现了对洪水的科学有效管理,使洪水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实现了大水小灾,并合理兼顾了洪水资源的利用。8月上旬,长江上游发生了201*年以来最大洪水,长江防总刚好运用三峡水库拦蓄洪水18亿立方米,将55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削减为不超过40000立方米每秒,大大减轻了下游地区防洪压力。在抗旱方面,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全面加强农村、农业、城市、生态抗旱工作,强化对抗旱水源的统一调度管理,既保障了国家粮食平安,又满意了城乡用水需求,改善了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供应了有力支撑。201*年再次组织实施了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和枯水期珠江水量调度
21、,全力保障天津、澳门、珠海等地供水平安,维护白洋淀生态用水。为缓解长江水位偏低给群众生活和渔业、航运、生态环境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紧急调度三峡水库,并首次对长江上游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实施了枯水期水量统一调度,湖南、江西两省也分别实施了湘江、赣江抗旱应急水量调度,确保沿江城乡供水平安。在年初抗旱期间,黄委及河南、安徽、江苏等8省水利工程累计供应抗旱用水约80亿立方米,完成抗旱浇灌面积2.04亿亩次。东北地区抗春旱期间,松花江防总组织实施了松花江流域抗旱应急调水,向下游补水约3亿立方米,基本保障了黑龙江、吉林、内蒙古3省(区)浇灌用水须要。夏伏旱期间,河北、山西等9省(区)水利工程累
22、计供水530多亿立方米,完成浇灌面积2.5亿亩。伏秋旱期间,广西、湖南、重庆等7省(区、市)累计完成抗旱浇灌面积3200多万亩。(五)坚持主动防卫,加强应急管理。汛期国家防办累计抽查了700多个省、市、县三级防办和重点防洪工程管理单位的防汛值班状况,有力地督促了全国各地的防汛值守工作。各地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汛值班制度,完善检查巡查机制,规范水库、堤防等各类防洪工程汛期平安管理,做到险情刚好发觉、刚好处置,避开了重大灾难事故的发生。江西省投资7951万元在全省山洪灾难易发区的56个县建设了山洪灾难监测预警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削减了山洪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台风“莫拉克”影响期间,浙江省近万名水
23、库平安监管责任人和巡查人员到岗到位,实行24小时驻库巡查,确保水库平安。在防汛高峰期,湖北省有385名县市级领导和17.4万群众奋战在一线,刚好发觉和处置了22处江河堤防、水库等发生的较大险情,确保了防洪平安。四川省组建了8支由厅领导任组长的抗洪抢险工作小组,配备抢险车辆和相应物资,轮番值班,随时出动。在做好抗洪抢险工作的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好人员转移工作。据统计全国全年共转移危急地区群众766.92万人次,有效减轻了人员伤亡。(六)加强宣扬培训,强化信息报送。国家防办制定完善了国家防办新闻宣扬工作制度、防汛抗旱新闻稿发布流程、重要会议记者接待流程、门户网站
24、信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201*年共编发防汛抗旱新闻稿124期,通过中心主要新闻媒体和知名门户网站,第一时间发布国家防总防汛抗旱工作部署和汛情、旱情、灾情,做到一事一报和重要事务刚好跟进续报,让社会公众刚好了解相关状况,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信息报送方面,国家防办全年编报防汛抗旱简报373期、专题报告30多份,刚好将汛情、旱情、险情、灾情和各地各部门的工作状况报告党中心、国务院,通报相关部门。为加强各地防汛抗旱信息报送工作,国家防办制定并印发了防汛抗旱信息报告状况通报方法(试行),并在汛期每半月向各省(区、市)防办和流域防总办通报各地信息报送状况,刚好宣扬各地防汛抗旱工作的好做法、好阅
25、历,有效加强了全国各级防办的信息沟通。广东省防总结合本省工作实际,印发了关于明确新闻发布有关规定的通知,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明确了新闻发布内容和新闻发布管理工作。山东省防指印发了山东省防汛抗旱信息管理方法,对险情灾情信息报送工作予以规范。吉林省防办制定印发了吉林省防汛抗旱信息报送工作考评暂行方法,细化了信息报送的考评方式和奖惩方法。为提高干部群众的防台风意识和防灾避灾自救实力,201*年国家防办组织制作了台风防卫学问宣扬片,并免费发送有关部门和基层。各地防办深化社区、乡村、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宣扬普及防汛抗旱学问。北京市组织防灾减灾宣扬活动30余场,参加人员2万余人,发放各种宣扬品5
26、000余件。重庆市向社会群众发放重庆市防汛抗旱条例、洪涝灾难应急处置小常识等宣扬资料3万余份,接受群众询问超过2万人次。(七)加强沟通协调,团结协作抗灾。国家防办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协调联动,进一步健全了应急响应通报和信息报送制度,与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单位建立了顺畅的信息共享渠道,部门应急管理工作更加同步、行动更加协调。北京市防指在总结奥运保障工作阅历的基础上,变被动为主动,将部门联动机制加以固化、常态化,特殊对防汛抢险工作实现保障联勤、队伍联动。山东省防指各成员单位之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济南等地基本具备了各种媒体同步发布预警信息的实力。在去年的防汛工
