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衍生基于整合视角的模型框架分析-孙国民.pdf
《新兴产业衍生基于整合视角的模型框架分析-孙国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兴产业衍生基于整合视角的模型框架分析-孙国民.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5卷第3期2017年3月科学学研究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V01_35 No3Mar2017文章编号:10032053(2017)030338一08新兴产业衍生:基于整合视角的模型框架分析孙国民(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摘要:衍生模式是产业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吸收演化经济学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及企业家精神理论的合理内核,基于历史演进的重要性、满意决策、企业家精神、衍生发展的动力、积极的建构主义等理论假说,型构了基于异质性人力资本主导的企业家精神为内核的整合视角的衍生模式概念模型,理论化、规范化阐述了产业衍生发展的机理,
2、最后以北京中关村产业衍生发展为例进行了案例阐释。关键词:新兴产业;衍生模式;理论基础;模型框架;案例分析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当前,有关衍生(spinoff)的概念学术界尚未出现统一的界定。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衍生是指演变而产生,从母体物质得到的新物质。用于金融学中,衍生品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基础资产价值变动的合约。因此,衍生的基础是原生的基础产业或产品,其形成过程是一个产业或一类产品创生形成的过程,即从已存在的母体组织中孕育并诞生新产业及新产品的过程。学界关于衍生的划分主要有四种代表性分类:第一类是将衍生分为横向衍生和纵向衍生。所谓横向衍生就是产业价值链内部的衍生发展;纵向衍生就是
3、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衍生。实际上,这里的衍生是基于价值链的创生过程。第二类是按照母体的类型划分为企业型衍生(包含产业集群衍生)和学术型衍生。所谓企业型衍生即是从母体企业组织内部通过转移技术知识,并利用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实现商业化,创立能够增加就业和财富的新公司o。学术型衍生是指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新技术商业化而形成的新创企业,特别是世界顶尖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挥的作用极为明显。第三类是按照产权关系划分,主要包括与母企业存在关联关系的新企业、脱离母体企业并与其无产权关联的新企业以及无母体企业的新企业。此外,也有学者提出类似的第四种划分,即主动衍生与被动衍生,前者是新企业作为母体企业的一部分而存在
4、,二者具有股权关系;后者也叫裂变,通常由企业原先雇员创设,一般与母体企业不存在股权联系。主动衍生包括重组型和创业型衍生,通常是由母体企业采取一种分拆原有业务或公司的再创业战略,而被动衍生主要是指由原企业内员工发起的、以创业为导向的企业p。然而,上述衍生理论研究主要从微观层面及部分涉及中观层面阐释企业衍生的方式方法,未能从制度、历史演进、自然演化等与宏观层面相结合的方式方法上来进一步阐释衍生产业形成的动因、路径及演化规律。本文将以企业家精神为内核,整合主流的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及建构主义等理论来探讨衍生理论并型构战略性新兴产业衍生模型,以期用于阐释区域产业衍生发展的“基因”。1 衍生模式形成
5、的相关理论基础学术界主要从组织学习和知识溢出论、组织生态学理论、组织进化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论、企业家精神理论、实物期权论等来阐释企业衍生发展的动因和机理。,如组织学习和知识溢理论强调组织内部学习形成的知识积累以及知识溢出产生技术扩散效应;组织生态学理论强调适应企业生态系统的组织功能发展与完善,如互补型衍生;组织收稿日期:2016一0816;修回日期:2016111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c01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zD068);南京大学博士后项目作者简介:孙国民(1979一),男,安徽桐城人,副教授,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转型经济。Email
6、:87012300163com。万方数据第3期 孙国民:新兴产业衍生:基于整合视角的模型框架分析进化理论强调组织的类似生物繁衍的本能行为;交易成本理论强调衍生发展有助于降低创业风险;资源基础理论强调衍生发展与母体企业的资源及关联关系;企业家精神理论强调企业衍生是组织内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激发与释放;实物期权理论强调企业衍生是用于组织保持灵活性并增加其未来价值及竞争力。上述衍生理论阐释中,组织学习和知识溢出视角、组织生态学视角更多地通过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互动以及集群生态来进行研究的,是典型的“类集群组织”的研究视角;而组织进化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论、企业家精神理论、实物期权论等主要侧重于“个体
