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相念于江湖的编辑们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相念于江湖的编辑们散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相念于江湖的编辑们散文 相念于江湖的编辑们散文 我与编辑们的交往,在文字中汇成了生命浩淼江湖的一部分,他们的面容,也成为我念想的一部分。我们之间,相互照亮着。下面我准备了相念于江湖的编辑们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时间以同样的方式流经每个人,而每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度过时间。这话是川端康成说的。 在我生命的流逝中,其实没有多少闪电与惊雷, 云卷云舒的慵懒之中,我如老家农人一样,几十年如一日在文字的田园里春种秋收,经历着二十四节气里天气的变化,四季更替中幽微情感的冷暖。 回忆大多是沐浴上一层古铜色的光芒。我文字萌芽的最初田园,还是我所在城市的报纸副刊。那些年,县城里我爱慕的一个姑娘,成为我鸿雁
2、传书的信使。每当我写完稿件,大多由她去报社投交到报社收发室,那时叫群工部,群工部一个姓冉的老编辑对来稿进行详实登记编号,再一一派发到报纸的部门和编辑。我之所以委托这个姑娘去投稿,是担心邮局的速度太慢或者不小心遗落了稿件,再就是心里的怯懦。 这家报社是一座庭院深深的古旧小院,我有次悄悄进去走了一趟,见一排瓦舍小房的土瓦上苔藓漫漫,还落满了鸟粪,深秋的银杏树叶上可以看见阳光浸润过的清晰脉络,整个小院散发着报纸的墨香。我被这种气息深深陶醉,如饮老酒后的微醺。 我第一次去见这家报纸的副刊编辑,是腊月里的一天,年的味道已浓了,六层楼高的商场里人山人海,那是城里当年最高的楼房。我从小镇提着一篮子老家养殖户
3、何大叔家的鹌鹑蛋去拜望神秘的编辑。那个副刊编辑坐在老藤椅上,正弓腰用笔与尺比划版面,与我庄稼人匍匐在稻田里的样子很相似。我嗫嚅着,诚惶诚恐地把鹌鹑蛋塞到那编辑桌下,编辑温和地笑着,眉眼清朗。临走前,编辑塞给我一叠蓝色的报社稿签,十八栏,每栏二十个字。我在这稿签上写作,笔尖在稿纸上摩擦出沙沙沙的声音,如蚕在吞吃青翠的桑叶。 那天我出门时,遇到了中午下班的报社编辑,发现他们皮肤都很白,怀疑是不是长期坐在编辑部的日光灯下,被白炽灯光漂洗白了,还感觉他们的身体里,散发出一种故纸的沉香。 一周过后,我在小镇收到了一张报社汇寄的汇款单。我狂喜,以为是报社汇寄来的稿费。那些年,在纸上发表文章的兴奋,与高考生
4、见到录取通知书的心情是差不多的。但汇款单上附言,是购买鹌鹑蛋的钱,并致以感谢,那钱远远高于市价了。 三十多年来,我已在这个国家的报刊上发表了数百万字,总感觉那些报刊都附着我的体温,编发我文字的那些编辑,是我文字生长的园丁。我怀着感恩,无数次在心里浮现那些编辑部里的灯光,在城市的灯海里,那是照亮我内心角落的一盏盏暖灯。 我依然是文艺百花园里一只籍籍无名飞不高的小鸟。在文字浩瀚的海洋里,这些发表我文字的报刊,或许很快就要成为纸浆。一 张报纸一本杂志的前世今生,如这大地上的生命一样来来去去。去年秋天的一天,我到老城一家理发店理发,七十多岁的王大爷正在给老街满月的胎儿免费理胎发,就在那张油迹斑斑的凳子
5、上,我发现了一张刊登我文章的旧报纸。心疼之中,我把那报纸轻轻放入怀中,我不想它这样在薄凉季节不知最终流落到何处,就让它在我的书房和那些藏书温暖地多相拥一阵子吧。 这些年来,我与一些报刊的编辑心心念念地交往着,其实大多是在纸上进行,一张纸里,有凝望,一张纸里,也有情义。但一张纸不是一床棉絮,它轻盈地托举着文字中的灵魂在宿命般地漫舞。作者与编辑之间,其实不用过多地套近与热乎,作者把文字交给编辑,其实已是一种郑重的托付。持续不断发表我文章的一张家乡报纸的副刊编辑,二十多年来只见过两三次面,见了面,也就是简短几句话,要说的话,都在文字里了,我们人生的留白,不要塞满了。有次在微信里,这个编辑说了一句话,
6、秋凉了,记得多添衣。竟有一种家人般的暖流漫过心间。一个北方省会城市的副刊编辑,一辈子就从事着一个副刊编辑的清寂职业,在六十岁退休前夕,他用文字抒怀作为一个副刊人与作者交往的情怀与职业体会:我沉醉于那种半梦半醒、半甜半酸、半深半浅、半进半退的两情相悦,形而上的寄望注定胜过形而下的期许。海阔了,天空了,那是辽阔的阔,那是虚空的空。感谢岗位, 一名女作者,成名了,名气大得不得了,场面上依旧叫我老师;一名男作者,成名了,名声响得不得了,见面时依旧叫我老师。从我这个老师身边走出去的作者,以千计,以万计,隐现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乐仁者之山乐智者之水,忽然一个身影、一个笑脸、一个问候、一个祝福,如风如花如雪如
7、月,滋育着我的生命,多么不肯老去!有天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我看到这个编辑在报社食堂打的退休前的最后一顿午餐,我做了一个抱拳作揖的动作。山水迢迢,感觉那一刻的一颗心,已飞越了万水千山,抵达那个有熏肉大饼血肉血肠雪衣豆沙美食、春日里有半江瑟瑟半江红湖水冬天有雾凇的苍茫大城。 还有南方的一座海边之城,这家报纸连续三年给我开设个人专栏,编辑与我,至今只通过一次电话,她也不发朋友圈,我连给她点个赞的机会也没有。但我在墙上悬挂的地图上,曾经用指头摩挲过那座城市的名字,在梦里听见过那座城市海边传来的潮声轰鸣。 我与编辑们的交往,在文字中汇成了生命浩淼江湖的一部分,他们的面容,也成为我念想的一部分。我们之间,相互照亮着。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