27、作中,省际协作也有了新进展。广东、湖南、福建、广西四省(区)签订了合作协议,上下游防汛信息实现了互联共享。重庆市酉阳、秀山两县防办和湖南省龙山县防办及湖北省来凤县防办签订了跨省联合防洪调度协议,建立起酉水河流域水雨情信息和调度信息通报机制。河南省在抗旱工作中建立了党政主导、防办协调、部门帮助、社会参加的抗旱工作机制,形成了全面发动、全民参加、全力以赴的抗旱局面。(八)强化基础工作,提高工作水平。20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抗旱条例,这标记着我国抗旱工作起先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继安徽、浙江、天津、云南、重庆等省市出台抗旱法规以后,去年又有山西、湖北等省完成了抗旱条例的起草,并进入了地方法规立法
28、程序。其他省(区、市)大部分也在着手制定地方抗旱条例或实施细则。湖北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通知,对全省抗旱工作作出了全面支配。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的看法,省防指制定了实施方案,要求乡级设立指挥部,村级设立工作组,着力提高灾难防卫实力。全国山洪灾难防治试点顺当启动,全国山洪灾难防治规划已起先实施。抗旱规划全面启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完成规划报告的编写工作,全国技术组已对各省规划进行了初审。国家蓄滞洪区名录调整工作已经完成,国务院已授权水利部进行公布。大江大河防卫洪水方案和洪水调度方案编制稳步推动,各级政府防汛预案、防台风预案、山洪灾难防卫预案、水库调度
29、方案和抢险预案、城市供水方案和抗旱预案进一步健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开展一期工程总体验收打算和二期工程前期相关工作。三、存在的问题201*年防汛抗旱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面上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江河防洪实力仍旧不能满意经济社会发展的须要。201*年局部地区防洪形势一度惊慌的局面充分暴露了防洪工程标准不高、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二是山洪灾难仍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从暴雨和山洪灾难的监测预报预警,到防卫预案编制及启动实施都存在薄弱环节。三是水库平安度汛仍是重点难点。目前全国仍有病险水库3万多座。特殊是不少中小水库在工程状况、日
30、常管理、调度和监管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小水电站不执行调度吩咐、不听从防洪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四是台风防卫工作仍需接着加强,工程体系仍旧不健全,监测体系不够完善,台风预料预报精度还有待提高,防台风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待加强。五是抗旱基础设施仍旧薄弱。目前我国仍有一半多的耕地靠天“吃饭”,大量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六是旱情监测系统建设严峻滞后,土壤墒情监测站量少点稀,旱情信息采集报送自动化水平低,旱情分析评估实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七是抗旱保障体系不健全。大部分省(区、市)仍未按抗旱条例的要求将抗旱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建立抗旱物资储备,农夫抗旱成本过高等。从各级防办自身工作来看,也存在
31、不少问题:(一)机构队伍建设与防汛抗旱工作要求不适应。大部分省级和地级防办还不是行政编制,一些县市防办至今还是特别设机构,给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协调带来困难。人才结构方面,市县防办专业技术人员力气明显偏弱,结构不合理,水平参差不齐,学问老化,严峻影响自身业务的开展。人员待遇方面,个别省级防办还未解决防汛值班补助问题,一些经济欠发达市县多年来从未发过防汛值班补助。部分基层防办工作强度高、压力大、责任重而待遇偏低的状况严峻挫伤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导致有的地区和单位机构改革时不少竞岗人员不情愿到防办工作。(二)基础工作滞后。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工作满意于现状,基础工作滞后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须要,工作盲目被
32、动,疲于应付。随着近些年来水利投入的大幅度增加,各地防汛抗旱工程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一些防办没有刚好驾驭新状况,探讨新问题,不能客观精确地评价江河防洪实力和抗旱工程的抗旱实力,防汛抗旱预案没有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工程改变刚好进行修订调整。还有不少河流、湖泊和水库没有制定防卫洪水方案和洪水调度方案,洪水管理仍处初级阶段,大部分省(区、市)旱情监测预报评估手段落后。大部分流域机构抗旱基础工作薄弱。(三)信息报送工作有待接着加强。一是信息报送少,差距大。201*年6月至9月,全国省级防办向国家防办报送了2100多份文字信息,个别省级防办仅报送5份。信息报送量当然与汛旱灾情有关系,但也暴露出个别防办相识
