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 医院试验室生物平安制度 为确保试验室全体员工熟识生物平安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平安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驾驭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平安学问和技术,避开试验室感染,防止试验室事故,特制定此制度。 1试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2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3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4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5生物平安工作自查制度 6试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7生物平安管理及试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 8意外事务处理与报告制度 9试验室平安保卫制度 10试验室生物平安评估制度 试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1全部试验室工作人员必需在接受相关生物平安学问、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 2从事试验室工作人员必需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医院
2、生物平安委员会组织实施。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打算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3从事试验室技术人员必需具备相关专业教化经验,相应的专业技术学问及工作阅历,娴熟驾驭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从事试验室技术人员应娴熟驾驭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担当环节的工作质量。 5从事试验室技术人员应娴熟驾驭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驾驭意外事务和生物平安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6试验室人员在下列状况进入试验室特别工作区需经科主任同意: 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 患发热性疾病; 呼吸道感
3、染或其它导致反抗力下降的状况; 正在运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 妊娠; 7试验活动协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驾驭责任区内生物平安基本状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平安风险,接受与所担当职责有关的生物平安学问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识岗位所需消毒学问和技术,了解意外事务和生物平安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8外单位到检验科、细菌室参观、学习,进入试验室限制区域应有相关领导批准并遵守试验室的生物平安相关规章制度。进入试验室的一般申请由科主任的批准,一个月及以上的准入需到医教科备案。 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1感染性材料由科主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保管员应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娴熟操作
4、技能,监控感染性材料外流。 2建立感染性材料登记册,具体填写感染性材料名称、编号、来源、运用、污染、销毁等状况。 3根据感染性材料保存要求,严格无菌操作。 4感染性材料不得随意对外运用;确需运用者须经科主任审批。 5感染性材料的请购与销毁须经科主任审批;销毁时必需经过彻底灭菌处理。 6在打算及试验过程中,必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定时、定点、平安、妥当放置;一旦发觉污染状况,必需刚好实行有效消毒措施,消退污染。 7试验完毕的感染性材料,必需先经灭菌、消毒处理后再进行清洗。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检验科、细菌室内各种设施要符合相关规定,所运用的全部仪器应经过平安运用认证。检验科、细菌室供电线路中必
5、需安装断路器和漏电爱护器。 2科内大型仪器、设备、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登记、建档,仪器设备的运用者,需经专业技术培训 3科内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运用,并根据检定周期的要求进行自检或强检,对运用频率高的仪器按规定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 4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运用记录,有操作规程,留意事项,相关技术参数和维护记录,并置于显见易读的位置。仪器运用者必需仔细遵守操作规程,并做好仪器设备运用记录,定期维护仪器设备。 5仪器设备所用的电源,必需满意仪器设备的供电要求。用电仪器设备必需平安接地。电源插座不得超栽运用。仪器设备在运用过程中出现断路爱护时,必需在查明断电缘由后,再接通电源。不准
6、运用有用电平安隐患的设备(如漏电、电源插座破损、接地不良、绝缘不好等)。 6仪器设备在运用过程中发生异样,随时记录在仪器随机档案上,修理必需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修理记录。 7仪器设备运用结束后,必需按日常保养进行检查清理,保持良好状态。 8全部仪器设备应加贴唯一性标识及准用、限用、禁用标记。 9长期用电设备(如冰箱、培育箱)应定期检查,并记录运行状况。 10因故障或操作失误可能产生某种危害的仪器设备,必需配备相应的平安防护装置。 11运用干脆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前,必需确认相应的平安防护装置能正常启用。试验工作完成后,必需对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清洗、消毒。 12科内应指定专人对平安设
7、备和试验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保证其处于完好工作状态。仪器设备较长时间不运用时,应定期通电、除湿。有记录,保持设备清洁干燥。(例如每年应对生物平安柜进行一次常规检测,须特殊关注高效过滤器。定期对离心机的离心桶和转子进行检查)。 13高压灭菌器运用时,定期进行生物学指示剂检测。 14冰箱应定期化冰、清洗,发觉问题刚好修理。试验区冰箱内禁止放个人物品及与试验无关的的物品。 15全部仪器设备在修理和维护保养前运出试验室前必需进行消毒处理。 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1试验室人员体检制度 对新从事试验室技术人员必需进行的上岗前体检,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打算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不符合岗位
