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司法改革中刑诉陪审员参审范围之重构——基于基层实践背离和改革方案弊端而论-黄琪.pdf





《新一轮司法改革中刑诉陪审员参审范围之重构——基于基层实践背离和改革方案弊端而论-黄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一轮司法改革中刑诉陪审员参审范围之重构——基于基层实践背离和改革方案弊端而论-黄琪.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卷第期年月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刑事庭审质证规则研究 (编号: )作者简介:黄琪( )女广西梧州人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博士生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审判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新一轮司法改革中刑诉陪审员参审范围之重构 基于基层实践背离和改革方案弊端而论黄琪(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 )摘要:陪审制具有使得司法反映民意、实现公正、取得独立的功能预期刑诉陪审员参审是通过法律刚性规定或赋予被告人权利此外还有着成本和管理上的考量因素而当前司法实践与此相背离参审范围由陪审率考量而定陪审员参审无争议案件司法官员有参审完全决定权其根源在于
2、主体意识欠缺、制度性疲劳、体制结构弊病新的陪审员改革方案也未能切中要害参审范围过于广泛界定不科学程序缺失有鉴于此必须确立固定类型参审模式将范围限定为争议大的重案取消或淡化陪审率确立控辩双方参与的程序规则关键词:司法改革陪审制参审范围实践背离改革方案弊端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中央提出要“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参审范围是民众参与刑事司法的起点与入口科学、准确地界定参审范围对于民众参与司法以及陪审制度的功能发挥会起到重要作用陪审员的参审范围决定陪审员制度功能的发挥和目的的实现对于民众能否实质参与刑事司法起关键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刑事诉讼中陪审
3、员参审的范围似宽实窄在陪审率的指挥下被适用于大量无争议的轻微案件并衍生出专职陪审员的产物法官以“工作便利”为原则缺乏程序制约本文拟以“实践规则实践”为研究路径考察我国刑事诉讼案件陪审员参审范围在实践运作与现有规则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与背离新一轮的陪审制度改革方案中关于参审范围的新规定是否合理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陪审员参审刑事案件的范围以期为我国刑事陪审制度的新一轮改革提出有益的建议一、理论依据:刑诉陪审员参审因素(一)陪审制功能预期陪审制作为民众参与司法、司法反映民意的有效方式英国学者认为陪审制核心是民主参与的体现这种参与会把对司法制度的信赖感在参加陪审团的人以及一般社会公众中逐渐传万方数
4、据递 判决合法性会因是被告人的同类人而得到提升相对应英国刑事陪审制仅适用于最需要体现司法信赖的案件中即刑事法院审理的被告人作无罪答辩的案件如恶意杀人、放火和强奸等严重犯罪这些案件往往在当地社区中有重大的影响通过陪审团参与刑事司法不仅可以为公众提供精神宣泄而且可以发挥刑法的一般预防功能和教育作用陪审制作为防止职业法官机械司法、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日本进行改革并实行裁判员制度的动因主要是:刑事审判制度经过五十多年的运行出现了“制度疲劳”现象为防止职业法官与市民脱节使刑事裁判获得国民的理解和信赖日本立法者将裁判员审理的案件范围限制于市民最关心的案件即可能判处死刑、无期惩役或禁锢和因故意犯罪行
5、为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据日本法务省的统计裁判员制度运作年间(年月至年月)共审理宗案件其中强盗致伤占 、杀人占 、现住建造物放火占 剩余为强奸等其他重大案件这些案件涉及到重大的价值判断是故意还是过失、是情节轻微还是恶劣、是“刀下留人”还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最需要普通民众提供“一般人”的常识判断与社会价值观念陪审制作为防止干预司法、实现司法独立的有效路径这也是有些国家采用陪审制的重要理由如俄罗斯实行陪审制的很大原因是改革者们认识到陪审制可能有助于促进司法独立严重案件往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亦可能会有其他权力机关企图影响司法、干预司法而陪审员随机选取、一致裁决等独特的制度构造可以成为司法与民众以及其
6、他公权力机关之间的减压阀、隔离带是重大案件中司法独立的重要保障因此基于陪审制功能的考虑陪审制主要适用于严重而有争议的案件是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的(二)适用陪审制的决定因素适用陪审制的决定主体对于陪审制适用范围有直接的影响分案权是由司法官员掌握还是被告人决定抑或是通过法律和程序直接限定都可能使陪审制适用范围缩小或者扩张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通过法律刚性限定法律直接规定陪审制适用的案件类型或者适用的法院非因法定的理由不能放弃适用如在英国对于刑事法院审判的一审案件被告人只要做无罪答辩就无权放弃陪审另一种方式是赋予被告人享有选择适用陪审制的程序决定权以美国和俄罗斯为代表其典型特征是将获得陪审团审判视为被告
