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管理问题.docx





《流动党员管理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党员管理问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篇一: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流动党员管理问题及对策 随着企业改制、职工身份置换,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方 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广泛,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党内民主、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就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 党员的流动,给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难 度。有的基层党务工作者认为,流动党员毕竟人员少、距离远、时间短,因而不愿多想办法,以致疏于管理,导致了流
2、动党员“所在单位管不到,所到单位管不了”的现状。使流动党员一时成为边缘人,缺乏归属感。就目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去向难掌握。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管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育管理不严,制度不全,流入、流出无登记,导致部分党员“来去自由”,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此外,还有因受灾等原因造成家庭贫困的外出党员,由于情绪低落,对党组织有怨言,逐步疏远了党组织。二是活动难开展。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
3、的党员不闻不问,多数党员不 能参加从业地的党组织过组织生活,与从业地党组织保持联 系的很少。有的党员因怕受约束,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成为 “隐性党员”。相当部分外出党员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 一意去挣钱”的心态。由此造成外出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 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三是管理难到位。有的基层 党组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外出党员管理措施,致使部分外 出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几乎等于空白。在外出的党员 中,多数从业于个体私营企业,特别是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 织的党组织建设还不够健全完善,适应不了对流动党员管理 的要求,外企表现最为突出,对流入党员管理也不够重视, 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
4、在外出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 备考察期。外出前,既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又不向党组 织主动汇报思想,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以致于预备考察期 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此外, 由于党员目标管理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于外出党员都难 以落实,致使外出党员疏于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党章规定的 “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 党”要求难以落实。四是组织隶属关系难接转。流动党员的 组织关系未转到其工作地党支部。据了解,现在流动党员外 出很少有人到县(市)组织部接转组织关系。其原因除了外 出时间、地点不固定外,主要还存
5、在接转组织关系的程序繁 琐,花费的时间也很多。若遇经办人员出差或有事不在,那 就不知道要多长时间了。据了解,有的流动党员虽然想接转 组织关系,但因程序多,耗时多而未接转;有的把当地的组 织部门所开的组织关系介绍信开好了,但不知道务工所在地 的组织部、党委在什么地方,从而导致党员的组织隶属关系 和工作单位相分离,成为“口袋党员”。五是身份难明确。 有的流动党员只是本人说自己是党员,没有相关的证明材 料,党组织难以确定其身份。还有的流动党员在私营企业务 工或给个体老板打工,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参 与党组织的活动或不愿暴露党员的身份,因而没有与当地党 组织联系,一心一意去挣钱,成为“隐身党
6、员”。 二、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党员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及 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不能仅仅 停留在思考层面,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完善制度,创新流动党员管理。 一是建立双方共管制度。架起流出和流入地之间的桥 梁。建立双重管理与交流沟通制度。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 两地党组织之间保持经常性联系,重大事项随时沟通,一般 意见定期交换,并且认真记载,相互承认。二是建立全程管 理制度。确保流动前、中、后管理不断档。特别是近年来, 博乐市各街道社区也相继成立了流动党员支部,专门对流入 党员进行管理,做到了有场地,有制度,有专人指导。但对 流出党员管理抓
7、的还不够实。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党员流动 前汇报、登记制度,确保党支部对党员的思想状况、流动目 的地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联系、管理。三是建立承诺制度和 一票否决制度,明确个人和组织责任。党员流动前,党员主 动与党支部签订责任书,明确党员外出期间的权利、义务和 违约责任,约束党员接受管理。在流动党员管理中,党组织 对其疏于管理或管理不力的实施一票否决,取消支部及负责 人的评优评先资格。四是建立完善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制度。对党组织驻地相对遥远,转接组织关系程序又比较复杂的,建议由当地组织部门为流动党员代办组织关系转接,这样既能为流动党员省工又能省下一部份交通费;同时建议简化转接程序,流动党员只需携带
8、当地党组织签发的流动党员证和支部的证明材料,到流动地党组织登记,由流动地党组织代为管理,并定期向流动党员所在党组织反馈流动党员的工作学习及思想情况。 2、强化培训,提高流动党员整体素质 一是行前培育。有外出党员的党组织,在党员外出前,对其进行党风党纪、遵纪守法等教育。针对外出党员的不同情况对他们提出具体要求。教育内容一般应包括: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生产知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使他们学有所用。同时要求党员外出后要主动与所在地党组织取得联系,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要求党员在外出期间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期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流动教育。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动 党员 管理 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