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16、黄山奇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会用“矗立”、“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育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酷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喜爱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又想去哪些地方? (板书:黄山) 2、你对黄山了解多少?谈你的感受?它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的松树。(板书:奇松) 3、依据课题提出问题。 二、
2、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三、检查学习状况: 1、检查生字:出示生字:(略) 2、指名朗读课文,即时评价。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中介绍了黄山的那些特点?重点写了哪一点? (2)文中写了哪些松树?是在哪一节写的? (3)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第一段: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其次段:详细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第三段:千字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2集体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段。 1这一节有几句话?你从这两句话中知道了什么?(理解“四绝”“情有独钟”) 2第一句中是怎样引出黄山的?其次句与第一句有什么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其次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育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小学五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祖国大好河山的酷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到了什么呢? 2、“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名于世。 3、而在这四绝中,人们对黄山松更是情有独钟。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再看看课文的题目,你能从哪个字中找到答案呢
4、?(奇)你又有什么问题要问? (二)、创设情境,感受奇松。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的其次自然段,你看到了哪些松树,它们又奇在哪里呢? 2、学生沟通探讨,师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指导朗读。 (三)、引读迎客松,自学陪客松和送客松 1、出示迎客松的文字和图片。 2、请同学们自读这段文字,并结合边上的图,你能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感受到迎客松的“奇“呢? 3、学生沟通探讨能反映“奇“的句子及词语。 4、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 5、归纳学习迎客松的方法。 6、用刚才学习迎客松的方法学习另外两种松,四人小组进行探讨,然后把你较喜爱的一种介绍给大家。 7、学生介绍另两种松,说稀奇,
5、并读稀奇,最终熟读成诵。板书设计: 16、黄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17、黄果树瀑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2、抓住语言文字品读感悟,真实地感受黄果树瀑布雄奇壮阔的景象。教学重难点: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抓住语言文字品读感悟。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板书课题:黄果树瀑布 2、谈话:今日,让我们跟着作者去黄果树瀑布风景区走一走。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出示词语,读准字音。 人喧马嘶 喧嚣 撩过来 倾听 胸膛 挟来 掩映訇然作响 凝神谛听 (三)分节
6、朗读课文 1、指导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人喧马嘶 喧嚣 银雨撒金街 山回谷应 倾听 訇然作响 循着 凝神谛听 沉醉(依据学生状况,解决语句中不理解的词) (四)再读课文 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段落练习朗读。 (五)指导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 人喧马嘶 喧嚣 银雨撒金街 山回谷应 倾听 訇然作响 循着 凝神谛听 沉醉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2细细品尝,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丽,及大自然的无限朝气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目标 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日,我们接着学习
7、(学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形态 声音) 二、紧扣重点,读悟瀑布形态的美 1快速阅读课文,用曲线划出写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句子。 2读悟句子,体会瀑布飞流直下的气概。 (1)仔细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思索:从哪儿感受到了瀑布的飞流直下? (2)沟通。 (3)学生练读句子:再读读句子,读出飞流直下的气概。 (4)齐读句子: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瀑布飞流直下的气概,边读边想象画面。 3读悟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银雨撒金街”的美。 (1)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理解“银雨”与“金街”。 (3)指名读课文:谁能通过朗读把大家带入“银雨撒金街”的境
8、界。 (4)看来,大家的感受还不深,老师请大家观赏一段录像,去感受以下那银雨飘飞的景象。(多媒体播放银雨飘飞的录像,师范读。(5)指名再读课文:现在谁能把大家带入那种境界? 三、自读自悟,从瀑布的声音中感受瀑布的壮丽 1学生自学。要求: (1)读读课文。用直线划出自己宠爱的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 (2)读读划出的句子,想想感受到了什么? 2、集体沟通瀑布的声音。 (1)学生沟通感受。 (2)齐读:情愿读的一起读。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们观赏了黄果树瀑布的形,倾听了黄果树瀑布的声,大家肯定有很多感受,请你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 五、整体感悟课文,升华情感 1齐读全文,加深体会 形态 宽、
9、美 板书 黄果树瀑布 大自然的杰作 声音 响、 18、莫高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品读理解课文其次段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绚烂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起先凿窟造像,经验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闻名遐迩的艺术宝库。今日我们就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2、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
10、: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2、指导分段。 3、检查自学效果: (1)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2)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三、指导写字 1、自由读一读 2、用你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3、沟通 4、学生练习,老师巡察指导。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加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详细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围绕中
11、心句把内容写详细的方法。 一、主动探究,朗读感悟 1、沟通:同学们,刚才在录象上你们看到了洞窟内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画、藏经洞) 2、学习第2自然段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思索: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3)学生沟通质疑,老师相机点拨。 (4)怎样读才能让人也似乎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结合评价,指导朗读) (5)(点击第2自然段填空题)按原文口头填空,指导背诵。 (6)小结学法。 3、学习第3自然段 (1)依据学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探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