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春》教案.docx
《朱自清的《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自清的《春》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朱自清的春教案 第11课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学问与实力: 1、用一般话有感情反复地朗读课文,理解并品尝文中美的情景,美的结构,美的语言。 2、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品读精彩句、段。 3、学习本文细致视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理解 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4、引导学生了解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读、朗读、品读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对妙词佳句的品析,培育学生的语感。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体会美文,培育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培育学生形成酷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1、赏析本文美丽的
2、语言。 2、细致视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细致地描写。 难点 :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听读、朗读中理清文章思路。 二、教学重点:整体感悟,理清思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一学生完成) 同学们,天气慢慢地冷了,冬天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楚。迎着冬天的笑脸,我想起了雪莱的一句诗: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一提到春天,我们眼前就仿佛呈现出一幅幅漂亮动人的图景。同学们,让我们伴着这美丽的音乐,随着老师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描绘的春之中。(多媒体显示课题及作者) (二)听配乐朗诵。播放背景音乐,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多媒体显示:听读,说感受的话。 (三)让学生谈谈听朗诵后的感
3、受。 师:听了朗诵,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请你以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多媒体显示:听了朗诵,我听到了/听了朗诵,我看到了/听了朗诵,我感受到了 例:听了朗诵,我感受到了人们盼望春天的热情而急迫的心情。) (四)自由朗读,分组(分为5个学习小组)探讨文章层次的起止段落。老师用多媒体提示课文思路(盼春绘春赞春)。 (五)每个学习小组派一名学生参与联读课文。要求第1名学生读“盼春”,第24名读“绘春”部分,第5名学生读“赞春”部分。(联读时不告知学生起止段落,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层次理解是否正确。) (六)经过自由朗读和小组代表的联读,全班沟通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老师明确: 第一部分
4、():盼春 其次部分():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第三部分():赞春。 (七)课堂小结。 (八)作业布置 其次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品尝理解本文清爽美丽的语言;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二、教学重点: 1、品尝理解本文清爽美丽的语言; 2、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品析“春草图” 1、朗读指导。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学会正确运用四种朗读符号(?重音轻读;重音;?小停;?拖音) 2、第一次朗读(自由读),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 3、其次次朗读(齐读),思索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老师明确:嫩、绿、多 4、第三次朗
5、读(男女生各读一层),悟一悟这段层次划分的问题。老师提示可划两个层次。 老师明确: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手法,其次句由近而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气勃勃的特点;然后是侧面写,第 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快乐与感受,充溢活力。 5、第四次朗读(个人大声读),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老师明确:“偷偷”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钻”字写出了小草萌发的力气以及小草坚韧的生命力。而修改以后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6、美读,各学习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朗读,比一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