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则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教化学生懂得温故知新、学而不厌等道理。 二、初步学习“而”字的两种基本用法:顺接和转接。 三、背诵文。 教学设想 一、本文的教学特点和重点是:理解每一则的大体意思和内中蕴涵的道理;驾驭一些文言实词的意思;弄清文中哪些是讲学习看法的,哪些是讲学习方法的。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是驾驭“而”字的两种基本用法,顺接和转接。 三、当堂完成文背诵。 四、学生初读文言文,留意避开在虚词上纠缠,以免枯燥乏味,丢失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 五、支配二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导语引人: 同学们已经懂得了不少有关学习的道理。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也有不少言论是谈学习的。
2、今日,我们读了论语十则,肯定会有新的收获。(板书题)论语,读作l*nn罔3ng殆d4i谓8I哉z1i焉1n 2据“阅读提示”和文注释回答。(略) 3“故”,旧学问。“愠”,怨恨。“厌”,满意。“倦”,疲乏。“善”,优点,好的方面。 四、探讨重点内容。 1文里哪些话是谈学习看法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 明确:谈学习看法的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谈学习方法的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等。 2在新知与旧知、学问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明确: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
3、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学问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学,指礼、乐、射、御四门;习,指实习。学了学问要按时去实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提高对学问的驾驭程度。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索必需结合,二者缺一不行。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索,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乏累。 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见既学又问,不仅问学问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学问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当虚心向他们求教,不以为羞愧。 3“而”字是个连词,它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文中哪些
4、是表顺接的,哪些是表转接的? 提示:表顺接的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转接的有: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思而不学、学而不厌。 五、学生先背诵文,然后完成堂练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不亦乐乎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思而不学则殆 2说明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 3依据“而”字的两种基本用法归类。 (1)敏而好学 (2)择其善者而从之 (3)人不知而不愠 (4)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表顺接的有: 表转接的有: 4用现代汉语精确的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 (1)不耻下问(2)默而识之(3)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