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陆之争所呈现的道德知识性问题.docx
《朱陆之争所呈现的道德知识性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陆之争所呈现的道德知识性问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朱陆之争所呈现的道德知识性问题毕游摘 要 朱陆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朱熹混淆了道德与学问。回溯朱、陆二子的辩论过程,分析有关尊德性与道问学、博与约、太简与支离的争辩,陆九渊事实上并不否认道德的学问性,他所反对的是将道德学问视为君子修养的主要内容和必要前提。因此朱陆二人的根本分歧不在是否应当学习道德学问,而是在于道德学问的必要性和困难性。直到王守仁,才最终彻底否定了道德的知識性。关键词 朱熹;陆九渊;道德;学问性中图分类号 B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18-4479(2022)01-0049-08道德的学问性是理解宋明理学发展脉络的一个重要视角。朱熹和陆九渊都承认“理”的客观性,这便意味
2、着道德信条具有某种学问性。陆九渊其实并不否认读书讲学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具有肯定的作用,但他反对朱熹将读书讲学视为必要前提的观点。相比而言,王守仁彻底取消了“理”的客观性,道德信条完全主观化,成了人的某种直觉,从而完全否定了道德的学问性。一、近现代学者关于道德学问性的主要观点近现代学者关于道德学问性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道德不是学问,后者反之。前者的代表是牟宗三。他将“理”分为形构之理和存在之理,认为前者是类概念,属于学问范畴,是形而下的;后者是本体论范畴,是形而上的,是道德力气的源泉。形构之理与存在之理完全不同,但是程朱一系由于强调格物,混淆了道德与学问,结果是“理”的道德力气被减弱,主动的学
3、问体系也没建立起来,两者俱伤。1(p81) 牟宗三认为,过度强调格物会使人误认为存在之理是通过归纳法获得的,但存在之理是“一、遍、常”,是“非多”,因此不行能由归纳获得。归纳法只对形构之理有效,对于存在之理是无效的。1(p87) 在这个意义上,程朱一系不是儒家正宗,而是旁支。1(pp42-44) 冯友兰也否认道德的学问性。他认为客观上详细事物的学问与主观上人的精神境界,两者虽有相通之处,但基本上是两回事。朱熹的问题在于把“为学”和“为道”混为一谈。2(p200) 朱承认为,朱熹之“格物”是阅历的学问,但是“格物”的目的却不是相识客观世界,而是要驾驭伦理道德。而伦理道德的重点是通过践履来实现某种
4、先验的价值观,这与“格物”的知性特点是冲突的。3有学者认为,陆九渊是反对道德学问性的。蔡仁厚认为“道问学”有两层含义:一是与尊德性相干的,二是不相干的。朱熹对纯学问有很强的爱好,但就纯学问来说,没有尊德性,也会有道问学。陆九渊认为本心有“道德创生义”,道德与纯学问无关。所以陆九渊所谓“支离”,是指与尊德性不相干的那类学问。4 余英时认为朱陆之争的焦点之一便是道德的学问性问题,二者对立的表现是智识主义与反智识主义的冲突,类似于基督教传统中的信仰与学问的对立。只不过,宋儒内部的这种对立远不像西方所表现的那样剧烈,朱陆之间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只是侧重不同而已。但是到了明代,王守仁把儒学内部的反智识主义
5、倾向推向高潮。5(pp174-175)与余英时、蔡仁厚等人的看法不同,王中江认为朱熹的学问基本上仍是道德之知,他要求读的书都是儒学经典;他要求格物,只是把物作媒介通过物去了解德。他的“物”整体上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物,因而“格物”也不是自然科学意义的相识。同时,陆九渊也不是反学问的。直觉也是求知,与学问不仅没有原则性的冲突,甚至是学问的形式之一。因此不能把心学说成是反学问主义的,只是它强调不能停留在道德认知上,而要干脆进行道德的实践。6明显,大多数学者同意道德不是学问,认为朱熹的问题就是把两者混为一谈了。反对的观点将学问作广义的理解,认为道德之知也是学问,直觉也是求知。二、道德修养的起点:学问
