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千人计划”.docx
《关于做好“千人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做好“千人计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做好“千人计划” 关于做好2022年“千人安排” 申报工作的通知 组通字202234号 各市委组织部,省直有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近日,中组部对2022年国家“千人安排”申报工作进行了部署,为做好我省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根据“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引进力度,在保证人选质量基础上,保持适度引才规模,优化引才结构。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重点向高端制造、民生科技等领域倾斜,支持引进从事重大原始创新探讨和有望实现重大突破的人才。在引才项目上,重点向“青年千人安排”、“外专千人安排”和“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倾斜。在引才单位上,重点向企业倾斜。 二、申报项
2、目及要求 (一)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含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人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时间应在一年内。引进后应全职在国内工作不少于3年。累计申报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其中,人文社科项目申报单位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重点引进学问产权法、环境与资源爱护法、国 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关系、外交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急需紧缺人才。 (二)创新人才短期项目。申报主体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要求在国内连续工作3年以上、每年不少于2个月。申报人累计申报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 (三)创业人才项目。申报人回国时间不超过6年,其创办的公司应在1年以上5年以下。 (四)“外专千人安排”项目。申报人应为非
3、华裔外国专家,申报时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来华工作时间应在一年内。引进后应至少来华工作3年、每年不少于9个月。申报人累计申报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 (五)“青年千人安排”项目。申报主体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申报人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时间应在一年以内。 以上5类项目申报人选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其他资格条件与此前批次要求相同。可登陆“千人安排”网站( )查询。 (六)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申报人应为自然科学探讨或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顶尖专家,引进后全职在国内工作至少5年,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茨 奖等国际大奖的获得者;美国、英
4、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在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任职的国际闻名学者;国家急需紧缺的其他顶尖人才。 (七)文化艺术人才项目。申报主体为国有文化单位、艺术院校。试点期间引进规模限制在30人以内。从事探讨工作的申报人,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55岁;从事舞台艺术和创意设计的申报人,可适当放宽学历和年龄要求。申报时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时间应在一年内。申报长期项目的,引进后应全职在国内工作不少于3年;申报短期项目的,要求在国内连续工作至少3年、每年不少于2个月。申报人累计申报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申报人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际知名
5、艺术团体担当艺术总监、首席指挥、乐队首席或声部首席、歌剧舞剧主演、舞蹈指导、高级舞美设计师、高级舞台技师等重要职务,或在国际知名艺术院校担当教授职务3年以上,其业务水平受到业内专家的确定。 2.在国际知名文化机构、企业担当高级经营管理职务,近5年来策划、组织、推广过国际性文化项目或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文化活动。 3.在国际闻名高校、科研院所、文化机构担当高级探讨职务,从事文物爱护、图书馆学、舞台技术等专业的探讨应用,取得了较大成就,在领域内有较高知名度。 4.在国际大型文化企业担当高级文化创意设计职务,或业内知名创意设计大师,其作品顺应时代要求,创意独特,影响广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做好 千人 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