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内部与外围的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模型的分析-戴永安.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城市群内部与外围的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模型的分析-戴永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城市群内部与外围的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模型的分析-戴永安.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城市群内部与外围的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模型的分析戴永安,张友祥(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117)摘要:城市群是引领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城市群的投入产出效率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果,有效发挥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经济效益和资源配置作用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基于经济增长效率视角,建立非意愿产出的DEA模型来考察城市群内部与外围的效率差异,并对城市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多数城市群平均效率要高于外围地区,主要表现在城市群的纯技术效率方面,而非规模效率方面。就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因素而言,金融环境和地方政府干预程度是限制综合效率提升的主
2、要因素,这些因素对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表现各有差异。关键词: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投入产出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中图分类号:F2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17)叭一06408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集聚引致的要素流通网络已经使得各个城市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空间外溢作用和规模经济特征日益明显,城市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强。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城市群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最有影响和发展潜力的核心地区,其核心城市产生的经济增长极作用带动了经济腹地区域的经济增长,并吸收着大量的生产要素集聚于该区域
3、。在规模经济效应等因素的不断推动下,区域联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城市群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且中心城市带动外围联动发展的经济格局对区域协调和平衡发展也变得日益重要。然而,不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目前的市场经济时代,城市之间的合作并非顺畅,各个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块分割,严重影响了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为克服以上种种弊端,个别地区的多个城市之间迫切需要建立区域经济增长共同体,以寻求城市之间更多经济合作机会,国家层面的城市群战略应运而生。虽然国家层面上正式提出的城市群有限,但是快速经济增长时期城市之间达成的经济增长联盟却日益增多,这里面有省级政府的推动,也有地级城市政府的积极推进。是否
4、城市群内部的城市比外部城市拥有更好的经济增长绩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是本文研究的主旨所在。对于城市群经济增长绩效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经济增长的“量”,更应关注经济增长的“质”,对于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便是本文的切入点。收稿日期:20160923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9002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41260)作者简介:戴永安(1983一),男,山东沂水人,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经济学研究;张友祥(1971一),男,山东寿光人,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万方数据中国城
5、市群内部与外围的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一、相关理论回顾与评述弗里德曼(Friedman)将普雷维什的“中一t2,一外围”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并提出,中心区不仅能够吸聚向外围区的生产要素,并将产生大量的社会革新和制度创新,而且这些创新还将源源不断地向外围扩散,引导外围区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并认为,中心和外围还存在着决策传播、移民迁徙和投资转移三种基本的空间作用过程。弗里德曼这一理论为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l o克鲁格曼(Krugman)提出了更加完善的中心外围理论,在这理论中引入了规模报酬递增、人口流动和运输成本等因素来对城市制造业区域集聚的原因
6、进行了解释。旧。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于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还比较少,已有的相关研究多关注单个城市的经济效率。查恩斯(Charnes)等应用DEA模型分析了中国1983年和1984年28个“关键”城市的城市经济效率,并认为,对城市效率评价不应仅局限于经济因素,还应考虑生活质量等其他因素。o朱(zhu)在其的研究基础上,比较了DEA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在评估中国城市经济绩效中的适用性和互补性,得出了许多补充性的结论。4 o伯恩斯(Byrnes)等更进一步地将前述28个中国城市分为4个地区,将城市经济发展效率分解为区际合作效率收益、区内合作效率收益和区内城市相对效率,结论证
7、实区域城市合作产生了效率收益。1戴永安和张曙霄借鉴伯恩斯等人的方法对我国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区域化收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_6 o方创琳和关兴良采用规模报酬不变(cRs)模型、规模报酬可变(VRS)模型和BootstrapDEA方法,综合测算了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异特征,但该文关注的是城市群之间的差异,没有把城市群外围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一。需要指出的是,现有的城市效率研究文献往往未考虑负面产出,实际上经济的快速发展无法掩盖经济建设过程中的负面环境效应,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和水污染等越来越威胁到特大城市的生产和生活。针对城市经济效率的评价应考虑环境
