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第一章-第三章学案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docx





《期末复习第一章-第三章学案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复习第一章-第三章学案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授课主题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授课目标第一章至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学习重难点结合易错题进行巩固教学内容【知识点一】宇宙中的地球1. 地球的宇宙环境1.1 宇宙的特点:物质性和运动性1.2 “三看法”判别天体:一看位置:天体位于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二看物质形态:天体属于宇宙中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三看运转轨道:天体在一定的运行轨道上独自运转。1.3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 、 1.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 稳定;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内在条件: 适宜的 条件,适合生物生长的 条件,有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1 太阳辐射对地球
2、的影响太阳成分: 和 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的影响:提供光和热为水、大气运动、生物活动提供动力【拓展】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由 向 逐渐 。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 分布不均, 多, 少, 多, 少, 地区最多, 最少。【例题】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即太阳辐射B.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C. 太阳辐射能量大,是目前人们生产生活使用的唯一能源D. 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单位面积多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比其他行星多2.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光球(太阳黑子) 色球(太阳耀斑、日珥) 日
3、冕(日冕物质抛射)【注意】太阳活动的强弱变化周期为 年。 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太阳黑子变多变大的时候也是耀斑频发时期,耀斑最多的区域也是太阳黑子集中的地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地球的气候(黑子活动的峰年和谷年,地球上异常气候的概率增加) 影响地球电离层(耀斑爆发会干扰高空电离层,影响无线通信) 影响地球的磁场(太阳风干扰磁场,产生磁暴和极光) 3. 地球的演化过程4. 地球的圈层结构4.1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了解地震波(横波和纵波的特点)横波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体传播。两个不连续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三个内部圈层:地壳(坚硬的固体岩石
4、组成) 地幔(莫霍-古登堡界面之间) 地核(由铁镍等金属组成)注意:软流层在 ,是 发源地。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底部4.2 地球的外边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 和 )水圈:是地表以及近地表的各种形态的谁提的总称。(主体是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各大圈层之间的关系: , 【例题】1.天体系统的层次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 B.距离地球最近的
5、恒星是太阳C.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D.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是地球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耀斑和色球 B.黑子和日珥 C. 黑子和耀斑 D.日冕和太阳风4.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B.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C.只适用于北京地区的范围 D.北京所在的 116E 的地方时5.岩石圈是指( )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 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 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D.地壳和上地幔6.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A.大气圈、水圈、地壳 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地壳、地幔、地核 D.岩石圈、水圈、上地幔【易错题练习】科幻电影流浪地
6、球讲述了一个未来故事:太阳急速老化,人类选择距地球4.2光年的比邻星系作为新家园。人类带地球逃离太阳系期间,暂居在距地面5千米的地下城,并计划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获得动力逃离太阳系。1-2。1.探索发现,比邻星系内的宜居带距离比邻星大约0.041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为日地距离)。据此推断比邻星( )A.比太阳的级别低 B. 比太阳质量小 C. 比太阳温度低 D.比太阳体积大2.有关流浪地球的讨论合理的是( )A. 木星是类地行星,由岩石组成 B. 地下城位于地球圈层的地壳部分C. 流浪地球的新家园在河外星系 D. 太阳活动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
7、种古脊推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推动物化石群。”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并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右图)。据此完成3-5题。3.该区域岩层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 4.在恐龙化石分布较多的地区,恐龙繁盛的时代( )A. 被子植物繁荣B. 是重要的煤炭成矿期C.陆地和海洋被冰层覆盖D.盘古大陆尚未形成5.关于地理小组的考察结论,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壳主要经历了下降运动 B. 地壳主要经历了水平运动C.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为玄武岩 D.该地经历了由海洋向陆地的演变【知识点二】地球上的大气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1
8、 大气的组成大气是一种混合气体,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1)干洁空气:氮: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氧: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 的基本原料,对地面具有 作用。臭氧:吸收太阳光线中的 ,对地球生物有保护作用(2) 水汽:水的相变(3) 杂质:作为 ,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1.2 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的不同,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1) 对流层位置:大气圈的最底层组成:占大气圈总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大气中的污染物多集中在这一层。厚度: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高纬度地区8-9千米。特点:气温随高度升
9、高而递减,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对流层的底部。(2) 平流层位置:对流层顶部至高空50-55千米。组成:22-27千米含有大量的臭氧。特征: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航空飞行(3) 高层大气位置:平流层以上特征:温度先下降后上升,有若干个电离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通信的影响很大。2.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2.1 大气受热过程(222)2个能量来源: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近地面大气主要和直接的热源: 2个吸收作用: 和 2个辐射: 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太阳暖大气)
10、地面被加热并以 的形式射向大气(地面还大气)大气增温(大气暖大气)2.2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2.3 大气热力环流形成原因: 过程: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热力环流:由于 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环流最简单的形式。2.4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形成原因:直接原因: 主要原因: 影响风的三个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 ,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 摩擦力:与风向 【易错题】气象观测资料时发现,在观测到山谷风的时日,昼夜长短对崇礼山区不同季节山风与谷风时长差异有重要影响。据此完成1-2题。1.谷风持续时间最长的季节是( )A.春季 B. 冬季 C.秋季 D. 夏季2.谷风盛行时( )
11、A.暖空气沿坡面下沉 B.冷空气沿坡面上升 C. 山坡或山顶常形成云雨 D. 谷底常可形成云雨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据较新的研究表明,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图1为某年天津市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平均日变化曲线图,图2为天津市简图。结合图文信息,完成3-43.据图1可判断天津市()A.大体上日落前后,热岛效应最强B.太阳辐射越强,热岛效应越强C.图1所示冬季热岛效应最强D.全年热岛效应平均日变化最大4.天津热岛效应会导致海风势力增强显著的地点是()A.B. C.D.【知识点三】地球上的水1. 水循环1.1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概念: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
12、气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根据左图,补充水循环的环节A B C D E F G H 水循环的类型: 、 、 1.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促使地球上的物质迁移和转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塑造地表形态。促进水体更新。【例题一】月牙泉为甘肃敦煌沙漠中的一汪清泉,曾一度面临消亡,近年来月牙泉水域面积趋于稳定状态,此前长时间逐渐消瘦的月牙形状,逐渐“丰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月牙泉主要参与的是( )A海陆间循环B陆地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D大循环2月牙泉逐渐“丰满”得益于( )A大气降水增多B地表径流汇入增多C地下径流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地理精品专题 高中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