7、组织”的研究视角,二者对企业衍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但更多地是具有研究内容上的互补性。本研究将在吸收前人研究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整合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衍生发展模式。因此,本研究要先行引入如下相关理论:一是将演化经济学理论引入衍生模式分析框架中。纳尔逊(Nelson)和温特(winter)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演化经济学,该理论在借鉴生物进化论的“遗传变异自然选择”的思想基础上,把基于多样化和变异的创新、作为知识载体和遗传主体的企业以及市场选择融人演化理论的整体分析框架,建立了“惯例搜索选择环境”的分析逻辑,认为经济演化过程中存在一种“沿着惯例的、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向上实现H儿“。
8、二是引入制度变迁理论。按照诺斯(Nonh)的制度变迁理论,人们可以凭借其理性,通过契约的形式来建构社会制度、经济秩序、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等,对社会做出精心规划,并尽可能地抑制乃至铲除一切非理性现象。6。因此,诞生于特定制度下的产业选择或产业变迁可视为不同制度下要素资源配置的结果,企业是企业家主体对要素资源配置的结果。三是引入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实际上是在“是怎样”和“应该怎样”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它着力解决基于人的目标性要求而开展的企业衍生应该怎样发展、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的问题,它可能对事物发展起到阻滞、延缓、加速等作用。建构主义分为基于自由主义的构建论和基于权威主义的构建论。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制
9、度学派认为,制度是由个体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理性计算的有意识建构形成的;而权威主义则认为,制度可以依靠权威机构(特别是政府机构及其顶层设计者)或社会精英设计、颁布和组织实施。关于上述两种建构主义观点,本研究认为,从企业个体视角看,基于自由主义的构建论更符合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从制度视角看,建构主义更倾向于从制度设计人手来影响或者干预微观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微观主体企业在决策过程中通常融合了企业家和政府的建构主义思想、规章、制度等,并将其作为自变量输入了企业或创业函数之中。在本研究中,如无特别说明,两种类型的建构主义在经济体中都不同程度存在而不作严格区分。四是引入企业家精神理论。创新是企业家之
10、第一精神,在经典的西方经济理论中,创新被视为企业家精神的最重要特质,特别是熊彼特以其“创造性破坏”开辟了企业家精神本质之先河,此后新古典、新熊彼特、制度创新及国家创新系统等学派都将创新纳入其理论体系,渐由外生变量引入为内生变量,并逐步提升到经济增长的战略地位。管理实践学派彼得德鲁克(Drucker)在熊彼特创新理论基础上,提出更加系统化、动态化和可持续的全面创新观,更加注重创新之效率与效果的内在统一。从企业家主体视角看,个体企业家精神注重企业家本身的品质、素质和能力,如进取精神、冒险精神、开拓精神等;公司企业家精神则强调企业创办、组织变革、新组织的创造、形成和发展以及内组织的战略调整、组织变革
11、和新的业务领域创办等儿8I;社会企业家精神o则更加倾向于开拓创新以满足服务和社会需求,如社会组织的设立和使命的履行等,科技创新以满足经济社会对科技的需求。总的来看,不同层面企业家精神都对企业创业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衍生模式:一个整合视角的模型构建本文基于上述相关理论基础的阐述来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衍生模型。当然,一个系统模型的构成必然包含了若干相关关联的要素单元。因此,在阐“惯例”(如思维和行为习惯等)类似于基因,主要包括标准操作程序、投资惯例、搜索惯例等三类;“搜索”是由惯例指导的、改变惯例的过程,是企业的适应性学习和创新过程,它可能导致修改惯例或以新的惯例取代旧的惯例,其
12、具有路径依赖的特点;“选择环境”意味着群体思考中存在选择机制,该机制是与已实现的行为标准(如效率一匹配标准)、市场竞争、需求和供给等有关,企业的选择就是为适应选择环境而做出的适应性安排。万方数据340 科学学研究 第35卷释战略性新兴产业衍生模式的时候,有必要首先分析企业衍生模型形成的构件,主要包括历史演进的重要性、决策的标准、企业家精神形成发展的基础、衍生的动力、积极的建构主义等。(1)历史演进的重要性:衍生随时间的演进而创生。衍生企业的新质要素随时间的流逝而创生,衍生企业随时间及要素创造而创生。因此,强调历史演进的重要性,就是要突出时间对企业衍生及社会经济系统最基本的建设性、生产力累积性作