33、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二是就事论事多、深化分析少。报送的信息没有针对形势的改变和工作重点去分析,缺乏对汛情、险情、旱情和灾情的深化解剖。有的信息内容空洞、套话多,没有详细事例和数据支撑,缺乏定量分析。三是信息收集报送不刚好,特殊是突发汛情、险情和严峻的旱情信息“缺、慢、乱”现象还比较突出。部分省级防办上报国家防办的信息有的晚于中办、国办转送国家防办的信息,有的晚于新闻部门发布的消息。四是信息不精确。一些防办灾情信息报送失真,有的缺乏有效的追踪、核实和修正过程。而且防办、民政和农业等部门驾驭的灾情数据往往存在较大的出入,这其中虽然有统计方法和口径不同等缘由,但也反映出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四
34、)基层防汛抗旱现代化信息化水平较低。许多县级防办设施特别简陋,实现与乡镇异地视频会商的仅有9%,建成防汛办公内网的仅有30%,建成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系统的仅有20%,有的地市级防办办公设备近十年没有更新,个别县级防办甚至还没有配备传真机、计算机、打印机等必要的设备。各地的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开展的一些建设项目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基本处在各自为政的状态,最终大多数都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无法实现资源共享。许多地区防汛抗旱信息数据库内容不全、覆盖面不广,信息处理和调度决策支持系统也存在技术不成熟、功能不完善等问题,难以为防汛抗旱指挥部供应刚好精确的汛旱灾情信息和科学的评判分析成果。在应用方
35、面,虽然近些年投入大量精力、物力和财力用于信息化项目,但一些地区没有广泛用于实际工作中,科技转化率不高。(五)宣扬工作主动性创建性不够。一是思想相识不到位。一些防办对防汛抗旱宣扬重视不够,对新形势下宣扬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相识不足,宣扬工作仅仅满意于汛期旱期媒体上门时被动协同协作,不留意主动引导,把握舆论导向。二是防汛抗旱宣扬缺乏系统性,少有整体策划和统一部署,满意于临时应急和零敲碎打,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三是宣扬缺少跟踪问效,缺乏动态监控。对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很少进行追踪与反馈,不留意与宣扬主管部门及媒体的有效沟通。四是宣扬方式单一,受众面窄,宣扬效果大打折扣。防办基础工作和实力建设的水平干
36、脆体现了各级防办的工作水平。这里,我向大家说明一个状况,201*年全国先进省级防办的评比,是在充分考虑各地水旱灾难应对效果、省级财政专项经费支配、防办实力建设和信息报送等诸多因素后的结果。四、201*年防办重点工作201*年是全面实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做好201*年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对巩固国际金融危机应对成果、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下面我就防汛抗旱的业务工作谈几点看法:(一)主动推动防办实力建设。今年国家防办将组织制定地方防办水旱灾难应急管理实力建设指导大纲。各地防办要以“机构健全、队伍一流、管理规范、装备先进、保障有力”为
37、目标,主动主动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努力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一要争取把各级防办列入行政编制,纳入公务员管理。二要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三要想方设法创建条件,争取防办升格或高配,以利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更好开展。四要接着加强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正在收尾,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已经绽开,各地要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统一规划和设计,紧密结合本区域实际,主动争取资金,加大防汛抗旱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力度。另外,各地还要进一步加强江河电子沙盘应用推广和防洪工程数据库建设应用力度。五要加强防汛抗旱应急队伍的整合,提高应急反应实力。国家防办拟商财政部进一
38、步加强防汛机动抢险队和抗旱服务队建设,增加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应急反应实力,希望各地主动探究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切实加强防汛抗旱抢险应急队伍建设。(二)接着加强防汛抗旱基础工作。一是加强规划编制工作。水利部已将抗旱规划列为“十二五”规划中的专项规划,201*年上半年各地要全面完成省级抗旱规划的审批和“十二五”抗旱专项规划的编制任务。有关地区要进一步做好全国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的实施工作,主动协作做好旱情监测系统建设规划前期工作。洪水风险图一期将于今年汛前基本完成,要接着做好二期的立项工作,各地也要依据实际,争取省内立项。二是修订完善调度方案。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太湖防卫洪
