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学设计方案合集十篇.docx
《2022年教学设计方案合集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学设计方案合集十篇.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学设计方案合集十篇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材分析: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本教材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同样,这一单元的课文是以快乐的夏天的专题组织材料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写夏天美景的,又有写夏天情趣的,还有写夏天的气象常识的。荷叶圆圆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琅琅上口,适合背诵。设计思路:依据课
2、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质,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要体现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世界中。2、创设情境,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3、在美读课文中,培养学生语感。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2、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流程(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导入:师:小朋友,拿出生字卡片,看谁做的漂亮?老师也做了生字卡片漂亮吗?我们一起做游戏:看字卡,嘴巴张得大大的,
3、不出声,让老师猜一猜,你们读的对不对?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有一个小青蛙它把大荷叶当什么了吗?(歌台)这节课我们小朋友把大荷叶当展示台,展示我们的朗读课文的水平和写字的水平,有信心吗?把学生从课前的状态迅速带入情境中,将入境和复习生字结合起来。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师:小朋友,先来展示我们的朗读水平吧!出示:我会读。什么叫我会读?我们先把课文读懂好不好?用不用老师帮忙?分小组读:先读后讨论。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小伙伴?(板书:水珠蜻蜓青蛙小鱼儿)2、这几个小伙伴把大荷叶当作了什么?(板书: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师:小朋友,刚才读了小蜻蜓立在荷叶上我这有个立字把它贴在这。(贴
4、在小蜻蜓的后边)我这还有蹲、躺、游来游去谁来贴一贴?师:小朋友,我说上一句,你能说出下一句来吗?不会说的看看书。师:展示咱们的朗读水平,这回用不用老师帮忙?(自由读)师:刚才大家读的都很认真,读: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的眼睛。你也眨一眨眼睛好不好,谁来试一试?师:小蜻蜓:展开透明的翅膀,多美啊!你们可以一边读一边展开胳臂。师:小青蛙呱呱地放声歌唱,读完后你们也可以唱两句。师:下面看小鱼怎么游的,能不能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谁来读一读。师:现在我们来个最难的,我想找同学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都读出来。谁来试一试?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授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
5、、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识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三、学写生字。师:展示我们的写字水平。出示我会写。写字时注意什么?观察朵、机写时注意什么?书空,最后学生在书上书写生字。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结果会掌握得更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出示:你会连吗?小水珠的停机坪。荷叶是小蜻蜓的摇篮。小鱼儿的歌台。小青蛙的凉伞。板书设计:14荷叶圆圆小水珠摇篮躺小蜻蜓停机坪立小青蛙歌台蹲小鱼儿凉伞游来游去课后反思: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
6、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在教学本课时,我积极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在学习中感悟,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这也是符合语文教学要求及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中要注意给足学生练习、准备的时间,小组合作绝不是走走样子。另外,当学生读不好的时候,要再给他们机会,进行指导,让他们自信地坐下。这一点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中了解白鲸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
7、朗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感受白鲸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生字、新词卡片,搜集有关鲸、白鲸的图片、文字资料,选取几段录像制成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鲸、白鲸的资料。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一、鲸字导入,激发兴趣1?孩子们,看,认识这种动物吗?(出示课件:鲸的图片)老师板书鲸,并强调学生观察老师的板书,强调它是后鼻韵,纠正读音。2?你了解鲸这种动物吗?给我们介绍介绍它吧。3?学生自由展示搜集的资料。4?过渡:今天,我们一道走近鲸这个大家族中的白鲸,仔细地观察观察它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选择你喜欢的方法,通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画出段落,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2?同桌交流初读收获。3
8、?汇报交流。(1)生字、新词认读,小组接龙读课文。重点抽查:吱、嘶。(2)说说课文围绕白鲸介绍了哪些内容。三、引导自读,合作探究1?学习第一段,录像入手,引导自读自悟。(1)出示课件,看白鲸洄游录像,引导学生交流所见所感。(2)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第一段。2?学习第二至四段。(1)自读二至四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重点学习,自读自悟。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读课文,看批注,说体会,学批注。(3)检查学习第二段。读读课文,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里知道的。请学生朗读课文,说自己的体会。引导读批注,学批注。体会拟人化手法的好处,以及省略号表示的意思。补充想象白鲸还可能发出什么样的声
9、音。在读书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能够聆听白鲸的歌喉,是一种难得的享受。齐读课文,质疑。一边读,一边想:你对白鲸的口技表演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探索白鲸发出叫声的目的,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朗读课文。将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一边读,一边想象白鲸展示口技的场面。(4)检查学习第三段。自由读第三段,为白鲸的这一项表演取个名字。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讨论自己所取的名字的理由,帮助理解课文,指导读好课文。(身材秀、杂技表演,玩具总动员)引读、对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白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或者白鲸有怎样的性格。自由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5)检查学习第四段。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谈谈你知道了什么、
