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说课稿.docx
《20227.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7.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说课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7.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说课稿篇一: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黄冈师范学院地理科学2022级范聪。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必修模块地理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课程目标、教法分析、学法指导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分析说明。 教材分析: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矛盾的问题日益突出。地理必修三一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利用必修一学过的地理规律和必修二学过的人地关系和谐伦,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努力寻找区
2、域可持续发展之路。实际是对必修内容的一个应用性总结,使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区域的含义 通过读图分析,初步掌握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归纳出区域的主要特征,能用简洁的地理语言表达区域的特征。 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去理解“区域”的含义,先引导学生回忆熟悉的区域,然后启发学生总结区域的基本特点,进而将所举的区域归类。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为例,比较他们在地理位臵、气候、 土地、矿产等条件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区 域比较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
3、值观: 运用读图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培养分析区域差异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建立科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观。 教法分析: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读图观察分析,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 学法指导 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对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将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和动画演示等,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比较、读图等方法分析问题,使学生达到“见图说文”、“说文想图”的能力,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由教师介绍生活中经常用的能够突显南北区域差异的俗语,如南稻北面,南船北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讲解1、什么是区域: 区域的内涵:
4、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 的。(地表特征、面积、形状和边界)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教师归纳:2、区域的分类: 按性质分(自然区域、经济区域、社会文化区域等) 按规模分(大型、中型、小型) 3、区域的特点: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和可变性 承转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由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下面我们通过以下案例,分析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思考(学生讨论回答)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
5、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读图分析显示以下三图, 图1.1长江三角洲的地理条件中国地形图图1.2松嫩
6、平原的地理条件 思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试从图中找出两者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些差异对生产活动有何影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归纳表格,学生完成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该区地理环境: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7、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阅读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 2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3划分: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该区地理环境: 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8、 篇二: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说课稿 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说 课 稿 驻马店市汝南双语学校 肖益 各位评委老师好! 焦作市是一座典型的煤城,依靠煤炭发展成一个著名的工业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城市的发展遇到很大挑战,现在焦作正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努力转型:利用山水资源发展旅游业,利用煤炭资源发展电力、铝电联营,利用较好的水热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等。焦作的发展之路暴露出区域内部发展与资源环境相矛盾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很多地区发展过程中曾有的困惑。必修三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各种地理问题,探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将来
9、参与国家经济建设打下基础。让我们共同关注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课程目标、教法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矛盾的问题日益突出。地理必修三以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利用必修一学过的地理规律和必修二学过的人地关系和谐论,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努力寻找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实际是对必修内容的一个应用性总结,使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区域的含义 通过读图分析,初步掌握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7. 地理环境 区域 发展 影响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