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灰椋鸟》教学设计.docx
《2022《灰椋鸟》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灰椋鸟》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灰椋鸟教学设计篇一:灰椋鸟教学设计 灰椋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灰椋鸟是小学语文鄂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的主题侧重于“人与自然”。该文的作者徐秀娟是盐城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她为了寻找一只失散的丹顶鹤,不幸陷入沼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艺术家为她谱写的歌曲。 灰椋鸟一文主要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壮观景象以及归林后喧闹热烈的场面。作者欲扬先抑,先写了灰椋鸟的“不好看”,接着,层层铺排,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温馨和归林后的热烈、喧闹,让我们跟着走近灰椋鸟,发现了这不起眼的小鸟的好看之处,让我们相信,世上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目标: 1、 学
2、会6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理解“排空而至、浩浩荡荡”等词语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读描写灰椋鸟归林情景的句子,想象句子所描绘的场面,体会 作者的感情。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背诵重点段落, 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理 解植树造林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 抓住描写灰椋鸟归林时情景的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而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2、 感受壮观,体验幸福,感悟和谐。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 手法。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同学们,刚刚我们听到的是一首老歌
3、,名字叫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那个为了救一只丹顶鹤,而不慎陷入沼泽地的女孩,名叫徐秀娟。(出示照片及名字)。 2、过渡:徐秀娟一生爱鸟,不惜为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她生前写过的一篇关于鸟的文章,题目就叫灰椋鸟(板书) 。 3、 描述】 (出示句子):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 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指名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齐读句子。 过渡: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作者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录像,会使她亲自去看看这没什么好看的灰椋鸟呢?作者用文字为我们再现了画面,让我们走入课文,去看看灰椋鸟吧!
4、 学习提示:(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指名朗读反馈(出示词语): (1)认读生字,指导“椭”和“俱”,学生练写生字 (2)水杉 栖息 深涧 喧闹 绒地毯 刺槐林扑棱棱 翘首遥望 互相应和指名读,提醒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3)排空而至整群整群浩浩荡荡百鸟争鸣 呼朋引伴叽叽啾啾指名读。说说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用词语形容。(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归林、壮观、喧闹、热烈等)。(归林图壮观、闹林图喧闹热烈) 2、了解课文内容,围绕灰椋鸟写了写什么? (根据“六要素串联法”)本文记叙
5、了“我”和同伴一次去林场观察灰椋鸟归林闹林的经过。 (根据课文中景物的描写,题目扩充法)抓住了课文的要点,从课题入 手,用题目扩充法概括,重点描述了灰椋鸟归林闹林的情景。 过渡:灰椋鸟归林了,那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三、顺学而导,直奔重点,夯实训练 找到相关段落,默读课文,利用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来体会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勾画词句,批注感受。(指名交流) 预设1:在灰椋鸟归林时一开始是一小群一小群的飞过来,联系上文,作者最初观察灰椋鸟归林时是怎样的情景呢? 句子: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体会“翘首遥望”:抬起头向远处眺望。许多黑
6、点移动就是说明灰椋鸟归林了。原来破折号后面的部分是解释说明的作用。读懂了标点符号,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的内容。 读后交流,教师点拨并相机指导朗读: 2.“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1)用动作理解“盘旋”;联系上下文理解“陆续” (2)重点解读:投入。理解灰椋鸟对刺槐林的感情。 (3)指导朗读。师质疑:好看吗?这场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4)点击:“大部队”排空而至。问:这个“排”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看到波涛滚滚的黄河那万马奔腾的气势,你还想到了哪个带有“排”字的成语?排山倒海这里的“排”都有“推”的意思
7、。 (6)天空中布满了灰椋鸟组成的队伍。成群结对的灰椋鸟遮住了天空。 教师总结:作者运用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一开始 (学生接读句子) ,没几分钟(学生接读句子)。运用时间顺序把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写得惟妙惟肖。一个“排”字显示出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3、还有哪些词写出了壮观的场面?黑压压、铺天盖地、密密麻麻 “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A.【形容多、数不胜数】谁能把你想象到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0 椋鸟才能排成这样的队伍 场面的壮观。B. 作者这一段描写善于运用重叠词。让我们边想象边读一读这些
8、重叠词。 评价: 成成千上万只灰 篇二:灰椋鸟教学设计 灰椋鸟教学设计 青岛无棣四路小学 陈晓炫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欣赏本课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归林后情景的优美句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学习造比较复杂的比喻句:好像,又像;似,如。 3、学习本课作者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造林工人的赞颂之情;增加保护鸟类、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能理解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谁会读?(2个后齐读)你们见过灰椋鸟吗?陈老师也从来
9、没有见过,你对它有哪些了解,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 课件出示:读读句子,它的样子 老师也查到一些资料与同学们分享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灰椋鸟,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壮观的归林图) 你是从课文的那几个自然段看出来的呢?(3_5) 请大家先仔细读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你又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呢?画下来,做做批注。 小组交流 交流: (学生答:浩浩荡荡、排空而至。) 那一开始就是这样壮观的场面吗? 接读 同学们闭上眼仔细听,你听到了什么?它们在互相诉说着什么? 他们交谈的多么热烈啊,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小结:
10、灰椋鸟归林时是那样的壮观,那样的快乐,那样的幸福。好一幅壮观的归林图! 太阳渐渐下山,晚霞映红了天空,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如果手里就有一个dv机,你最 想记录下哪些画面,哪些声音?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出你要记录的内容。 画面:作者原来不是说它灰灰的背,黑乎乎的,没什么好看,而现在怎么觉得它像少女起舞那么漂亮呢? 你们还会记录下些什么呢? 声音: 是一百零一只鸟吗?你们听过这种声音吗?听! 他们在俱乐部里干什么? 是啊,不然怎么会这么热闹啊 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加入灰椋鸟这盛大的联欢会吧! 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这喧闹而热烈的闹林图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推荐生读 如果是你亲眼看着如此热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灰椋鸟 2022 椋鸟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