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奖项评审工作机制,打造建筑领域品牌奖项.docx
《完善奖项评审工作机制,打造建筑领域品牌奖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奖项评审工作机制,打造建筑领域品牌奖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完善奖项评审工作机制,打造建筑领域品牌奖项臧奥奇 郭宇龙摘要中国建筑学会通过构建完整的嘉奖和表彰评价体系,形成公开透亮的评价机制和职责明晰的工作机制,通过科学公正的评比,进一步探究打造建筑领域品牌奖项的有效路径。该文通过回顾2022-2022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评审工作,总结评比工作的胜利阅历和有效举措,归纳分析管理和业务操作中的问题,对奖项工作的运行提出优化建议。关键词建筑奖项品牌评审机制公信力中图分类号G3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19596(2022)070043-05社会力气嘉奖和表彰工作是政府嘉奖和表彰工作的重要补充,在促进学科发展、增进行业进步、激励人才创新等方面发挥重
2、要作用。学会作为社会力气嘉奖和表彰工作的设奖主体之一,以其公益性、专业性、公正性在同行评议中具有优势,获得行业认同。中国建筑学会近年来注意建筑工程领域的嘉奖和表彰工作,通过完善奖项体系、管理体系、评审体系、监督体系,以建立科学、公正、规范的评奖制度机制,打造建筑领域品牌奖项,提高奖项综合竞争力。一、中国建筑学会嘉奖工作体系(一)奖项体系中国建筑学会的奖项体系建设,在嘉奖类别上覆盖人物、工程设计、技术科技创新等方面,在嘉奖层次上覆盖杰出人物的表彰、拔尖青年科技人才的选拔,经典项目的集萃、示范性技术进步的评比。现设有梁思成建筑奖、建筑设计奖、科技进步奖三个奖项。1梁思成建筑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建筑
3、界做出重大成果和卓越贡献的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和建筑教化家,设立于2000年,以中国近代闻名的建筑师和教化家梁思成先生命名,原由建设部主办,2022年交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1。2022年,在国际建筑师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梁思成建筑奖评比扩大至国际范围,成为面对世界的重要建筑奖项,是授予中外建筑师和建筑学者的终身荣誉奖。该奖项在激励建筑师发扬创新精神、旺盛建筑创作、树立中国建筑师民族自信、铸造“中国设计”品牌等方面发挥作用。2建筑设计奖。该奖项旨在贯彻国家城乡建设发展战略,在建筑领域不断激励建筑创作,提升建筑设计水平,推动科技进步,激励探究实践,是我国建筑行业领域重要荣誉奖项之一2。3科技进步奖。该奖
4、项旨在嘉奖在建筑科学探讨与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3,于2022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嘉奖工作办公室备案。(二)管理体系1搭建奖项工作群。搭建由中国建筑学会秘书处牵头,相关二级组织专人协作奖项工作群,提升奖项活动的组织实力,各专业相关二级组织负责申报材料的形式审查、处理评比工作的日常事务、评审活动的组织实施。2建立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奖项的评审专家全部在专家库中依据行业影响、专业匹配、代表性等原则在专家库抽取产生。目前,通过学会二级组织征集举荐,已完成了第一批863人有效专家相关信息采集名单,内容包括专业方向、探讨领域、业务专长等。3线上奖项系统平台的建設。通过建设“建筑设计奖申报及举
5、荐管理系统”和“科技进步奖申报及管理系统”,加强评审管理、便利数据统计,提升办奖的服务实力,实现从申报、初评举荐、审批和管理等全过程的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便于申报人员追踪申报状态。(三)评审体系1加强评审工作的专业指导。建立独立的奖项评审指导机构,由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会竞赛工作委员会负责,其职责主要包括指导奖项的评审工作、制定评比章程、提出嘉奖指标安排方案,核准专业评审组专家名单,批阅评审方案等。2优化评审指标。通过细分建筑专业领域的方向,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估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成果进行不同的侧重点的评价。XUEHUI学会2022年第7期2022年第7期完善奖项评
6、审工作机制打造建筑领域品牌奖项XUEHUI(四)监督体系1深化内控机制建设,加强自我监督。在奖项工作的征集、受理、评比、公示、报批、表彰六个环节中加强自我监督、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各环节、各工作机构及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建立责任清单,使权力运行环节的相关责任事项详细化,落实到详细事项,明确评比活动中的追责状况,实行多种监督方式防范风险。2以透亮的奖项评审机制,加强社会监管。奖项评比方法及评审细则、评审结果、评审专家等在中国建筑学会网站公开发布,并向学会二级组织、团体会员,各省区市建筑(土木)学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等征求看法建议,接受主管部门、业界和社会的监督。二、2022-2022年建筑设计奖申报和
7、评审概况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原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自11012年设立以来,表彰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项目。2022年,根据中国建筑学会主管单位的要求,建筑教化奖、青年建筑师奖被纳入建筑设计奖的评比序列,并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系统保留的16个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之一,至此,建筑设计奖成为嘉奖项目成果和人物的综合奖项。(一)奖项组别设置状况2022-2022建筑设计奖共设立20个组别,其中人物奖3个,分别为建筑教化、青年建筑师、青年工程师;项目成果奖17个(包括专项类8个,专业类4个,技术类5个),分别为:历史文化爱护传承创新、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工业建筑、乡村建筑、城市设计、园林景观、室内设计、
8、结构专业、给水排水专业、暖通空调专业、电气工程专业、绿色生态技术、智能技术、装配式技术、幕墙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二)申报和组织状况1申报受理状况。2022-2022年,中国建筑学会奖受理了3296项申报,其中人物类316项,项目类21010项。“建筑设计奖申报及举荐管理系统”统计显示,涉及411家团体会员,12473位个人会员。申报单位及个人在申报前须签署诚信声明。2组织状况。发挥奖项工作群的作用,由20家中国建筑学会的二级组织作为责任单位,分别负责各个奖项组别的评比活动,共组织343位行业专家参加奖项的评审工作(436人次)。各责任单位向中国建筑学会提交组织工作方案、评审工作方案、评审专
9、家名单,由中国建筑学会审核通过后批准实施。(三)评审状况1奖项的评审工作。建筑设计奖的评审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初评阶段,多以线上批阅材料和现场会议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人物奖和部分专项奖采纳网络投票,评审专家用手机扫码后独立投票,避开出现相互干扰和跟票的现象,使评价结果更加公正。终评以现场会议形式进行,由评审专家委员会负责。经评议,最终确定建筑设计奖(不含建筑创作综合奖)拟授奖项目共901个、拟授奖人物23位。2获奖结果统计。依据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评审结果公告(建会秘202251号),共263家申报单位获奖,获奖数量排序前5个完成单位占总获奖数量的254%,前10个完成单位占389%。
10、其中获奖数量最多的为71项,获奖数量少于5项的完成单位有224个,仅有1项的完成单位有142个,详见表1。(四)监督状况通过加强诚信和责任管理,评审专家在评审前签署评审工作承诺书,遵守保密和回避制度,确保在评审过程中公开、公正、公允。通过在工作中主动向中国建筑学会的主管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报告奖项相关事项的进展状况,并接受不定期的审查,确保奖项在业务运行环节合理有序。通过创新透亮化的评审方式,对评审方式、专家遴选、候选对象产生方式等,接受电话询问,确保奖项评审透亮公开。专项奖中,室内设计组评审已采纳现场在线网络直播、现场答辩的形式全程公开。三、建筑设计奖品牌建设思索(一)明确品牌定位,凝合行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善 奖项 评审 工作 机制 打造 建筑 领域 品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