6、还是本心鹅湖之会是朱熹与陆九渊的第一次会面。朱熹在尚未见到陆九渊时便听说他的学问“全是禅学”7(答吕子约.p2191)。当然这是比方性的,指陆学“脱略文字、直趋本根”7(答吕子约.p2190) 的学风类似禅学。所谓“脱略文字”,就是不读书。既然不读书,那道德信念原委何来呢?陆九渊有诗句“斯人千古不磨心”,以和其兄陆九龄诗“古圣相传只此心”。陆九渊此诗的意思是:无论是敬爱之心、尊敬之心还是触景生情的哀悼之心,这些都是人的本心,这颗本心是“千古不磨”、人人自有的,哪里用得着“古圣相传”?尽管陆九龄也认为书读多了会令人迷惘,但他既然说“古圣相传”,多少给读书学习留了些余地。陆九渊的观点明显更极端一些
7、,他径直把读书讲学视为“支离事业”,而将自己直指本心的方法称作“易简工夫”。8(语录上.pp427-428)陆氏兄弟和诗发生在去铅山鹅湖寺的路上。朱熹听到陆九渊的诗后并未马上应答,而是在三年后和了一首诗。不过诗中也并未回答关于圣心与本心的理论问题,只是最终两句“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表达了对二陆不事讲学、师心自用的不满1。朱熹后来在一篇类似读书笔记的文章中谈到了有关“圣心”的问题。他认为,我们所学习的不是“圣人之心”,而是“圣人之道”。“夫学圣人之道,乃能知圣人之心”,才能端正“己之心”。不去按部就班地学习“圣人之道”,如何知道“己之心”所想的事情是正确的呢?7(记疑.p33101)
8、 明显,朱熹是将“圣人之道”“圣人之心”和“己之心”分开说的“道”是“心”的内容,“己之心”与“圣人之心”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道”来尽量接近“圣人之心”。陆九渊则认为“心”都是一样的,今人之心与古人之心无关,所以朱熹说陆九渊“不信人间有古今”。尽管朱陆并未就“圣心”问题干脆争论,但这仍是鹅湖之会的第一个论题。其次个论题是关于修养次序的。易传系辞下有“九卦”之说,依次是: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但是陆九渊对这个依次特别不满。据参与鹅湖之会的一个陆门弟子邹斌记录,陆九渊认为“复是本心复处,如何列在第三卦,而先之以履与谦?”8(年谱.p490) 也就是将“复”说明为复本心。只
9、有复了本心(复卦),才能知道如何践履(履卦),才能做到敛藏精神(谦卦)。因此“九卦之序”应以“复”为先,“履”“谦”等次之。朱熹在鹅湖之会上如何反对陆九渊此番争论的没有记载,邹斌的记录中只说“二公大服”,似不行能。我们可以从朱熹的周易本义中找到有关观点,他说:“履,礼也谦者,自卑而尊人,又为礼者之所当执持而不行失者也复者,心不外而善端存。”9(系辞下传第六.p142) 这里既然说“履”就是礼,“谦”就是执礼,那么“复”明显就是复礼。“心不外”应指涵养,“善端”应指仁,所以复礼的目的就是涵养善端,培育仁德。朱熹明显是以“克己复礼为仁”来说明复卦的,“复礼”就是“为仁”,就是“天下归仁”。所以系辞
10、里说“复,德之本也”,这个“本”就是“仁”。朱熹与陆九渊的分歧首先是对“复”的理解不同:朱熹认为是“复礼”,“为仁”须要“克己复礼”的工夫过程,“履”和“谦”自然在前,否则无物可“复”。陆九渊则说要先“复本心”,这近于后面所说的“独创本心”“先立其大”。只有先复了本心,才能有正确的行为(“履”)和心境(“谦”)。朱熹将“履”“谦”视作训练的过程,“复”是结果;陆九渊则将“履”“谦”视作得道的结果,“复”为发端。因此,卦序之争表面上是朱、陆二公对三卦含义的理解不同,其实根源仍在于他们在修养理念上的巨大差异朱熹更看重修养的过程,而陆九渊则强调直指本心。这是鹅湖之会的其次个论题。第三个论题是关于教化
11、问题的。据陆门弟子朱亨道记录:“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独创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陆九渊坚持读书博览无关修养,并打算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古代最早的圣贤读的是什么书呢?据说被陆九岭劝止了。8(年谱.p491) 虽然鹅湖之会上朱陆并未就此绽开争辩,但朱熹后来在一封信中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人的天赋各异,古之圣人是可以“不待读书而自得”的。不读书就不能了解圣贤之道,就连孔子那样的圣人也不能例外,更何况一般人。7(答陈明仲十六.p1951) 简言之,陆九渊认为应当先独创本心,朱熹则认为读书是道德修养的起点。这里有一个细微环
