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喜姐”:我是海的女儿.docx





《扶贫路上的“喜姐”:我是海的女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路上的“喜姐”:我是海的女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扶贫路上的“喜姐”:我是海的女儿江心 人们亲切地叫她“喜姐”踏浪前行30余年,吴月喜不仅闯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还带领渔民共同奔赴小康。 喜姐说:“我们都是在农村土地上日晒雨淋打拼出来的,深知靠天、靠技术吃饭不简单。我有责任伸手拉人一把,让农村姐妹们过得更好。” 以科技为帆,以爱心为灯,这名渔家姑娘心中的幻想是:留住渔乡好季节,重现“天连碧波水连天,云霞红染晚归船”的渔业美景。 吴月喜的家在阳江市阳西县织篢镇。阳江是广东海洋渔业大市,素有“广东鱼仓”的美誉。因小时候家境清贫,她有时会跟着父母去海边捉些鱼虾,既能填饱肚子,又能换几个钱贴补家用。 11012年,吴月喜中学毕业后,看到有人挨家挨户收草
2、垫,灵机一动,向对方毛遂自荐:“你这样费时费劲,不如给点佣金,我来帮你收,你来我这里取货就可以了。”对方觉得有道理,便同意了。 收草垫,让吴月喜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妈妈直夸女儿脑子敏捷。其实,除了脑子灵,她的胆子也很大,敢于尝试新事物,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做草垫生意之前,吴月喜还曾到集市上卖过衣服鞋子,在村医疗站当过3年护士。 那些年,吴月喜和丈夫陈桓用手扶拖拉机运输草垫。遇到下雨天,车轮陷入泥泞的路坑里,夫妻俩只好先卸下草垫,再把拖拉机从泥坑里一点点推出来。这一忙就是大半夜,两人浑身泥水,但心中有目标,就有使不完的劲。 11014年,吴月喜生下大女儿,之后,二女儿和小儿子也先后诞生。有了孩
3、子,家里喧闹了,夫妻俩肩上的担子也重了。 草垫生意,一干就是8年。虽然每天走街串巷,但吴月喜心底里那个关于大海的梦始终还在。她经常手上摆布着草垫,嘴里和村民聊着小时候在海边抓鱼捕虾的趣事。到了20世纪80年头后期,吴月喜发觉,许多人再聊起大海,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由于海洋被无节制地索取,近海渔业资源日渐枯竭,已无法满意市场需求。 20世纪90年头初,吴月喜确定去追寻幻想,她把草垫生意交给妹妹一家,跑到县城干起了售卖鱼饲料的生意。为开发客户,吴月喜把孩子放到母亲那里,天蒙蒙亮就动身,坐短途车到周边乡镇,再坐路边摩托车,让车主带她到当地养殖户那里。 那段时间,吴月喜跑了许多地方,建立起一张稳固的客
4、户关系网。生意最好的时候,她一年能卖出2000吨饲料。其实,卖饲料时,吴月喜已打起了“小算盘”,抓住每一次和养殖户打交道的机会学习水产养殖技术,因为她已经看到了水产养殖的巨大市场空间。 2001年,吴月喜成立阳江市渔人科技水产物资供应有限公司,拿出多年积蓄,承包101多亩鱼塘。然而,由于没有养殖技术和风险评估,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吴月喜并没因此打退堂鼓,越挫越勇,2003年,她买来10万尾黄特鲳鱼苗。在此之前,阳江一带没人养过这个品种的鱼,她边学边实践,摸索前进。 惋惜,一番苦心最终还是泡了汤。吴月喜不会遗忘那个早上,她去鱼塘的路上还想象着,撒一包饲料下去,鱼儿踊跃冒泡争抢的场面。可到了鱼塘,水
5、面上全是白花花的死鱼。 吴月喜起先反思,一个鱼塘10亩左右,投下1万多尾鱼苗,密度是不是高了点?加上连日低温阴雨天气,鱼塘供氧不足,不“满塘白”才怪呢。粗略一算,自己用近60万元“学费”,换来一个道理:科学养殖的重要性。 吴月喜痛定思痛,举债求学,先是在广东省水产学校进修,后来投到上海海洋高校养殖专家杨先乐门下,学习专业水产养殖技术。 3年后,重返“战场”,吴月喜有了底气,也有了明确的方向主攻绿色水产养殖。2022年,她在海陵岛选定了新的养殖试验基地。 市面上许多渔药会残留在鱼虾体内,危及食品平安。為此,吴月喜特地研发了微生物制剂,从渔排饲养的亲鱼到产卵孵出仔鱼、仔鱼长大的整个过程,完全不用激
6、素和抗生素,更不会运用国家规定的违禁药品。 这一年,吴月喜和丈夫商议,用做水产养殖赚到的第一笔钱扩大养殖规模,发展两个网箱养殖基地。 本以为,失败已成过去时,接下来一切将顺风顺水。怎料,一场天灾正悄然驾临。 2022年9月23日,阳江全部水产养殖户都不会遗忘这个日子。强台风“黑格比”攻击,阳江渔业受灾损失达17.59亿元,这也是阳江渔业生产有纪录以来破坏最严峻的一次。 “黑格比”肆虐那天,鱼塘大水漫顶,本可以出售的鱼虾全跑光了,吴月喜损失数一百零一万元。其他养殖户同样损失惨重,她赊账出去的300多万元饲料款,一时难以收回。 更严峻的是,大水冲进了办公室,吴月喜多年辛苦积累下来的科研资料全都被泡
7、坏了。她捞起一本本漂移在水面上的笔记本,试图抢救一下,但已于事无补。吴月喜站在大雨中,泪水顺着雨水淌下,一股前所未有的无助感涌上心头。 面对七零八落的养殖场、劝慰她的亲戚挚友、一个个转行的养殖户,一向要强的吴月喜起先怀疑自己选择这条路是不是错了。 虽然自身难保,但她心里还惦记着一个人养殖户梁英。这年,梁英的丈夫因车祸去世,强台风摧毁了渔排,孤独无助的她不知所措。吴月喜帮她重整鱼塘,免费供应多个品种鱼苗,赊购饲料还劝慰她:“我公司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将来会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你的海鱼。” 赐予他人的承诺,就是对自己的鞭策。吴月喜的内心有了另一种力气:拿出当年收草垫的劲头,重新把公司撑起来,先富带后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扶贫 路上 喜姐 我是 女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