8、健康要求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试验室技术人员要在身体状况良好的状况下从事相关工作,发生发热、呼吸道感染、开放性损伤、怀孕等或因工作造成疲惫状态免疫耐受及运用免疫抑制剂等状况时,需由科主任同意从事相关工作,但不宜再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工作。 科主任在批准外来学习、工作人员进入试验室前应了解其健康状况,必要是可先行支配进行临时性体检,档案保留。 2试验室人员免疫预防制度 试验室人员应依据岗位须要进行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免疫接种时,应考虑适应症、禁忌症、过敏反映等状况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检验科、细菌室应制定年度免疫接种安排,报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免疫接种状况应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检验科
9、、细菌室试验室可依据工作开展状况对各类人员进行必要的临时性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对体检结果异样的人员应随时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或实行其他预防手段,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发生试验室意外事务或生物平安事故后应依据须要进行必要的应急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服药,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3发生事故后的人员管理 发生试验室意外事务或一般生物平安事故后由医教科/检验科、细菌室确定相关人员救治、免疫接种和医学视察方案,发觉异样,由医教科/检验科、细菌室确定人员临时性或永久性调离岗位。临时调离岗位的人员在重新上岗前必需进行体检,体检结果达到岗位健康要求后由医教科/检验科、细菌室批准其上岗。 发生重大
10、生物平安事故后由医教科/检验科、细菌室制定并上报相关人员救治、免疫接种和医学视察方案,同时实行有效措施尽量限制人员感染范围,主管领导对方案进行审批。医学视察发觉异样,由医教科/检验科、细菌室确定人员临时性或永久性调离岗位,临时调离岗位的人员在重新上岗前必需进行体检,体检结果达到岗位健康要求后由医教科/检验科、细菌室批准其上岗。 生物平安工作自查制度 1科主任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物平安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平安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生物平安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落实、试验室设施、设备和人员的状态、应急装备、报警体系和撤离程序功能及状态是否正常、可燃易燃性、传染性、放射性以及有毒物质的防护、限制状
11、况、废物处置状况等。 2科主任负责试验室生物平安的全面管理,检查、督促生物平安监督工作,每季度进行科室生物平安工作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平安监督工作记录、菌(毒)株、样本的运输、保存、运用、销毁状况、生物平安试验室的消毒和灭菌状况以及感染性废物的处理状况、生物平安设备的运行、维护状况、防护物资的储备状况。 3科主任负责试验室日常工作的生物平安监督、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平安管理制度执行状况、个人防护要求执行状况、试验室人员的生物平安操作是否规范等,刚好发觉、订正违规行为,避开生物平安事故发生。 4对于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刚好订正,必要时制定订正措施或实施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 5根据资料、档案管理制
12、度保存全部检查记录,刚好归档。 6将自查发觉的问题作为试验室生物平安培训安排解决。 试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1与生物平安相关的各类活动的记录均应根据本制度执行。 2生物平安试验室的记录、资料保存不得少于20年。 3生物平安试验室记录、资料应至少包括:生物平安手册、生物平安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考核记录、生物平安检查记录、健康监护档案、事故报告、分析处理记录、废物处置记录、试验记录、菌(毒)种和样本收集、运输、保存、领用、销毁等记录、生物危害评估记录、生物平安柜现场检测记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等。 4生物平安试验室资料档案原则上不外借。 5因工作须要复制档案资料者需经批准。 6超过保存期限的档案
13、资料、记录,应通过生物平安委员会的探讨、鉴定,批准是否实施销毁,销毁应至少两人实施,做好销毁记录。 生物平安管理及试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 1制定年度生物平安培训、考核安排,报生物平安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2培训内容:生物平安相关法律、法规、方法、标准、本试验室生物平安手册、生物平安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务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平安风险评估、生物平安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运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运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运用、销毁、试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 3每年组织全员(包括试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样本运输人员、保洁员等)的生物平安培训、考
14、核。 4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项生物平安培训。 5培训应当由取得试验室生物平安师资培训合格证的人员进行。 6培训后应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实行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 7对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颁发相关岗位的上岗证。 8建立并保存生物平安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 9做好生物平安培训需求和效果的评估工作,为制定年度培训、考核安排供应依据。 10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平安相关学问、生物平安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平安风险。 11进入试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科室,依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平安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平安