12、节须要说明。陆九渊本人其实并没说过“独创本心”,他只说过一句“本心若未独创,终然无益”8(与潘文叔.p57),其他均为年谱中后人所记。他的常用句是“先立乎其大”(语出孟子)。有一次某人讽刺陆九渊只知道一句“先立乎其大”,别的什么都不懂,他听后尽然说:“诚然。”8(语录上.p400) 那么,陆九渊所要先立的这个“大”指什么呢?他说:“此天之所以予我者,非由外铄我也。思则得之,得此者也;先立乎其大者,立此者也;”8(与邵叔宜.p1) 明显,“先立乎其大”者与“非由外铄我”者是同一个意思。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孟子告子上),所谓“大者”就是“仁义礼智”,也就是儒家传统的道德信条。因此陆九
13、渊强调“先立乎其大”或“独创本心”,就是要先树立道德信念,然后便会有道德实践这里明显没有道德学问的位置;而朱熹则坚持认为必需先系统学习道德学问,才可能有道德涵养乃至道德实践。综上,鹅湖之会的三个论题基本都是围绕读书问题的。朱熹强调读书在修养过程中的必要作用,反对陆九渊“脱略文字、直趋本根”的近禅学风。陆九渊则强调修养的起点是“复本心”“独创本心”“先立其大”,读书并不是修养的必要过程。读书讲学、传承经典是儒家的传统。朱熹秉持传统,坚持认为读书应当是修养的起点;陆九渊则讽刺这是“支离事业”,认为人人都有一颗与圣人相同的心,只需通过内省,便能获得圣人之心。明显,陆九渊所反对的不仅是朱熹,更是这种通
14、过读书学习来养成君子之道的传统儒学方法。陆九渊的这一学说当然是朱熹所代表的正统儒家所不能容忍的异端。三、道德学问的必要性:博与约鹅湖之会涉及到博约问题与繁简问题(“繁”指“支离”)。须要留意的是,博约与繁简并不是一个问题:陆九渊并不反对“博”,但剧烈反对“支离”;朱熹赞成“约”,却剧烈反对“太简”。这里先说博约问题。博约之说来自论语,而且论语有两处提到。一处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朱熹说明说:“约,要也君子学欲其博,故于文无不考;守欲其要,故其动必以礼。”10(论语集注雍也第六.p117) 意思是说:“文”的内容许多,须要广泛地学习;而“礼”则是“文”的精华、要点,做事依礼,就是实践
15、了“文”。另一处是“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罕),朱熹说明说:“博文约礼,教之序也。”10(论语集注子罕第九.p142) 这明确表示了“博文”和“约礼”是有先后次序的,只有先博,才能后约。朱熹特殊强调博与约同等重要,不能偏废。他认为,君子不仅要学问丰富,而且要抓住要点,这样才能“临事自有个头绪”,也就是在面对困难局面时做出正确的推断和决策。这种反应实力,就是约,因此必需学会由博返约。只有返约,才能将书本学问化作实践的力气,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但是简约不行能凭空而来,只能从博学中来。11(p1836) 朱熹一方面指责陆学“只是要约,更不务博”,这样势必在临事时头脑空空,没有主见;另一方面也讽刺有
16、的人虽然读了许多书,但“不干净,不切要”,抓不住重点。11(p3806)鹅湖之會上陆九渊给朱熹的剧烈印象是只要约不要博。不过说陆九渊肯定反对读书博览,好像也不恰当。终归鹅湖会上,陆九渊只是说应先独创本心而后博览群书,并未说不要博。他有句名言:“六经皆我注脚”8(语录上.p395)。在他看来,经典只是用来检验自己体悟成果的佐证材料而已,因此读书应当是有了道德体验之后的事,甚至可以视为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陆九渊强调要先独创本心,也是针对时弊有感而发的。他曾感叹,世间学者读书大多数是为了科举考试,“安能有大志”?或者是看到古代圣人的言论而一时兴起,“亦岂能专纯”?由于学习动机不纯,未免在追求圣人之道