8、因素,王家庭考虑了环境约束条件下对中国28个主要城市20052008年的城市经济效率进行了简要评价,_81聂玉立和温湖炜基于DEASBM模型评价了20052011年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经济效率表现,发现沿海城市绿色经济效率表现出全面领先优势,o杨青山等对东北地区城市群环境效率进行了研究分析。0。上述研究往往只关注城市群自身的经济效率问题,对城市群外围城市的效率特征则没有关注,而且对于城市经济效率空间差异的影响机制的探讨也明显不足,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分析。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在经济系统包含非意愿产出的情况下,经典的DEA模型显然无法适用,而托恩(Tone)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9、。1托恩模型假设n个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有三个投入产出向量:投入、好产出和坏产出,分别表示为xR,YsR5和Y“R”,由此可定义矩阵:X=x1,一,x。R“,Y8=Yf,Y:R5一,Y6=Y?,y:R5:“,且xo,Y80,Y60。基于不变规模报酬下的生产可能性集合可定义为:P=(x,ys,y6)IxXX,y8Y8入,Y6Y6入,入0,其中,入为松弛因子。这样,基于SBM的非期望产出DEA模型可写为:1一上墨l生65万方数据当代鲣序啊完2017年第1期stX0 2 XA+5y;=pAS8b=而AYo 1r +s6= 十Ss一0,s80,s60,A0向量S一R“和S“R屹分别对应于投入和坏产出
10、冗余,而S8R 81则是好产出的不足。目标函数p+关于s一、s6和s8是严格递减的,并满足:0P+1。对于特定的被评价单元,当且仅当p+=1,即s一=0、S“=0、Sg-0时是有效率的;若p 80=0,如果K4 s 0这里,分别以DEA分析得出各城市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的值分别作为回归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以影响城市效率的因素作为解释变量x。,分析每个影响指标对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不同影响,进而揭示其对城市效率的作用途径。在回归模型中,效率值越大,表明该城市越有效率。当回归系数为正时,代表解释变量对城市效率的影响是有利的。借鉴李佳沼等中国城市群的界定方法,刊本文选
11、取了目前中国典型的20个城市群,共包含141个万方数据中国城市群内部与外围的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城市,为了对比城市群内部与外围城市的效率差异,通过地理临界原则,对每个城市群的外围城市进行统计,共包含124个外围城市。由于24个城市属于某个城市群的同时也作为其他城市群的外围城市出现,所以本文研究样本是20032013年包含241个城市在内的面板数据。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考虑到影响经济效率的各种因素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择以下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加入计量模型。(1)金融环境变量(finance)。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影响着产业资本配置的效率,金融业活跃的地区具备高效率的投融资体系和资本市场,本文采用城市
12、存贷款余额之和除以地区GDP的比值来表示金融发展程度。(2)市场化程度(market)。发展市场经济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效率,一个地区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相关产业整个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组合效率,影响整个地区经济增长效率的高低。樊纲等所构建的市场化指数2引能够较好地体现地区市场化程度,但是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借鉴樊纲市场化指数构建思路,采用城镇私营个体工作人数与单位从业总人数的比值来表示市场化程度的高低。(3)基础设施(road)。基础设施是决定地区经济增长效率的重要因素,包括物流、人流、信息与技术流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效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要素配置与调整的速度与效果,最终影响经济增长
13、效率的高低。本文采用城市人均道路水平表示该地区基础设施水平。(4)对外开放(open)。中国东高西低的经济增长格局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外开放程度的空间不均衡性,学者们多从贸易和投资两个方面研究对外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各个层次的贸易活动为各级城市提供了参与国际分工的机会,而外资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先进管理运营经验等无疑提高了区域经济的产出效率。由于引进外资数据中有大量城市当年的引资额为0,无法真实体现外资进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本文采用外资和港澳台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表示对外开放程度。(5)地方政府干预(fd)。地方政府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在要素流动、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环
14、境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城市财政支出与GDP的比值表示地方政府的干预程度。为了检验城市群内部城市在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否显著优于外围城市,本文加入虚拟变量dummy:若某个城市隶属于某一城市群,dummy取值为1,否则为0。因此本文构建的托比(tobit)模型如下:Y=卢o+8dummy+卢finance+卢2market+卢3industry+肪open+卢5road+卢a+占其中,$。为截距项,B,B:p。为待估参数,8为误差项,8如果大于0且显著表示城市群内部城市的效率显著高于外围城市,8如果小于0且显著表示城市群内部城市的效率显著低于外围城市。三、实证结果分析使
15、用Maxdea软件对全部样本城市的综合效率OE、纯技术效率PTE和规模效率sE进行评价,然后根据城市群内部或外围城市的经济规模为权重分别计算城市群及其外围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可得如下结果(见表1)。1综合效率方面。20个城市群样本的平均效率值仅为0647,其中效率最高的城市群为珠三角城市群,平均效率值达到0923,海峡西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也处于较高水平,效率均值分别为0828和0814,而银川平原城市群和晋中城市群则处于较低水平,平均效率值均超过05,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空间仍然较大。绝大多数城市群的综合效率高于外围城市的平均水平,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67万方数据当代红府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城市群 内部 外围 效率 差异 及其 影响 因素 基于 dea 模型 分析 永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