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计划.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乡镇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计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镇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计划 * 镇 关 于 “十五”工作总结和“十一五”工作措施及 准备 “十五”期间,我们*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把握机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加快发展,全镇呈现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事业兴盛、人民群众安家立业的良好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十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十五”期间工作回顾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加 五年来,全镇上下以“建设经济强镇”为目标,仔细贯彻县委提出的“三二一”总体工作支配,严格执行“三个一”的工作方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进,锐意创新,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
2、增加。十五末,预料全镇财政收入1766.7万元,比“九五”末增长125 %;预料全镇农业总产值完成2.86亿元,比“九五”末增长29%;预料全镇企业总产值完成24.6亿元,比“九五”末增长242 %;预料农夫人均纯收入达到4239元,比“九五”末增长55%。实现农夫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商品流通日趋活跃,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加。2004年度被授予“经济工作红旗乡镇”荣誉称号,确保了红旗乡镇“四连冠”。 (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我镇仔细落实中心“一号文件”精神,围绕“农业增效、农夫增收、农村发展”三大工作重点,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为总抓手,大力
3、发展设施农业,努力提高农业机械普及程度,增加农业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一是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作物实现了全面丰收。 到“十五”末,预料粮食总产量达到42988吨,其中小麦22114吨,玉米16776吨,花生9614吨,棉花18吨,大牲畜存栏8860头。二是围绕突动身展设施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十五”末,全镇冬暖式大棚可达到6300个,桑园3200亩,林果8000亩,奶牛1432头。连续四年获全市设施农业建设先进单位,2004年度获奶业富民工程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三是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突出水
4、利设施、林网、世行项目、山区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增加农业发展后劲,实现农业全面丰收。累计修筑田间生产路124公里,完善道路林网和丰产林10000亩,土地整理10000亩。对上争取的1701万元的凤山峪岭土地整理项目,顺当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开发资金接连到位,正在抓紧施工。四是引导农夫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根据“一村一品”的要求,创新农村经济组织形成和经营方式,主动发展民营经济,壮大龙头企业,抓好特色村和专业村培植,帮助农夫发展合作组织,目前全镇申请注册14个协会,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问题,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五是加大新型农夫科技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提
5、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向产业化和集约化生产发展,先后培训农夫200户,辐射带动2000户,拓宽农夫增收渠道。 (三)工业经济运行良好 根据“巩固、发展、提高”的方针,大力实施“工业立镇”战略,突出三个“亮点”工作,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1、强化招商引资重中之首的地位。我镇立足实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方式,五条路子招商引资。一是全党动手,全民发动,形成了深厚的招商氛围。进一步调整充溢了分工领导和招商办工作人员,组织了几个专业招商队伍,分几路先后到温州、南阳、江阴、无锡、青岛等发达地区定点招商,形成招商引资的整体合力。二是依托现有企业的嫁接改造、技改
6、扩建上项目。激励引导企业抓技改,扩规模,上项目,突出企业招商主体地位。三是加大环境建设力度,尽可能创建一切有利条件,争取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延长产业链上更多的项目,吸引更多的客商前来投资。四是引导地方大户提高境界,吸引民间资本上项目、办实业。五是利用现有资源进行项目策划包装,吸引外商投资。引进了一批大企业和闻名品牌,特殊是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十五”末,引进总资产15亿元,年产水泥300万吨的泰山水泥、矸石热电厂、椰风矿泉水、裕龙塑胶、明达纺织等项目26个,实际利用资金4亿元,其中过亿元的项目2个,过5000万元的项目4个,可利用外资达到1000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亿元。2
7、001年至2004年,连续四年获全县“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和“固定资产投资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3年度、2004年度连续两年获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乡镇。 2、提高现有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一是狠抓了大项目建设与规模企业培植,围绕煤炭电力、汽车配件、电线电缆、建筑建材、食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想方设法做大做强现有规模企业。二是加强企业管理,在平安生产的前提下,确保建成的大项目满负荷运转,产生最大效益,实现了产量效益稳步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三是把现有企业经营放在突出位臵来抓。围绕企业质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抓好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到“十五”末,全镇预料实现企业总产
8、值24.6亿元,比“九五”末增长242 %;可实现销售收入24.2亿元,利税2.6亿元,利润1.8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可实现产值8.2亿元,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1.5亿元,利润8000万元。 3、全力抓好民营经济,膨胀企业规模。一是抓招商引资,促民营经济发展。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招商引资路子,突出企业招商引资主体地位,实行以商引商。二是抓企业管理,促民营经济发展。实施“培强、扶弱、递进”工程,深化各企业,帮着企业找缘由、求对策,帮扶企业快速发展。三是抓项目服务,促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全力靠上,帮着企业解决在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四是抓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促进民营经
9、济发展。镇里主动引导个体私营大户走出去,开阔眼界,提高他们的发展欲望,打破“守旧”的思想,增加企业发展后劲,促进企业规模的快速膨胀。到“十五”末,全镇私营企业预料达到118家,比“九五”末增长220%;个体工商户可达到1372户,比“九五”末增长39%。 (四)城镇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我们以建设全国城镇建设重点镇为契机,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华磁联线开发和城建“九高”标准要求,围绕“提升改造老城区,开发建设新南区”的总体格局,实施多元化投资、市场经运作、全方位启动的建设战略,优化城区发展环境,搞好城区综合开发,不断完善镇村基础设施。先后投资6.5亿元,启动了四项工程:一是实施城区畅通工程
