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东半球地区必刷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东半球地区必刷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东半球地区必刷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东半球地区必刷卷(共22题)一、 选择题(共18题)1某班进行地理知识擂台赛,根据下列四位同学的叙述,你认为最先被淘汰出局是( )A甲说:“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B乙说:“法国巴黎是世界艺术之都”C丙说:“澳大利亚是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D丁说:“埃及是个沙漠之国,大部分居民是黑种人 ” 下图为南亚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恒河汛期出现在( )A10月次年3月B3月5月C5月10月D11月次年2月3关于印度农作物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带B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C黄麻分布在恒河中上游D茶叶分布于东北部4关于南亚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2、北部为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B中部为印度河和恒河平原C南部为德干高原D德干高原东高西低5中国春节期间,印度( )A盛行西南季风B盛行西北季风C是雨季D是旱季6每当非洲大草原上草木开始枯黄的时候,为了食物,数百万的动物会长途跋涉三千千米,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造成动物大迁徙最根本的原因是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水循环D地壳运动7下列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俄罗斯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B叶尼塞河是其重要的地形区分界线C西伯利亚地区的地势北高南低D人口集中在亚洲部分8 下图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回答下列各题。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地广人稀气候宜人交
3、通便捷矿产丰富ABCD 下表表示中国、英国、印度、俄罗斯四个国家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回答下面小题。国家甲乙丙丁耕地2415.355.910.4林地19.545.69.313.9草地40.215.710.733.8其他16.331.424.141.99表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 )A中国、印度、英国、俄罗斯B俄罗斯、英国、中国、印度C英国、俄罗斯、印度、中国D印度、中国、俄罗斯、英国10表中甲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水稻种植业B乳肉畜牧业C种植园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11丁国耕地比重远低于丙国的主要原因是( )国土面积小于丙国 山区面积广大 干旱半干旱面积广大 人口密度大于丙国
4、ABCD日本获得了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2日本举办夏季奥运会时可能()A大雪迷蒙B寒潮来袭C大雨倾盆D樱花烂漫13日本IT产业集中在甲岛,故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环境洁净 海运便利 高速公路发达 劳动力丰富 科技发达ABCD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有关上述四个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的生产国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 下图为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甲国的必和必拓公司、力拓集团和乙国的淡水河谷公司)所在国家局部图。读图完成下
5、面小题。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气候大致呈半环状分布B甲国地势西高东低C乙国北部为高原,南部为平原D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16甲、乙两国经济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国主要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B甲国大量出口牛肉和小麦C乙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D乙国大牧场放牧业发达 俄罗斯科学家用年降水量(R)同年蒸发量(E)的比值作为湿润的指标。有人把他所计算的俄罗斯平原许多地方的湿润指数同各个自然地带的界线进行了对比,发现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很相符合的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读表分析,a、b、c、d四区域对应的分别为()A湿润森林、森林草原、西部干草原、东部干草原B东部干草原、西部干草原、森林草原、湿润森
6、林C湿润森林、森林草原、东部干草原、西部干草原D西部干草原、东部干草原、森林草原、湿润森林18c区域与d区域位于平原南部,对其环境描述错误的是()Ac区域河流众多,为暖湿气流的通道Bc区域气候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寒冷、夏季炎热Cd区域相对大陆性强,牧场较少Dd区域年蒸发量大,热量条件好,植被较茂密二、综合题(共4题)1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以下问题。(28分)材料一:俄罗斯部分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材料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气温和降水变化图材料三:俄罗斯三次产业构成统计表(19952010年 )单位:百分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5年598333349552000年575339249152
7、005年503357847062010年43432275135(1)习惯上,人们把俄罗斯 (2分)山脉以东的地区称为西伯利亚,该地区大部分属于 气候(2分)(2)西伯利亚地区河流大多 (2分)流入北冰洋,但河流航运价值不高,主要原因是 。(4分)(3)从2011年起,中国每年从俄罗斯进口原油1500万吨运往大庆,进口原油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该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是 。(4分)(4)根据材料三分析:俄罗斯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大,但第一产业比重一直较低,主要原因是 。(8分)(5)开发西伯利亚是俄罗斯的战略思想,请你谈谈开发西伯利亚的主要措施。(6分)20材料一: 材料二:2016年3月23日是第
8、五十六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旨在呼吁公众正视气候风险,关注气候安全,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有些专家认为,全球变暖的加剧将使俄罗斯变成一个粮食大国。材料三:2016年6月14日俄罗斯公报,俄罗斯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小麦出口国。据估计,在下一个农业年度俄小麦产量将达到6400万吨,俄小麦出口量将持续上升。(1)俄罗斯西部经济带的人口密度约为东部经济地带人口密度的11倍,分析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2)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试分析其原因。 (3)试分析全球变暖对俄罗斯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