7、人的宪法性权利从各国的规定来看一般认为司法官员基本无权对陪审制适用范围进行限制除非法律进行特别的规定或者授权因为若由司法官员掌握则可能使民众参与司法的民主性、公正性大打折扣无法保证陪审制适用于最需要其发挥作用的案件与立法的初衷相违背此外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刑诉陪审员参审范围都有着成本和管理上的考量因素民众参与司法是一项昂贵的事业包括程序上因陪审员参与而导致程序复杂和拖沓而引起的损耗也包括陪审员选任、保障等成本性的支出以美国马萨诸塞州为例该州人口约万陪审团成本支出包括:传召万名陪审员(包括打印费、邮资、处理费用等总共万美元)、追诉缺席陪审员、宣传以及支持个法院陪审团挑选与组成的运作 年陪审团专员办
8、公室发放了约万美元用于补偿陪审员的服务因此获得陪审团审判虽然是被告人宪法性的权利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实践中并不要求各级法院为个月以下监禁的轻微犯罪提供陪审团另根据英国内政部的统计表明刑事法庭无罪答辩案件所花费用是治安法院无罪答辩案件的倍而作为陪审制的发源地英国近年来适用陪审团审判的案件数量下降被认为是出于成本和便于管理因素的考虑而非原理方面的因素欧陆其他国家大抵也有类似的情况在强调诉讼效率和诉讼经济的今天把陪审团(陪审员)审判限制在一个较为狭窄的范围是符合司法规律和大部分国家陪审制发展的趋势对于控辩双方均无争议以及轻微的刑事案件民众参与的制度成本远大于被告人所获得的制度效益万方数据二、司法实践
9、:现实与理论的三层背离本文选取东南沿海某基层法院(本文下称“法院” )陪审员参审刑事案件的具体范围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 法院处于经济发达地区年均审理刑事案件宗左右其中 年收案宗结案宗 年收案宗结案宗案件类型多数量大可以提供足够的研究样本本文主要以法院年以及年已审结刑事案件中陪审员参审案件范围及确定程序为研究对象(一)刑诉陪审员参审范围的考量因素与理论相背离实践中是否运用陪审员参审是在陪审率的指挥棒下进行的陪审率是指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的案件数量占普通程序审结案件总数的百分比是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院” )衡量案件审判是否公正的指标之一 年以前最高院尚未将陪审率作为考核案件审判质量的约束性指标
10、司法实践中使用陪审员参审的案件不多以至出现“陪审制名存实亡”等声音但在最高院将陪审率作为指标要求后全国各地法院为完成任务追求陪审率争当法院排头兵纷纷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大量运用陪审制度笔者以“陪审率”为关键词通过百度进行搜索符合条件的搜索结果有多个内容大部分是近年来各地法院宣传该院适用陪审率达到了的傲人成绩而调研法院、 年陪审员参与刑事案件陪审率均达到以上我国刑事案件陪审率如此之高是否可以说明陪审制度适用范围很广泛呢?以法院年和年专职及非专职陪审员参审案件数量为例 年和年间专职陪审员陪审率分别为 和 非专职陪审率仅为 和 可见真正意义上的陪审员参与陪审的刑事案件数量非常少民众参与司法的范围很窄另外
11、专职陪审员参审的案件数具有均衡性符合司法运行的一般规律而非专职陪审员参审的案件数却形成鲜明对比前两个季度的参审案件数很少 年和年分别为宗和宗第三、第四季度参审案件数激增 年和年分别为宗和宗由于每年月底为全国法院各类指标统计截止之日故非专职陪审员参审的时间分布明显露出陪审员参审的人为操控、完成任务的色彩综上实践运行与理论和规则之间存在第一层背离:刑事诉讼陪审员参审范围由陪审率考量而定各种类型均适用但剔除专职陪审员审理案件后则似宽实窄(二)刑诉陪审员参审的具体案件范围与理论相背离调查发现法院巧妙安排陪审员参审案件范围以法院年审结的适用合议庭审理的一审刑事案件为例大部分对定罪量刑有异议的抢劫、故意伤
12、害等罪行较重的普通程序案件由“法官专职陪审员”的模式审理共审理宗对定罪或量刑有异议的占 判处刑罚在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占 而非专职陪审员参审的案件集中在盗窃、贩卖毒品等被告人认罪、罪行较轻的简易程序合议案件中参审的宗案件中认罪案件为宗 的案件判处个月以上年以下刑罚真正疑难、复杂的职务犯罪、诈骗罪案件由三名专业法官审理共审理宗均为不认罪的案件其中宗判处年以上有期徒刑由此可以发现司法实践与理论和规则之间存在第二层背离:陪审员参审案件是简单、明确和无争议的基本不需要发挥常识、常情与常理的案件(三)陪审员参审案件的决定主体及程序与理论相背离实践中哪些案件需要安排陪审员参审一般由书记员根据法官的排期表以及案
13、件的难易程度决定若案件简单则安排两名专职陪审员参加若本月陪审指标没有完成或者涉及专业知识的案件法官会指令书记员安排专业知识的陪审员而对于重大疑难或敏感案件法官认为不适宜由陪审员审理的话会指令书记员安排三名专业法官审理实践中笔者调研的法院居然没有一宗案件被告人申请陪审员审理相反出现了两宗案件被告人申请三名职业法官审理请求不安排陪审员审理的案件可见哪些案件适用陪审员审理由书记员和法官根据其陪审任务万方数据安排、工作便利程度、甚至可能是其个人喜好来决定既没有案件类型的约束也没有固定程序的制约而相关的法律亦没有规定陪审案件具体适用的类型与决定程序从而为法官和书记员自由选择陪审的案件提供了“合法依据”由
14、此可以发现司法实践与理论和规则之间存在的第三层背离:司法官员对哪些案件适用陪审制审理具有完全决定权并以“工作便利”、 “完成任务”为原则三、规则表达:新一轮陪审制度改革方案仍存在弊端最高院、司法部于年出台了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本文下称试点方案 )和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 (本文下称实施办法 )对现有的陪审制度进行改革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家中级或基层人民法院开展试点至此人民陪审员制度新一轮改革再次走到了司法改革舞台的聚光灯下 试点方案对参审范围进行重新界定规定“原则上实行陪审制”和“申请实行陪审制”两种情况原则上实行陪审制的案件类型包括涉及群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人民群众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轮 司法 改革 中刑诉 陪审员 范围 基于 基层 实践 背离 改革方案 弊端 而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