10、。运用市场化手段多方筹措资金用于城镇开发,修筑了财源大街、白土厂街、华崔路、东凤路、华爵路、华曲路等13条53公里,全面实现城区道路联网。二是实施城区绿化亮化工程。对城区道路,细心设计,科学布局,合理搭配,力争实现“一路一景、一街一色、一区多品”,打造城区绿色走廊。共架设路灯422盏,铺设彩砖10000平方,绿色面积26800平方,安装广告牌400块。投资60万元,新建了占地3000平米的府前公园,美化了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三是实施城区安居工程。镇里多方筹集资金上亿元,修建居民宿舍楼80余栋,实现了城区居民住房公寓化,改善了城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四是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平台工程。华丰镇狠抓
11、了项目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搭起了“两路一区”的主框架。近年来,投资1860万元修建了泰山大道、华晟路、裕龙路、椰风路、泰龙路等6条道路,在路通、灯亮、美化、绿化上下大力气。并在主要道路两旁铺设了彩砖,进行了绿化美化。完善配套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启动了项目区管委会办公楼,投资150万元,完成了占地10000平米的泰龙广场一期工程建设,生活区建设已进行了前期规划,现在园区内基本实现了“四通五化”,增加了项目区对镇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目前,共引进项目30余个,项目区企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项目区经济成为华丰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华丰最具朝气和活力的经济形式。我镇2003年获山东省中心镇建设示范镇称号,2
12、004年获“全国城镇建设重点镇”荣誉称号。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是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强化教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教化投入,多方筹集资金680万元,先后修建东营、白土厂、崔村、良父、高庄等教学楼6栋,全面实现校舍楼房化,校舍危房改造工作走在了全县乃到全市的前列,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学校内部管理得到了加强,教化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小学升初中和中考成果连续几年名列全县前茅。二是狠抓了安排生育工作。严格落实人口目标责任制,抓好晚婚晚育、流淌人口、优生优育三大工作重点,在全县和全市安排生育考核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三是坚决不移地抓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提高医疗水平。解决好农夫因病致贫、因
13、病返贫的问题,农夫参保率达到90%以上。四是加快有线电视和通讯网络的推广普及。各项协助设施正在建设当中,电话装机容量明显提高,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了85%,通讯网络覆盖全镇。五是全力抓好农村道路村村通。我镇抓住国家补助村村通道路的机遇,主动发动,加快建设,全镇56个行政村实现道路联网。六是做好民政优抚和劳动保障工作,大力发展 二、三产业,增加就业和再就业实力,增加农夫收入,保障农夫的基本生活。七是抓好社会稳定,加快平安华丰建设。根据县委提出的“治标又治本,扶正又压邪,顺茬不戗茬”的原则,转换机制,构建了“大综治、大信访、大稳定”的工作格局。根据分线作战的方法,筑牢社会稳定基石。抓好地企协调线,有
14、效处理项目征地、压煤搬迁、企业发展与群众利益产生纠纷的问题,实现地企双赢;抓好民族发展线,主动支持民族村的经济发展,为民族村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增进民族团结;抓好农村稳定线,通过综合整治,信访法规宣扬,超前化解人民内部纠纷,确保农村稳定。八是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全镇实施了、争创文明乡镇、文明片区、文明村、文明户梯级创建活动,深化开展群众性的消遣宣扬活动,通过评比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群众的遵纪遵守法律意识和文明意识进一步增加,促进了文明、卫生、平安华丰建设。 二、发展中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农夫收入增长不快。特殊是优质农产品和龙头企业较少,加
15、工实力不强,市场流通不畅,从肯定程度是制约了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农夫收入的增加。 二是财政调控实力还不强,地方财力惊慌,吃饭财政的状况仍旧存在。在确保工资发放的状况下,没有富裕的资金用于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三是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较多,城镇化发展水平还不高,聚集和承载实力还不强,投资和融资机制还不活, 二、三产业发展还不快,制约了经济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 四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民间投资的主动性和潜力还没有充分地挖掘出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较慢,企业家队伍不平衡。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利用外资数额不大。 五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和产品
16、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骨干企业优势不明显,产业形不成规模,个别企业质量运行不够高。 六是企业管理还处于粗放管理阶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意识不强。 三、明确“十一五”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任务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镇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具有很多有利条件。从国际形势看,世界格局接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依旧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国际多边贸易的自由化趋势不断增加,国际资本运行与投资的高流淌性特征更为突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重组步伐加快,今后几年,预期全球经济总体上趋好,但波动性较大,竞争
17、将更加激烈。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本的转移,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和新型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总需求持续扩大,这些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创建了有利条件。从国内环境来看,“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将出现重大转折和良好发展势头,中心财政政策将进一步向农村倾斜,接着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主动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农村经济带动战略,为我们加快发展供应了新的机遇。从我镇状况看,近年来,全镇上下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加快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化、社会效益化进程,。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或投入运用,个体经营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十一五”期间,华丰经济
18、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富民强镇。富民就是把实现人民富有华蜜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动身点和立脚点,努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增加人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发展公益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强镇就是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全方位扩大开放,着力增加产业创新实力、流通辐射实力、基础设施承载实力,把我镇经济总量较大的优势进一步发展为综合竞争力强的优势,逐步实现从经济大镇向经济强镇的大跨越。 依据这一总体要求,提出“十一五”期间预期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企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 4000万元,农夫人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镇 十一 总结 十二 计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