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docx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公因数中的内容。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接着教学倍数和因数的学问,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打算。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结合教材的特点,我力求达到下面的教学目标: 1、经验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究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结合详细实
2、例,渗透集合思想,培育学生有序思索的实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不重复的思索习惯。 3、培育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觉,擅长发觉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实力。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二、说设计理念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2、采纳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3、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阅历,在迁移中学。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支配了四个环节: (一) 活动探究,相识公因数 分为五个步骤: 1、动手操作:在教学公因数的概
3、念时,让学生经验操作思索的过程,相识公因数。首先让学生用事先打算好的小长方形纸片,分别用边长6厘米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满一个长18厘米、宽12浪漫的的长方形操作活动。通过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视察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看看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来说明为什么? 2、想象延长:接下来让学生思索还有那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学生思索后,回答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引导学生说出只要边长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就能铺满大长方形。从而引出公倍数的概念,再强调因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 最大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