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设计期末总结.docx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系统设计期末总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系统设计期末总结 绪论 l 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假设: 1.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系统设计的教学能够极大地影响学习者的个体发展 3.教学设计有很多阶段,而阶段既有即时的,也有长期的 4.教学设计应当以系统的方式进行 5.教学系统设计必需基于人们如何学习的学问 章一 l 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试行与修
2、正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l 其探讨对象:探讨教学过程的系统程序就是教学设计的探讨对象。 l 其内容: 1、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2、设计过程 3、媒体开发 4、教学评价 l 其涵盖性质(理解): 一、在浩大的教化科学体系中,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学科、连接学科 二、教学系统设计也是一门设计学科,它植根于教学的设计实践 章二 l 教学目标的含义: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当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详细的、明确的表述。 l 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限制功能 3、激励功能 4、中介功能 5、测度功能 l 教学目标分析的方法:归类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程序分析法)、说
3、明结构模型法 l 教学目标分析与编写中应留意的问题: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目标的敏捷性、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l 教学目标理论支持: 1、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情感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 言语消息:须要学习者对相对特定的问题给出特定的回答,主要涉及记忆 智力技能:辨别、形成概念、运用规则、高级规则的获得 认知策略:管理思维,如何学习 动作技能:学习者必需要有肌肉运动达到某个结果 看法:学习者是否须要做出选择,教学目的是否指明白方向。 3.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l 学习须要定义 :是指学习者目前的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或
4、应当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距 l 学习须要分析的基本方法: 1、内部参照须要分析法; 2、外部参照须要分析法 3、内与外相结合 章三 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不同年龄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儿时期) 前运演阶段(2-7岁,相当于学前时期) 详细运演阶段(7-11岁,相当于小学时期) 形式运演阶段(11-15岁,相当于初级中学时期) 学习风格的含义: l 学生集中留意并试图驾驭和记住新的或困难的学问技能时所表现出的方式(邓恩(Rita Dunn)和肯尼思邓恩(Kenneth Dunn)夫妇) l 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心理行为方式,它作为相对稳定的指标,反映学习者如何知觉,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
5、作用并作出相应反应(凯夫) l 学习者一贯的带有歌星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谭顶良) 学习动机的定义:是指干脆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须要 章四 教学模式的含义:教学模式是在肯定的教化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详细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教学策略的含义: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纳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它详细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有: 1.接受
6、学习模式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2.五段教学模式 3.九段教学策略 4.驾驭学习模式 5.情景陶冶教学策略 6.示范仿照教学模式 典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有: 1发觉学习模式; 2支架式教学策略; 3抛锚式教学策略; 4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5启发式教学策略; 6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学习策略 典型的协作学习策略:课堂探讨;角色扮演;竞争;协同;伙伴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的定义及方法: CSCL的四种形式: l 实时同地CSCL:学生同处一地,能够面对面的沟通。一个协作小组共享一台计算机,或各用一台已联成局域网的计算机策略。外界强加了一个协作平台 l 非实时同地CSCL:
7、学生虽同处一地,空间距离没有给沟通带来明显的障碍,协作组成员摒弃了面对面的沟通的实时同步性,而是实行了异步沟通的方式完成协作学习的任务。 l 实时远距CSCL:作为远距的,首先要解决的是学习者之间的通信问题,需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 学习者须要在协作组内或协作组间进行交互,以实现协商探讨、协同工作或协同解决问题。 l 非实时远距CSCL:作为远距的,首先要解决的是学习者之间的通信问题,需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 学习者须要在协作组内或协作组间进行交互,以实现协商探讨、协同工作或协同解决问题。 探讨性学习设计的定义及基本叙述: l 广义: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与方法,适用
8、于全部学科。 l 狭义: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讨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学问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育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和创建实力。 探讨性学习设计基本叙述: 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觉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是一种课程形态。是为探讨性学习方式的充分绽开而供应的相对独立的,有肯定安排和支配的学习活动。 探讨性学习问题: (1)找寻适合中小学生探讨的问题 (2)明确探讨性学习的目标 (3)设计探讨性学习的方案 (4)制定组织探讨性学习的策略 (5)驾驭与探讨性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 (6)
9、开发与探讨性学习相关的教学资源 (7)跟踪探讨性学习的过程 (8)借鉴国内外胜利的阅历 (9)评价探讨性学习的成果 章五 学习环境概述: 1.学习环境是一种场所 2.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绽开的过程中赖以维持的状况和条件 3学习环境是各种学习资源的组合 4.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 学习环境的特征: 情境性 建构性 操作性 动态性 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 情境:问题情境、任务情境和社会文化, 资源: 工具:认知建构工具和协作沟通工具等, 策略:建模、支架、教练策略等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 由六部分组成: 1、问题:问题背景、问题的表征、问题处理空间 2、相关的个案或实例 3、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系统 设计 期末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