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docx





《初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初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已成为广阔老师主动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是指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这是课堂有效与否的唯一指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达成最有效的教学?下面就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活用数学教材,让教学资源更有效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老师要学会“跳出教材教教材”, 结合数学内容的特点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并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其实就是用数学学问解决与我们休戚相关的生活问题。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时,我曾引入两条网上新闻:1.200
2、7年中石化共进口原油1.56亿吨,比去年同期上涨7.8%;2.据最新数据显示,东风悦达起亚11月单月销量高达28,067台,同比增长实现195%。问:“从这二则新闻中,你知道了什么?这些新闻中还含有一些隐性的信息,你们能不能用百分数的学问将它们找出来?只列式不计算,小组合作完成。”学生汇报出不同的算式,通过分析知道哪些算式是正确的,表示什么意思。 二、合理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加热忱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动身,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因此,老师应依据教学须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
3、发学生深厚的学习爱好,促其产生剧烈的探究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样活跃状态。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一个商店运进4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教学时先以故事导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小熊商店开张了,小猴子开着汽车来送货。它送来了4个箱子,每箱热水瓶12个,每个卖6元。这时小熊问小猴:“你带来的热水瓶一共可以卖多少钱?”小猴子犯了愁,突然,从天而降了一位才智爷爷说:“不要急,小猴子你能回答出下面的问题,就可以算出来了。”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就是求4箱可以卖多少元,必需知道哪两个条件?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了新知的教学。 三
4、、细心设计有效教学活动,供应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老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以主体地位。”老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动身,细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参加中体验,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例如,教学“角的初步相识”时,课前我支配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或图片,下一节课进行沟通展示,这样学生都爱好盎然地投入到课前打算当中。课堂上,让学生沟通展示,并组织探讨、探究,抽象出角的特征,然后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相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表象的建立。 四、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促进学问的
5、内化与建构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既要有肯定的组织性和安排性,又要亲密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例如,教学“相识小数”这一单元后,我支配了一节复习课。当复习到小数的读法时,一位学生问:“为什么小数点后面要分开读?如16.48,为什么不读成十六点四十八?”学生的问题出乎我的意料,我确定把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说为什么呢?”学生们低头深思,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手了。“小数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为了区分整数和小数部分,所以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必需分开读。”一位学生说明道。“因为小数部分的末尾加上0,大小都一样,假如根据整数读法就读不清晰了。比如,16.48假如可以读做十六点
6、四十八,那么16.480就读作十六点四百八十,四十八怎么跟四百八十一样?所以,我觉得还是应当一位一位分开读。”“我发觉从意义上来说这种读法也是不妥的。”还有一位学生说,“如16.16,整数部分的16表示一个十和六个一,小数部分并不表示一个十和六个一,而是非常之一和百分之六。”经过学生的互动探讨,我也有了正确的说明,并刚好进行了小结,这时学生一个个茅塞顿开。当面对课堂中动态生成的问题时,只要老师擅长抓住和利用好学生生成的资源,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有效教学构成的主要要素: 2.探究体验,发挥潜能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能独立完成、
7、自主解决的问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让他们探究体验,主动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发挥潜在实力。所以,老师在打造高效课堂时要留意以下几点: (1)探究活动要有安排、有明确的目标 合理、有效地支配探究活动过程,是高效教学的保证。老师应当做好细致而充分的打算,列好活动的要求、步骤,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避开为所欲为导致的高耗低效。 (2)让学生的才智接受挑战 探究的内容必需让学生充分调用各种实力,“跳一跳,方能摘到果子”的探究活动对于学生充溢挑战。老师应当立足教材的特点,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内容,激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求新知,发挥潜能,创建性地自主学习。 (3)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 当学生在解答某个数学问题
8、遇到障碍,苦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老师要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优势。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事先打算各种形态的三角形,上课后组织学生依据教学任务提出的问题“你能把这些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转化以后,能找出面积与原来图形的关系吗?自己能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支配小组合作,调动已有的学问阅历进行探讨,让学生在操作中有所感悟和体验,进行有效的数学思索。结果证明:自己探究体验、同伴合作沟通、亲历学问的形成所驾驭的本事远胜于老师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思索、发觉、应用和创建数学学问。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探 小学 数学 有效 教学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