13、用。正因为如此,产业衍生并不能一蹴而就,存在一个历史过程。历史演进中相继产生的路径选择、依赖、锁定与产业衍生之间的不停互动都是在历史演进中不断试错、“纠正”、选择的产物。其中,“纠正”实际上是不断“试错”后的再“试错”,遵循“满意”决策后即形成演进中的“纠正”。(2)决策的标准:满意决策。“有限理性”原理是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重要贡献。由于知识、信息的不完全、不充分而使人们在决策中难于达成收益最大化或最优化决策,因此,“令人满意的决策”可用于替代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完全理性”假定。企业家追求与企业家能力相匹配的报酬以及企业家在产业衍生搜索过程中都遵循满意决策,即搜索不能无限制的搜索,是在基于
14、“有限理性”基础上的满意决策的搜索结果,其搜索的频率取决于满意决策。(3)从企业家精神到创业:文化、产权和制度三要素。文化、产权、制度是剖析企业家精神由“精神层面”上升到“行动层面”的三大基石。文化是企业家精神诞生和催化的适宜土壤,特别是国别、区域的创业文化,有强弱、优劣、适合与否之分,即为特定国家或区域是否具备良好的创业创新文化。North在其制度变迁理论中重点强调了社会正式的制度安排对企业家精神塑造和培育带来的积极意义,即形成了一种文化M10。Casson也认为某一特定区域的文化能深深影响到企业家精神的层次川2|。文化之与企业家精神的影响主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产生影响:一是宏观大文
15、化。企业家精神因区域地理、制度、人文传统等不同而异。按照Hofstede等人观点,有益于创业的文化是不确定性回避弱、权力距离低、性别导向上男性化、个人主义和成就导向3。”,但吻合度高低排序依次是美国、墨西哥、日本、中国和前苏联,仅美国吻合度达100,意味着美国是企业家精神的典范和标杆。因此,美国文化更利于新兴产业的衍生。二是中观文化,它是在宏观大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区域文化,或称之为亚文化,其典型体现如中国的岭南文化、潮汕文化等崇尚创业,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影响区域产业的衍生;三是微观文化,它同企业及其创业者创立和发展企业过程中展现出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密切相关,在企业创立早期主要源于创始
16、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体现的管理哲学,具有第一代创始人印记;伴随企业的成长和壮大,企业这种管理哲学与社会环境互动逐渐成为内聚企业发展的一种向心力文化企业文化。产权在本文不是特指产权概念,而是指产权及产权制度的激励以及由产权及产权制度激励带来的收益激励,包括知识产权、所有权、股权占有权、收益权及剩余索取权等。制度是指通过契约形式来建构的社会制度、经济秩序、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产权制度等,它是产业选择或产业变迁的制度契约。(4)衍生发展的动力:异质性人力资本主导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企业衍生发展的主角,诺斯在其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文中认为企业家在制度变迁中发挥了主体性作用,而企业家正是通过其异
17、质性人力资本来发挥诺斯所说的“主体性作用”。企业家异质性特质突出表现在其创新精神上,即企业家的这种首创精神并在文化、制度、产权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内企业家精神和创业,企业家正是在异质性人力资本主导的企业家精神推动下实现企业家异质性人力资本驱动的企业报酬递增。企业家异质性人力资本驱动的报酬递增是企业衍生发展的内生动力,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衍生发展形成正强化机制或自增强机制,这种机制又是通过满意决策达致强化路径选择而形成企业衍生发展的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5)积极的建构主义:诱导性制度变迁。主要观点阐释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变迁的重要性。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在封建社会及以前,科技发展极其缓慢,当时中国的
18、“四大发明”领先世界,然而到了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以后,社会制度的变迁带来了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的整体性变迁,西方世界的科技革命加速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步伐。两相比较,本研究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变迁中,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按照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人们可以凭借其理性,通过契约的形式来建构社会制度、经济秩序、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等,对社会做出精心规万方数据第3期 孙国民:新兴产业衍生:基于整合视角的模型框架分析 341划,并尽可能地抑制乃至铲除一切非理性现象。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来看,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制度对生产力的解放以及制度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因此,本研究认为,产业选择或产业变迁可视为不同制度下资
