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自然环境必刷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自然环境必刷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自然环境必刷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自然环境必刷卷(共28题)一、 选择题(共24题)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单位:毫米),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1083毫米、986毫米、679毫米、642毫米。降水的绝对变率又称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的相对变率是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降水变率越大表明降水愈不稳定,往往反映该地区旱涝频率较高。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四地降水变率的正确说法是( )A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B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C绝对变率由南向北递减Dc城市相对变率大于a城市2该年( )A我国北方旱,南方涝B副热带高压势
2、力弱C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D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据图可知( )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4该区域(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5芒种至小暑期间( )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B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C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长D“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6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的组合,正确的是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大气环流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
3、气温最高的地方地面状况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纬度位置读中国最长两条河流部分河段沿程水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7图示黄河段沿程年平均水温线是()AX1BY1CX2DY28两河海拔20001000米河段水温变化幅度()A2月长江大于黄河B2月长江小于黄河C7月长江大于黄河D7月长江与黄河相近9河流水温变化与其流经地区的气候相关,Y河甲河段冬夏水温差异小,因其穿行在A横断山区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D太行山区下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地势B地势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C地势年太阳辐射量7月均温
4、D年太阳辐射量地势7月均温11a、c两地突出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a地水土流失严重,c地环境污染突出Ba地水患不断,c地灰霾频袭Ca地多滑坡、泥石流,c地多地震Da地草地退化,c地气象灾害多发12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你认为正确的是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之路C环境效益突现,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发展经济的地位之上D地球自身有充分的自我调节能力,任其发展,顺其自然 图甲示意黑龙江省多年平均秋季初降雪实际日期减去9月1日的差值分布,图乙示意黑龙江省多年平均春季终降
5、雪实际日期减去2月1日的差值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M地多年平均积雪日数可能为A127日B163日C188日D275日14影响黑龙江省积雪日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地势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指数值中的每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A华北地区寒潮多发B东北地区河流春汛提前C天山雪线偏高D南方地区羽绒服滞销16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偏短的
6、年份是()A1880年B1920年C1980年D2000年 地温能是指蕴藏在浅层地表层的可再生能源。常温层指地下温度的变化幅度等于零的地带。常温层温度及深度是反映地温能的重要指标。读我国部分城市常温层主要参数图,完成下面小题。17下列因素对地温能影响最小的是( )A气候特征B断裂构造C水文状况D植被类型18哈尔滨常温层埋深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温日较差大B地温年较差大C地温年际变化大D地气温差大19根据材料,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层部分热量来自地球内部,温度高于大气B大气与常温层之间的温差与纬度变化呈正相关C常温层埋藏的深度越大,地温能越丰富D郑州气候温和导致常温层温度与大气温度
7、接近湿地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的折线图(干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完成下面小题。20据图分析,该流域主要的湿地类型是( )A河流B湖泊C沼泽D河流与湖泊21下列能够使湿地率增大的措施是( )A洞庭湖平原围湖造田B三江平原种植水稻C黄河三角洲向海延伸D沿海滩涂种植海水稻L湖流域(左图)四周高山环绕。右图示意该流域(不含L湖)夏季降水童、土壤蒸散量(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童的总和)、气温与典型植被随海拔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2L湖A冬季不结冰B夏季光热充足C为内流湖D面积约456km223该流域高寒灌丛出现在3500-3800m
8、的原因主要是A蒸散量较大B年降水量较多C年均温较高D水热配置较好24该流域位于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二、综合题(共4题)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单位:)分布图。材料二:图中M、N两省耕地结构统计表(1)简述图示区域大致沿北纬28纬线气温年较差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西部年较差大小的原因。(2)湖陆风是一种在沿湖地区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鄱阳湖区每年7,8月湖陆风显著,试分析其原因。(3)与N省比较,说明M省耕地结构的差异,井分析形成该差异的自然原因。(4)分析鄱阳湖的地区水系特征对