10、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通过理解焕然一新,并结合搜集的资料,体会白鲸爱干净的特点。指导朗读。四、品读全文,体会写法整体感知,品读全文。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体会,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动物,会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五、拓展延伸,作业练习请你也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一种你熟悉的动物的一个特点。板书设计12 白鲸 夏季旅行家(洄游)总声音变化多端口技专家嬉耍游玩优雅聪明擦身蜕皮极爱干净分(抓特点表喜爱之情)教学设计方案 篇3学习目标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3学习
11、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口语交际)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1小组内交流(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
12、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3评选最佳
13、发言人: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4引导大家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激发习作兴趣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可以是课外阅
14、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同学采取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三、指导学生习作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第三课时(习作讲评)一、评改作文1自读,认真修改。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二、全班评议1各组推荐或同学自荐交流欣赏优秀习作。2教师引导学生
15、围绕是否突出民俗特点,是否清楚具体等,来进行表达上的评议。并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三、形成作品集1请小组同学或自己的好朋友为自己的习作写一写评语。2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集,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共同商议起个醒目的题目。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材简介: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
16、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学情分析:这个单元课文都是以故事为主,许多学生都喜欢看,在教学时,重点是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应该注重语言训练,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童话的特点。(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童话的美感。(3)情感目标: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朗读感悟,
17、 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2)难点是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的高尚品质。教学准备:ppt 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1、 同学们,当我们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时,会看见满天璀璨的星星,(课件出示星空画面)看到这幅美丽的画面时,同学们肯定会有很多遐想,谁来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挥想象)2、揭题:七颗钻石(板书课题)。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提示:什么时间,谁干什么,有什么变化,结果如何。)2、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旱灾,体会当时万物对水的渴望,指导朗读。三、细读课文,
18、透过神奇,体会变化1、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思考: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生读后汇报,师板书,)2、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变化?(一)、体会第一次变化的原因,感受小姑娘的一片孝心1、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2、发挥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3、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4、指导朗读,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
19、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指名读,评价,齐读。板书:孝心感天)(二)、体会水罐的后面几次变化 的原因,感受小姑娘无私、广博的爱1、根据我们前面学习水罐第一次变化的方法,自主学习水罐变成银时、银水罐变成了金的水罐最后变成七颗钻石时,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主学习,并讨论。)(1)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变成银的。生谈体会。(指名读这段话:谁能带上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这句话。师:她的爱心使上帝给了她又一个奇迹,板书:爱心如银)2、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1)发生了什么事?你体会到
20、了一颗怎样的心?妈妈为什么不喝水?(2)生谈体会。师述:是因为母爱,是母爱让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女儿的生命,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3)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一起来体会一下这深深的、伟大的母爱。(齐读)小结:是啊,母爱如金子般宝贵,灿烂。(板书:母爱似金)3、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1)小姑娘喝到水了吗?她渴吗?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再也忍不住、凑上水、咽了一口唾沫)(这几个词变红色)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说明了什么?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2)师述:
21、课文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给深深感动了,她不仅关心自己的亲人(母亲),而且也关心毫不相关过路人,甚至关心一只小动物(小狗),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别人,却唯独没有自己,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小姑娘。上帝又一次被她深深地感动了,所以(学生齐读句子)4、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小结:看看黑板上一次次变化的原因,其实所有的原因总结起来只有一个词(生答:爱心)(板书:爱心,并画出爱心图案)正是因为爱心才使得空木罐装满了水,正是因为爱心才使水罐发生一次又一次的神奇变化。四、拓展延伸,爱心故事大家谈1、爱心故事大家谈。童话中小姑娘的爱心就像钻石一样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教学 设计方案 合集十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