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流逝》课件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间在流逝》课件及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时间在流逝课件及反思 课题:时间在消逝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经验各种活动,感知、体验 1分钟时间的长短,进而合理估计 10 分钟、1小时能做到的一些事。 2、情感、看法价值观:关注每天消逝的时间,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变更,培育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3、科学学问:引导学生能依据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 教学重、难点: 1感知1分钟有多长,进而合理估计10分钟、1小时能做到的一些事。 2经验从模糊估时到较精确估时的整个探究过程,积累估时的方法,提高估时的实力。 教学打算:表格、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看不见、摸不着,跑的快,不长脚。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头。 板书
2、:时间 二、现在几点了 、课件出示:不看时钟和手表,估计一下现在大约几点了? 你是依据什么估计的? 、课件出示:电子钟面。 指导相识钟面: 分针转动一圈表示时间过去多少?秒针转动一圈表示? 现在几点了? 板书:2007年4月日点分 三、一分钟有多长 (一)感知一秒钟 一秒钟有多长呢?我们来感受一下。 课件播放1秒钟节奏:听秒钟节奏 一秒钟我们能做些什么? 课件出示。(一秒钟的故事) (二)感知一分钟 1.感知一分钟:一分钟有多长?我们也来感受一下。 2.出示课件,听一分钟秒针的节奏,跟着节奏,心里默数 1、 2、3 对一分钟有没有新的感受? 你能想方法表示一分钟吗? 像刚才我们数数60下就是估
3、计一分钟的方法,还有哪些? 课件出示表格 学生小组探讨,完成表格一 小组探讨,汇报结果。 你们估计的精确吗?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最精确的估计方法,来检测一下。 要求:1.向后转,估计一分钟到了,转过身坐下,看计时器; 2.轻声,不要影响别人; 3.要实事求是,不准偷看。 课件播放:电子秒表 学生估计。 大家估计得精确吗?问题出在哪? 没估计精确的同学,调整一下自己的方法,我们再来试验一次。 课件播放:电子秒表 学生再次估计。 随机调查:你用了什么方法,你估计精确吗?准备怎么改进? (三)感知更长的时间(10分钟或一个小时) 现在我们能比较精确地估计一分钟有多长了,那10分钟、一个小时呢?有哪些估计
4、的方法呢? 课件出示表格二 小组探讨、填表。 沟通估计方法。 反馈。 你估计的精确吗,可以在课后自己去试验一下。 四、过去多长时间了 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看一段1分钟的动画; 课件播放动画片 再来做做运动:双手前平举一分钟, 课件播放:一分钟滴答节奏 课件出示问题: 同是一分钟,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在你生活中,什么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殊快? 什么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殊慢? 时间真的有快慢吗? 小结:我们之所以会对时间有快慢的感觉,是因为同学们对事物的爱好有所不同。但时间不会因为我们意志而变更,它是一刻不停往前走。 课件出示;从上课到现在又过去了多长的时间? 学生估计 课件出示:电子钟面。 板书现在
5、的时间。 我们还能回到2007年4月日点分吗? 是啊,时间在不停的消逝,过去了就恒久回来了。板书课题 现在你觉的要怎样对待时间? (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做时间的小主子) 最终,老师在送给大家一份小礼物,有关时间的格言,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刚好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擅长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好的成果来。 板书设计: 时间在消逝 估计一分钟的方法 2007年4月日点分 2007年4月日点分 时间在消逝教后感 吴江市同里试验小学 沈芳 这段时间反复听了多位老师的时间在消逝一课,自己
6、也上了几遍,颇多感受。时间在消逝是五下教材“时间”单元的起始课,它不是典型的科学课,探究的成分很少,但这样的内容却在科学教材中占不小的比例。面对这样的教材,我们该怎么来把握?如何把“探究意味不浓”的教材上出科学的味道来? 时间在消逝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估计现在几点,其次部分:一分钟有多长,第三部分:过去多长时间了,引出“时间有快慢吗?”这个探讨话题。 本课的教学目标:一是引导学生依据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感受时间的存在以及关注我们每天消逝的时间。二是让学生经验运用各种方法感受1分钟长短的活动过程,从而能合理地估计10分钟、1小时我们能做哪些事情。三是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变