9、13时46分发生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10公里。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称地震将引发约6米高海啸,后修正为10米。其中大船渡市的海啸浪高达23.6米,相当于楼高8层的滔天巨浪。材料二:2019年中国和日本部分数据比较表。石油自给率(%)能源消费总量(亿吨石油当量)人口数(亿)核电站全国发电总量的比重(%0日本0.25.81.2834中国(大陆)5020.313.31.12核电站主要用铀235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它不排放CO2,产生的核废料也绝对封存。核电站运行需要大量冷却水。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需要铀燃料3040
10、吨,而相同功率的火电站需要耗煤300400万吨。材料三: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导致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排入大洋。(1)简析海啸对大船渡市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2)从能源产消角度分析日本选择核电为主力能源的主要原因。(3)指出影响排入太平洋核废水处理水扩散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这些核废水处理水可能带来的危害。22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两河中下游地区有大片沼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乙市是西伯利亚三大城市,工业以采矿、有色冶金及电力为主。简析其工业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3)近年来,甲地区计划扩大耕地规模。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说出你的
11、理由。(4)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释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图示区域北部海域及沿岸地区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影响。试卷第7页,共8页参考答案1D【分析】根据各个国家的地理特征回答即可【详解】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法国的巴黎有世界艺术之都之称;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养羊数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埃及是个沙漠国家,居民多为白色人种,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考查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概况,是地理中考中常见的题型,平时要多加练习。2C3C4D5D【分析】2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每年的5-10月是雨季,河流径流量大,所以恒河的汛期出现在5-10月,C正确。排除ABD
12、,故选C。3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亚洲耕地面积第一,占国土面积的一半。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带,A正确;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B正确;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不是中上游,C错误;茶叶分布于东北部布拉马普特拉河沿岸,D正确。本题要求选错误的,故选C。4南亚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是狭长崎岖的喜马拉雅山地,A正确;中部是弧形广阔的恒河、印度河平原,B正确;南部是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C正确;德干高原西高东低,D错误,本题要求选错误的,故选D。5中国春节期间正是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旱季,盛行东北季风,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南亚自然环境与农业的关系: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
13、10N30N之间,大部分属于热带气候,终年气温较高,热量充足,大部分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雨季降水丰富,水分条件较好;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平原面积广阔,南部是低缓的德干高原,可供开垦的土地面积多,由此看来南亚大部分适合发展农业。从局部地区来看,东北部恒河平原地势开阔低平;土层深厚肥沃;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发展水稻种植业和黄麻种植;恒河上游平原和印度河平原中的绿洲,降水相对较少,光热充足,适合种植旱地作物小麦,东北部丘陵山地地带气候湿润、排水条件好、土壤呈酸性有利于茶树的种植;德干高原西北和印度河平原绿洲,降水较少,光热充足,温差较大,地形平坦或起伏和缓,有利于种
14、植棉花;高山区域垂直差异大,有利于立体农业,发展多种经营等。6B【详解】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非洲热带草原被赤道分隔在南北两个半球,动物的迁徙主要追随着热带草原的降雨季节而带来的丰富的食物。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故造成动物迁徙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故该题选B。7B【解析】试题分析: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欧洲部分以平原为主,故A项错误;叶尼塞河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分界,故B项正确;西伯利亚地区的河流自南向北流,故地势北低南高,C项错误;人口集中分布在欧洲部分,故D
15、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俄罗斯的自然特征【知识拓展】俄罗斯主要地理信息1.位置:俄罗斯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跨亚欧两洲(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历来被公认为欧洲国家。),也跨东西半球。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国家。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特点),各地差异较大。奥衣米亚康是北半球冬季最冷的地方。3.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4.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5.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6.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有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
16、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7.交通:交通部门齐全,交通运输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地区分布不平衡: (1)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2)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稀疏,但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它横跨亚欧大陆,又被成为是亚欧大陆桥。 8.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最大的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这里有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8D【分析】该地区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该地区开发晚,区域地理特征包括地广人稀、矿产丰富。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交通线路少。【详解】该地区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该地区开发晚,区域地理特征包括地广人稀、矿产丰富,、对;属于亚寒带针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地理精品专题 高中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