15、培训,全部工作均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期间不得从事危急性较高的工作。 12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平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试验室生物平安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和考核。 13根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保存与人员培训、考核相关的记录。 意外事务处理与报告制度 1试验室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须根据本规定进行处理和报告程序; 2科主任根据规定进行组织和限制职业暴露发生后的限制实施; 3科主任负责组织试验人员职业暴露处理的培训和考核,并保存有关记录; 4试验室生物平安检查人员负责督察日常工作中生物平安工作的执行和医学应急样品的检查。 5试验室发生职业暴露后根据既往进行的该
16、种污染物的生物平安危害度评估结果,快速有效的对意外暴露人员进行紧急医学处置;对污染区域进行有效的限制,最大限度的清除和限制污染物对四周环境的污染和扩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暴露人员的医学视察等原则和步骤进行处理; 依据既往进行的生物平安危害度的评估和暴露的程度即时进行现场紧急医学处置,消退或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对暴露人员的损害;同时,有效的污染区域进行防控,最大限度的防止污染物对四周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一般性的小型事故可在紧急医学处置后,要马上向科主任和试验室生物平安委员会报告事故状况和处理方法,以刚好发觉处理中的疏漏之处,使处理尽量完善妥当。 当重大事故发生时,在进行紧急医学处置的同时,要马
17、上向科主任和试验室生物平安委员会报告状况;科主任和试验室生物平安委员会要马上协调现场紧急处理和四周环境污染防控;协调医学专家评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和对暴露人员的损害程度;对药物可以治疗和预防该污染物感染的,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起先预防性用药;留取暴露人员相应的标本备检,并同时进行医学视察。 评估暴露级别 建立意外事故登记,具体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详细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培育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和含有HIV的状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科主任和试验室生物平安委员会成员以及专家);是否采纳药物预防疗法,若是,则具体记录治疗用药状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
18、或几天)、药物毒副作用状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定期检测的日期、检测项目和结果。 依据评估结果建议育龄妇女发生职业暴露和职业暴露后和进行预防性用药期间,是否须要避开或终止妊娠。 记录对暴露现场和四周环境防控污染的方法,实施形式,人员、范围,评估防控处理的效果;总结和评估病原微生物试验室工作程序中是否存在不当,发生暴露人员试验操作等过程是否存在失误,整改措施和实行。 6意外事故现场处理方法: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试验台面等均视为平安事故,应马上进行紧急医学处置(依据事故状况采纳相应的处理方法)。依据生物平安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现场初步评估职业
19、暴露危害程度和选择处理方式。 化学污染 马上用流淌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马上到急诊室就诊,依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 在发生事务后的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医生报告医教科,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针刺伤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马上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行来回挤压,同时用流淌水冲洗伤口; 用75%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 意外受伤后必需在48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医生报告医教科,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必需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可疑被HBV感染的
20、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做HCV抗体检查,并于46周后检测HCV的RNA; 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刚好找相关专家就诊,依据专家看法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依据专科医生建议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在跟踪期间,特殊是在最初的612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需留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 皮肤、粘膜、角膜被污染 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应马上用肥皂和流淌水冲洗; 若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马上用大量清水或
21、生理盐水冲洗; 刚好到急诊室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治;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医生报告医教科,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相关登记表。 标本污染 棉质工作服、衣物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 各种表面若被明显污染,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保持30-60分钟,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小时。 仪器污染应考虑消毒方法对仪器的损伤,和对检测项目的影响,选用适当的方法。 试验室平安保卫制度 1生物平安试验室平安保卫工作实行责任制,并制定应急预案。 2生物平安试验室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检验 生物 安全 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