7、更,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消逝,我们要珍惜时间。 如何更好的来把握教材,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一次次的磨课,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楚 一、敢于对教材进行处理 教材是教学的参考依据,我们要敬重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这就是我们始终强调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一分钟有多长,一分钟等于60秒,一秒又是多长呢?书上没有支配一秒的体验,但这个环节不能少。怎么让学生体验一秒种?我对内容进行了丰富: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秒钟多媒体播放滴答声;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估计一秒有多长,最终再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一秒钟可以做哪些事通过这样一些活动,学生对一秒的体验做到了“全方位”, 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分钟多媒体播
8、放滴答声,这为下面一分钟的估测无疑是奠定了好的基础。 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对课文第三部分的教学“过去多长时间了”也产生了些疑问。究竟这第三部分内容怎么来上?原委要不要让学生说一说“从上课起先到现在已过去多长时间了?离下课还有多长时间?”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活动发觉学生的估计不是很精确,要么太长,要么太短,缘由是课堂上过于投入或者没有爱好,影响了他们的估计,过于投入,觉得时间过的很快,没有爱好,觉得时间很慢”,然而在试教中我们发觉,学生估计不精确的缘由正好相反,比如说:有的学生认为还有好长一段时间才会下课,不是因为他不投入,而是因为他喜爱科学课,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所以,在最终设计的时候,我们把这
9、部分内容大胆删除,改成“让学生一段一分钟的动画片,再让学生双手平举一分钟”体验时间有无长短,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的感受,引出时间是否真的有快慢这个探讨话题”,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二、重点内容应充分挖掘 教材的重点内容是其次部分“估计一分钟有多长”。书上只有两句简洁的提示,老师怎么来把握?这部分内容挖掘透了,整堂课也基本胜利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真正能体现出科学课的基本特点的,也主要是这个部分的内容。 思索之一:“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随意体验,还是先探讨有哪些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第一次估测?” 这是我们反复推敲的第一个问题。那么,教材上让学生进行第一次估计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发
10、觉估测中存在着较大的误差,造成误差的最主要缘由是因为用来估测的数据是不精确的,从而引出下面一个话题:如何使我们的估计更精确?经过反复研讨,我们认为,假如不先探讨,学生的方法可能有局限性,所以还是选择了“先让学生探讨方法,再让学生选择他认为相对精确的方法来进行第一次估测”。在此之前,我们还支配了一个环节: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分钟滴答声。进行估测前,学生是很有自信的,他们认为自己选择了合适的方法,应当是能够比较精确地来感受一分钟,结果呢?还是有很大的误差。这就引起了学生的思索,顺当地引出下一个话题。 思索之二:“怎样可以使我们的估计更精确?学生说不出先测一测怎么办?” 这是一个始终困扰着我们的问题
11、。每一次试教,学生都认为:要想使我们的估计更精确,关键要做到“数数、踏脚、拍手等”需匀速、有节奏,对自己估测的数据(一分钟可以拍多少下,一分钟脉搏跳多少次等)好像深信不疑。我们也在反思:学生为什么想不到要测一测一分钟内的精确数据呢?一方面,老师前面环节的引导有问题,比如有学生讲到用数脉搏的方法来估测一分钟,数70次就是一分钟,这时候老师改如何引导与评价?另一方面,前几次试教,都回避了这个问题,一旦学生说不出,就让学生探讨,然后由老师去个别小组内启发。事实证明,这样的效果是很不好的。经过探讨,我们认为:老师的引导很重要。可以通过这样两种方式来引导:一是可以这样问:你们刚才估测的时候,有的同学认为
12、自己拍60下手是一分钟,唱一首歌是一分钟,心跳70次一分钟,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呢?(学生认为:是猜的)你认为这种“猜”的数据精确吗?从而引出测一测;另一种方式我们认为可以从“心跳”着手来进行引导,比如,你能确定自己一分钟是跳70次吗? 思索之三:如何测?要不要进行记录? 一起先的时候,我们只测了一次,也未让学生进行记录。那么最终,为什么要确定测三次呢?其实,这是对科学方法的渗透。一次测的结果,带有肯定的偶然性,多测几次,数据会更科学,更精确,这为后面学生精确的估测奠定了基础。那么,要不要记录呢?反复探讨,还是记。记有哪些好处:第一,培育学生良好的试验习惯;其次,可以更清晰的发觉,大部分学生的估
13、测更为精确了,因为有数据可以说话。记录表也有讲究,记什么?一起先的时候,没有要求学生记录第一次估测的误差(秒),“验证要不要?要不要验证几次?”也在思索中,经过试教和探讨:我们最终确定了现在的记录表,更加强调测的过程和两次估测数据的对比,让学生体验“测”的重要性。 三、注意细微环节,培育科学素养 1、强调科学与人文并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珍惜时间的教化。 2、留意教学的细微环节:比如,科学习惯的培育,科学思想的渗透。比如:老师对学生语言的引导,学生说“我测了以后发觉,我一分钟心跳是80次。”老师反过来追问一句:也就是说你心跳80次是一分钟。虽然是一句简洁的追问,但事实上是科学思维的引导,这为学生后面估计非常钟、1小时奠定了基础。 时间在消逝课件及反思 时间在消逝 时间在消逝.jsp 时间在消逝说课稿 时间在消逝教案 教案时间在消逝 时间在消逝教学设计 时间在消逝教学设计 时间在消逝教学设计 时间消逝 我们在变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