17、时三心二意。而人的私欲是人世间最严峻的恶习,这种三心二意的学习看法怎么可能获得真正的道德学问呢?因此“必有大疑大惧,深思痛省,决去世俗之习,如弃秽恶,如避寇仇”,这样才能真正拥有仁、智、勇这些美妙的德性这便是所谓“知至”,便是“先立乎其大者”。8(与傅克明.p196)其实朱熹并不反对“先立其大”的说法,甚至他的为学之法也是从“先立其大”起先的。他说:“为学须是先立大本,其初甚约,中间一节甚广阔,到末梢又约。”11(p345) 这表明朱熹的工夫模型应当是“约-博-约”。他在这里强调博约缺一不行,一方面指责“近日学者多喜从约,而不于博求之。不知不求于博,何以考验其约”,另一方面指责“又有专于博上求
18、之,而不反其约”,甚至说后者“其病又甚于约而不博者”。11(pp345-346) 明显,朱陆二人都赞同“先立其大”,但这句话在陆九渊是确定性的,是君子修行最主要的部分。但在朱熹,“先立其大”仅仅是个起先,甚至常被人忽视,因此朱学的工夫模型便简化成了“博-约”,这就与陆学“约-博”的模型相反了。或许是鹅湖之会上的争辩过于激烈,也可能是陆九渊当时的思想尚未成熟,过于强调“易简”,给人造成了他反对读书、只约不博的印象。鹅湖会之后,陆九渊好像也察觉到“尽废讲学”的言论很不妥,于是很有靠近朱学、主见读书的倾向。甚至有一次,他的一个弟子包显道表现出对读书很不以为然,陆九渊指责他说:“不知既能躬行践履,读圣
19、贤书,又有甚不得处?今显道之学,可谓惊奇矣。”8(与包显道之二.p85) 明显陆九渊也强调读书的重要。当然所谓“既能躬行践履”,这是古代汉语的完成时态,这仍是说要先践履、再读书。陆九渊甚至也强调博学的重要性。他曾说,古人探讨人情物理,就是要使其道德之心“通达而无蒙蔽”,这样就能轻易地辨别出小人的奸行。8(与张季悦.p168) 陆九渊还从政治的方面说学者应当“博识”,广泛探讨、仔细总结“古今兴亡治乱、是非得失”的历史规律8(与陈正己.p162) 这简直有些朱熹的口吻了。综上,朱陆有关博约问题争辩的焦点并不在于要不要博学,而是在于博和约哪个在先。朱熹虽然也主见要先立心志,但修养的重点还是在于博学。
20、只有驾驭足够的学问,才能体会出古人思想中的要点所在,从而指導自己的实践活动。当然由博入约同样重要,否则临事必定千头万绪,无法应对困难局面,学问就不能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但是陆九渊坚持认为道德修养的重点是独创本心,是内省。博学不能必定导致修养的提高,学问与道德没有干脆关系。当然博学也有意义,可以检验内省的成果,并提高人的实践实力。但是只有先获得某种道德体验,读书讲学才有作用,否则只是书呆子。朱熹将陆九渊这种过分注意内省的方式指责为禅学,但也承认当时学者有不能返约之弊,因此并不完全否定陆九渊的内省工夫。朱熹更主见学者应当兼取各家之长,不该有门户之见。四、道德学问的从属性:尊德性与道问学鹅湖之会后的
21、第六年和第七年,张栻和吕祖谦先后去世,东南三贤只剩下了朱熹。朱学和陆学在当时学界都很有影响,朱熹对陆九渊的指责也从未停止过。他在给某学者的一封信中提出了“尊德性”与“道问学”的问题,陆九渊做了针锋相对的回答,这段对话成了有关朱陆异同的关键材料。朱熹在信中说:“大抵子思以来教人之法,惟以尊德性道问学两事为用力之要。今子静所说,专是尊德性事,而熹平日所论,却是问学上多了。所以为彼学者,多持守可观,而看得义理全不子细,又别说一种杜撰道理,遮盖不愿放下。而熹自觉虽于义理上不敢乱说,却于紧要为己为人上多不得力,今当反身用力,去短集长,庶几不堕一边耳。”7(答项平父.p2541) 陆九渊反对道:“观此,则
22、是元晦欲去两短,合两长。然吾以为不行,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8(语录上.p400) 朱熹这段话有四个要点:一、尊德性与道问学都重要;二、陆学“专是”尊德性;三、陆门弟子德行上不错,理论上不足;自己则长于理论,实践上不足;四、正确的看法是取长补短,不能偏废一边。陆九渊的观点则是:尊德性是前提,没有尊德性,就谈不上道问学。从对话内容看,朱陆之间明显存在误会:朱熹强调的是两者不行偏废,陆九渊强调的则是应以尊德性为先。因此朱熹指责陆九渊“专是尊德性”有些牵强,而陆九渊强调以尊德性为先好像也答非所问。“尊德性而道问学”原来是中庸里的一句话,说的是君子修养的两门功课。原委什么是尊德性和道问学,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呈现 道德 知识性 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