9、当地种植业的有利影响。26根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重庆市地形图材料二: 重庆土地利用现状和重庆城镇化率资料统计表(1)简述重庆市的地形特点。(2)重庆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着人均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请从材料二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出两条此问题产生的依据.27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1991-1996年,我国某研究机构在科尔沁沙地进行了放牧试验,试验分为3个放牧强度进行,即重牧(6只羊/公顷)、中牧(4只羊/公顷)、轻牧(2只羊/公顷),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植被的影响。如图为试验期内“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程度变化示意图”。(2)描述如图中不
10、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程度的变化情况,简述该区域畜牧业合理发展的措施。科尔沁沙地地下水丰富,埋藏深度10米左右,有沙地疏林分布,经治理,近年来沙地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3)指出治理科尔沁沙地的有利自然条件,并说明理由。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当今旅游业崇尚的“阳光、空气、绿色”三大要素,火山熔岩地貌也独具特色。(4)分析阿尔山火山熔岩地貌的旅游资源价值,并设计其旅游活动内容。试卷第9页,共9页参考答案1D2C【解析】1根据图示,abcd的多年平均等降水量分别为1200、1000、600、600,根据四地的该年降水量,可以计算出四地降水的相对变率分别是-117毫米、-14毫米、79毫米、42毫米,
11、四地不等,A错;降水越多绝对变率越大,B错;绝对变率并不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特征,C错;但c城市相对变率大于a城市,D正确。故选D。2结合上题计算可知,该年北方降水多于往年,而南方降水少于正常年份,呈现出南旱北涝的特点,这是由于夏季风强,向北推进过快导致雨带在北方停留时间长,出现南旱北涝,故选C。3B4A5C【分析】3春分(3月21日)之后为清明节,读图可知清明节之前30N以北地区多为晴朗天气,降水少;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35N以北地区秋高气爽;伏旱位于35N以南地区的长江中游地区。故选B。4根据该区域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绝大部分属于外流
12、区,东部降水受季风影响大,人口密度南部大于北部。故选A。5根据二十四节气先后顺序,芒种夏至小暑,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则可知芒种至小暑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夏至前后,我国普遍气温高,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小;塔里木河蒸发量大,气温高,高山冰雪融化量也大,不会出现断流;北京纬度高于上海,所以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大;此时南极出现极夜,不适合科考。故选C。考点:二十四节气、我国降水和中国区域地理。【点睛】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
13、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在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则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速记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6C【详解】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是因为纬度位置,故A项错误;庐山成为避暑胜地,是因为地势高,气温低,故B项错误;吐鲁番盆地
14、夏季气温高,是因为深居内陆,天气晴朗,地面吸热快,同时盆地的地形也不利于热量的散失,故C项正确;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故D项错误。7C8A9B【分析】本题组以考查黄河和长江水水温变化,难度较大。涉及到多坐标曲线的阅读,中国区域定位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首先依据图中曲线的变化规律,明确剖面线和气温曲线,然后根据影响气温的因素区分长江和黄河,进一步根据多坐标曲线的判读方法按照题目要求进行筛选。7根据材料,两河流是中国最长河流,则为长江与黄河;曲线X1和Y1呈现出随距河源距离由近及远,海拔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判断出X1和Y1分别是黄河、长江部分河段和河床剖面海拔变化曲线根据图表显示;则判断出X2
15、 和Y2气温在为年平均气温,AB排除;观察图示气温值,X的2月温度远低于Y河流2月温度,黄河位于北方,温度较低,则X2为黄河的平均水温。故选C。8依据上题, X1和Y1分别是黄河、长江部分河段和河床剖面海拔变化曲线,按阅读多要素曲线图的方法,可读出黄河海拔在20001000米河段2月水温大致在12左右;2月水温长江在该河段则大致由5上升至11,得出2月海拔在20001000米河段水温变化幅度长江大于黄河,A对,B不对;同样,在7月此段黄河温度变化幅度大于长江,CD不对。答案选A。9根据定位,Y河为长江。从距离河源的距离和海拔高度看,该地不是在横断山区,A不对;长江不经过黄土高原和太行山,排除C
16、D;根据定位,甲河段在长江流域的四川盆地,冬季北侧山脉阻挡,该地气温较高,冬夏温差较小,使该河段冬夏季温差较小,B对。故答案为B。10A11D12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环境承载能力。通过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同时要掌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10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地形可知,该地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一线。逐渐上升,是由于地形逐渐降低,导致气温逐渐上升。最大值在青藏高原,最小值在四川盆地,所以是太阳辐射。逐渐降低是地势变化。故选A。11a位于青藏高原,环境问题是草地退化;c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冬季有寒潮的影响,多气象灾害。故选D。12发
17、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只要不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就不会出现环境问题,A正确;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保护环境十分重要,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也要关注环境问题,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之路,B错;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同时进行,C错;地球自身有充分的自我调节能力,但不能超过承载能力,人类要协调发展,D错。故选A。13C14A【解析】13根据等值线图中“高高、低低”的原理,从图甲分析,M地初雪与9月1日的差值在42-46天之间,初雪约在10月12日16日。从乙图分析,M地终雪时间与2月1日的差值在77-81天,终雪约在4月18日22日。所以M地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地理精品专题 高中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