19、源配置的结果,资源配置具有制度性构建的特征。因此,制度建构主义对产业资源配置也客观上发挥了作用或影响力。二是区分两类不同的制度变迁:诱导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类制度变迁相比较,前者有效降低了强制性制度变迁带来的效率损失,建立在诱导性制度变迁之上的积极的建构主义,将对企业衍生产生正向作用,有助于企业衍生的顺利开展和演化的形成。同时,诱导性制度变迁发挥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及计划导向作用,而基于演化视角的企业衍生则是遵循了市场主导的自然衍生过程,是市场竞争选择的结果;二者的结合,既体现了计划和市场的有效融合,又体现了人类主观能动性与自然界自在自为规律的有效融合。三是两个作用力主体的“积极的建构主
20、义”。对于政府当局来说,积极的建构主义是基于当时“有限理性”而开展的产业制度体系构建;对微观企业主体来说,积极的建构主义不仅基于“有限理性”的满意决策行为,还是基于异质性人力资本驱动的报酬递增对新兴技术及新兴产业的选择、路径的探索及锁定。伴随时间流逝及建构主义的历史演进过程孤一L辈l内部产权制度企业家精神异质性人力资本丁外部创业报酬递增正l l选择机制襄卜卒自增强机制路I l路纂H蓑索l l赖选择机制衍生产业伴随时间流逝及建构主义的历史演进过程图1 基于企业家精神为内核的整合视角的衍生模型框架根据上述模型构建要素,本研究构建了“企业家精神异质性人力资本报酬递增路径选择企业衍生”的理论框架(图1
21、),其核心是建立基于异质性人力资本主导的企业家精神推动下实现企业家异质性人力资本驱动的报酬递增。从上述的讨论中可以对衍生模式进行新的划分,即按照历史演进中衍生的自然属性与否将其划分为自然衍生模式演化视角的自然衍生、非自然衍生模式建构主义的衍生。前者是纯自然演化的过程,在现代经济中表现为纯市场经济的理想状态;后者是在纯自然演化或纯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实施了人类积极的建构主义行为,其本质上是实施了某种程度的计划性。因此,两类演化视角的衍生模式体现了自然性和人类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演化力量,以及市场经济与兼具一定计划导向性的“计划经济”的互动融合,本质上是“衍生”和“催生”的综合作用,还是“自然演化”和“
22、构建主义”的互动融合。从合约经济视角来看,制度以其制度内容为变量形成制度合约,企业以其企业为整体形成企业组织的合约,企业家以其异质性人力资本的企业家精神为合约,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衍生则是制度合约、企业合约和企业家合约的交集,也即为企业家异质性人力资本通过企业家精神而形成的衍生创新。企业衍生模式的特点主要包括:存在某种自发自为的自然演化,实际上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存在某种类型的建构主义,一方面是制度使然,另一方面是企业家异质性人力资本在理想状态和自由主义状态下的构建主义使然;企业家与内外部环境的互动使然,内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竞争、“技术市场”的互动、需求与供给等;存在连续的高阶循环,即产业形态由
23、初级阶段演化到高级阶段,再又演化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经历企业家异质性人力资本主导的市场竞争的淘汰机制逐渐形成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以后又逐渐演化出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万方数据科学学研究 第35卷断循环,进而实现产业形态、结构的高级化。3北京中关村产业衍生的案例分析中关村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即中国高科技产业中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2011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问布局,由原来的“一区十园”增加为“一区十六园”,示范区面积由233平方公里增加到
24、488平方公里。2014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整个北京市贡献了五分之一的GDP,园区规上企业总收入超4万亿元,实现技术收入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48377亿元和46148亿元。当前,中关村正朝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那么,中关村今天的成就是如何实现的呢?本文将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历史经纬中勾勒其衍生发展过程。(1)从历史演进视角看,中关村产业变迁从单一产业向多样化产业演进。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从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开始到四通、京海、科海、信通等企业相继成立以后初现雏形。因此,其早期的产业主要集中于当时的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关村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兴产业 衍生 基于 整合 视角 模型 框架 分析 国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