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咨询师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咨询师总结 1.如何确定会谈的内容和范围?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询问师在初诊接待中视察到得疑点。 3心理询问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觉问题。 4上级心理询问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2.如何限制会谈内容和方向? 1释义(内容反应):把求助者说的内容中重要的部分反馈给求助者。 2中断:会谈中短暂休止一下。 3情感反射:心理询问师有意识的刺激一下求助者,使他把会谈转向某类问题。 4引导:有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话题,不是干脆转换话题,二十有原来的话题引申出新话题。 3.选择会谈的原则? 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实力,符合求
2、助者的爱好。 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干脆或间接的针对性。 3、对求助者的特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化探究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6、对变更求助者的看法有主动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7、会谈法的有效性。 4.摄入性会谈应当须要留意的问题? 1看法必需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开失误。 3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指责性语言阻挡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会谈后不应给出肯定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恳切、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会。 5.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和社会交往状态? 1精神状态:1感知觉、留
3、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2心情、情感表现。3意志行为(自控实力、言行一样性等)。4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2身体状态:1有无躯体异样感觉。2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1工作动机和考勤状态(学生是学习动机和考勤状况)。2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 6.正确理解和运用共情,应当留意几点? 1询问师从求助者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询问师的共情不是要求与求助者有相像的经验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的理解。 3表达共情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 5表达共情要擅长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要擅长运用躯体语言。 7表达共情要考虑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特征。 8询问师应
4、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 7.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有哪些? 1、“为什么 ”的问题。对求助者有剧烈的示意性 2、多重选择性问题。仍旧是封闭性问题,使获得信息仍旧受到限制 3、多重问题。是求助者不知所措 4、修饰性反问。使会谈陷入僵局 5、责怪性问题。使求助者引起心理防卫 6、说明性问题。削减求助者对自我的探究 8、如何确定有效的询问目标? 1属于心理学范畴的 2主动的 3可行的 4可以评估的 5双方接受的 6详细或量化的 7多层次统一的 9、如何制定询问方案? 1询问方案应由双方在相互敬重、同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 2询问方案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询问目标(2)询问的心理学详细方法或技术的原理
5、和过程(3)询问的效果和评估手段(4)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5)询问的次数和时间支配(6)询问的相关费用(6)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3双方商定的心理询问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很有可能随着询问的进程而有所调整和变更。 10、求助者和询问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求助者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1)项询问师供应与心理问题相关的真实资料(2)主动主动的与询问师一起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1)了解询问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了解询问师的详细方法、过程和原理(3)选择或更换合适的询问师(4)提出转介或中止询问(5)对询问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1)遵守询问机
6、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询问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 )敬重询问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别状况提前告知询问师 询问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1)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看法,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询问 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询问机构的有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询问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敬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别状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11、如何正确
7、运用面质?P107 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是指询问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冲突,促进求助者的探究,最终实现统一。 求助者的常见冲突:1志向与现实不一样2言行不一样3前后言语不一样4求助者的看法与询问师不一样 运用面质留意事项:1要以事实依据为前提2避开个人发泄3避开无情攻击4要以良好的询问关系为基础5可用尝试性面质 12、如何建立良好的询问关系? (1)敬重(2)热忱(3)真诚(4)共情(5)主动关注 13、阻抗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缘由及应对阻抗的要点? 1、阻抗是求助者在心理询问过程中对自我暴露与自我改变的反抗,其意义在于增加自我防卫。 2、表现形式: (1
8、)讲话程度上的阻抗,包括缄默、赘言等。 (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包括交谈、心情发泄、谈论小事、假题问题。 (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包括健忘、听从、限制话题、最终暴露等。 (4)询问关系上的阻抗。 3、产生缘由: (1)阻抗来自于成长的苦痛,旧行为的结束和新行为的起先都将使该求助者产生苦痛,进而产生防卫与反抗,形成阻抗。 (2)阻抗来自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弥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该求助者从中获益,也来自于该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冲突与冲突。 (3)阻抗来自于对抗询问或询问师的心理动机,其一,该求助者只具有想得到询问师的某种赞同看法的动机。其二,该求助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咨询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