39、水方案和洪水调度方案的编制修订工作要根据去年国家防办文件要求按期完成。汉江、沂沭泗、海河流域北三河、漳卫南运输河、西江、北江、东江及韩江洪水调度方案编制修订审批工作也要按时完成。三是接着加强预案编制工作。201*年国家防办将编制完成山洪灾难防卫预案编制大纲和跨省区、跨流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编制大纲,组织开展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山洪灾难监测预警系统设计导则、防台风预案编制导则、蓄滞洪区运用预案编制导则、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抗旱预案编制导则等编制,完成珠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松花江流域抗旱预案和嘉陵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审批。长江防总及有关省市要完成湘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赣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沱
40、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的编制审批工作。四是接着强化防汛抗旱法规和制度建设。201*年水利部将完成洪水影响评价管理条例上报工作,接着抓好蓄滞洪区管理条例的起草工作。各级防办要依据防汛抗旱工作实际须要,有安排、有步骤地加强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未出台地方性防汛抗旱条例或实施细则的,要以此工作为重点,主动开展工作,争取尽早出台。五是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探讨工作。201*年国家防办拟出台国家防总防汛抗旱工作组管理暂行方法和国家防办应急管理工作制度,部里也在会同财政部探讨建立水利建设基金到期后财政投入新机制、探讨农业抗旱用油用电补助和抗旱机具购置直补等相关政策。各地要进一步完善抗旱报旱制度,建立和完善跨流域、跨省
41、区抗旱水量调度制度,组织开展好抗旱试点省建设。(三)大力提高山洪灾难防卫实力和防台风实力。在山洪灾难防卫方面,有关地区要组织做好山洪灾难防治试点建设和总结验收,国家防办今年上半年将完成全国试点总结工作。要接着推动全国山洪灾难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有山洪灾难防治任务的省(区、市)要加大投资力度,接着开展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难综合防治工作,推广山洪灾难试点区域乡、村防卫灾难组织机构建设、预案编制、宣扬和演练等阅历。在防台风方面,国家防总将适时召开全国防台风工作座谈会,拟报请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防台风工作的看法,商建设部出台沿海防台风房屋建设和应急管理指导看法,商交通部、农
42、业部出台船只与避风港防台风应急管理指导看法。沿海各有关省区市在逐步完善省、市、县三级预案体系的同时,要主动推行“预案到村、预警到人”的做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防台风组织体系,不断提高应急处置实力。(四)加强宣扬、信息报送和培训工作。各级防办要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宣扬工作,提高相识,更新观念,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舆论引导,把握正确的宣扬导向,有力、有序地做好宣扬工作。在信息报送方面,各级防办要主动、快速驾驭突发汛情、旱情、灾情、险情的发生和发展动态,并以最快速度统计上报。对重大突发事务,必需在第一时间上报国家防办,一时状况不明的,要在刚好上报的同时,跟踪了解后续状况并刚好进行续报,直至最终的处理结果。
43、在培训方面,国家防办已制作完成防汛抗旱指挥决策专题片,拟于汛前向各地发放,抗旱手册的编制工作也将于年内完成,今年汛前拟接着举办地市级行政首长培训班,并将解放军19支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队伍以及武警部队的相关指挥员纳入培训范围。省级防办也要制定地方政府主管领导、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安排,在今年汛前报国家防办。总之,今年各地的防汛抗旱工作要仔细贯彻国家防总、减灾委联席会议和201*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根据陈雷部长、刘宁副部长在本次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要求,仔细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力做好201*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防汛抗旱工作汇报材料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运用,防汛抗旱工作汇报材料: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2页 共22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