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 合肥育英中学选修一试卷(日本明治维新)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D A、天皇 B、将军 C、大名D、武士 2、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胜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D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派进行改革 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心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 C、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D、倒幕派驾驭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3、日本尊攘派形成的缘由是 A 外国力力入侵,日本民族危机加深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对内恐怖镇压 中下级武士得
2、到部分大名和人民的支持各地人民起义风起云涌 A、 B、 C、 D、 4、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其最主要的成果是 B A、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为发展资本主义开拓了道路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5、尊王攘夷运动失败的缘由有A 尊攘派对幕府抱有幻想幕府军队进攻 西方列强的压力和围攻尊王派失去民众支持 A、 B、C、 D、 6、19世纪六七十年头,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除了俄国外还有A A、日本 B、意大利 C、美国 D、德意志 7、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缘由是A A、封建专制制度严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严峻的民族危
3、机和激化的国内阶级冲突的迫使 C、落后的生产关系严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其政权地位 8、“国之强弱,确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第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 于是否激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实行的措施是C A、废藩置县,建立统一的中心集权国家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D、改革土地制度,确立土地私有 9、19世纪后半期,日本以非常实惠的方式将国有企业的很大一部分转让给私人资本家经 营,其中不包括下列部门中的哪一项B A、矿业开采 B、铁路和军工企业 C、纺织工业 D、造船业 10、日本社会中,“士”的构成包括C
4、 将军 大名 商人武士 A、 B、 C、 D、 11、日本倒幕派之所以战胜幕府军队,是由于D 倒幕派得到天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倒幕派士气昂扬,武器先进,战斗力较强 大名与幕府决裂,参与对幕府的战斗西方列强保持中立 A、 B、 C、 D、 12、19世纪中期的日本,国内阶级关系的新改变有D 劳动人民日益贫困,进行各种形式的抗拒斗争 1 5页 第页共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经济地位不断增加,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力 中下级武士因经济状况恶化对现实不满增加部分藩主主见反对幕府统治 A、 B、C、 D、 14、19世纪初,日本社会冲突激化,表现在D 农夫受到沉重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发生 工商业者也不满幕府剥
5、削和掠夺 中下级武士变成反幕府的力气 西方列强加快侵略扩张的步伐 A、 B、 C、 D、 15、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D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化,培育建设人才 16、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化而已。”材料反映明治政府“文明开化”的重点是A A、教化改革 B、军事改革 C、培育出国人才 D、社会生活习俗改革 17、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社会改变的叙述,正确的有A 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由半割据状态转为中心集权国家 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同等所
6、代替 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封建文化 A、 B、 C、 D、 18、明治维新中,天皇实行的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包括D 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将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心政府派员干脆管理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将大名集中东京居住 A、 B、 C、 D、 19、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最突出的是D A、驾驭政权的人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B、不少垄断资本家由旧式特权商人脱胎而来 C、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勾结,推行军国主义政策 D、天皇是国家元首兼国家最高统帅,拥有专制权力 20、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像点有A 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实施的改革 目的是富国强兵 都学
7、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文化都使本土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转变 A、 B、 C、 D、 21、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A A、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发展“样板企业” B、加紧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C、大力扶植和爱护私人企业 D、大资本家限制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22、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最有利的是D A、废藩置县,加强中心集权 B、废除土地买卖禁令 C、实行征兵制 D、实行文明开化,发展 近代教化 23、明治维新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是C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8、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24、明治维新中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其核心是A A、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文化B、废除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同等 C、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D、大力提倡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25、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措施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有D 2 5页 第页共宣布“四民同等”,平民有更多的自由 华族和士族只要不当官也可以经营工商业和农业 政府以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 取消封建割据局面 A、B、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题,第26题12分,第27题5分,第28题分,第2题分,共50分) 26、(12分)对于日本“明治维新”,一般学者认为
9、它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也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一次“明治革命”;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它是“明治中兴”。请依据所学历史学问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你认为其中更为合理的一种观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2)说明其它两种观点的可理解之处。 27、(15分)细致视察下面两幅图,依据所学学问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以上两幅图反映了19世纪60年头在俄国和日本发生的重大事务是:(4分) (2)对于俄国和日本发生的这两次重大事务,一般学者认为它们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2分)理由是什么?(4分) (3)这两次事务后俄、日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10、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有何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缘由是什么?(5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民族,其工业化并非由政府刻意追求的事先规划的结果,而是一种源于民间私人资本“对财宝的追求”和“贪欲”的结果,英国人是到了工业革命已成气候并大大变更了国家面貌时才有发觉。 材料二:日本最初的一批近代企业,主要由国家经营。政府创办近代工业的重点始终放在军火工业方面。后来,政府起先把一大批官营工矿业转让给资本家。高利贷富商岩畸首先接受了原属土佐藩的轮船,创立了三菱公司。 材料三:1901年八藩钢铁厂(私人企业)钢、铁产量分别占日本钢、铁产量的82%和53% 3 5页 第页共材料四:
11、1870-1940年日本以每年约4%的增长速度才以极落后的状态转变为一个主要的工业国。 请回答: 依据材料 一、二和所学学问,概括英国和日本工业化起步的主要不同之处。 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日本经济的什么状况? 依据材料 二、四,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日本经济持速增长的缘由。 29、19世纪60年头,中国和日本两国各自进行了一场图强的运动,但其结果却不一样。中国的失败了,日本的获得了巨大的胜利。请结合相关历史学问回答以下问题: (一)在中国开展的运动是:(1分) 在日本开展的运动是:(1分) (二)从以下几方面比较说明中国的失败和日本的胜利的缘由: (1)经济方面:(2分) (2)政治方面:(3) (3
12、)目的:(3分) (4)归纳说明中国开展的运动失败的必定性:(2分) 30、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相继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富国强兵,19世纪六七十年头中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内容和影响方面比较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何异同? (2)分析造成不同的缘由。 合肥育英中学选修一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DDABA 6、ACCBC 11、DDAAD 16、ACCAA 21、DDBA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题
13、,第26题12分,第27题5分,第28题分,第2题分,共50分) 26、“改革”的观点:主要认为“明治维新”是由天皇主持自下而上完成的。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4分) “革命”的观点:主要认为“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4分) “中兴”的观点:主要认为“明治维新”前,日本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机,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政权,实行系列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4分) 27、答:(1)图一:俄国1861年改革(2分)图二:日本明治维新(2分) (2)正确,(2分)因为这两次事务都是由统治者主持自下而上完成的。两
14、国都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3分) 不正确,(2分)这两次事务虽然都是由统治者主持自下而上完成的,但日本是在武装倒幕后,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的前提下而进行。(3分) (以上两种答案中只要答出一个即可。满分为5分) (3)主要差异:英、法为民主政治体制,俄、日仍保持着专制主义体制。(4分) 主要缘由:对封建制度改造程度的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主要缘由。(2分) 28、 英国工业革命由私人资本推动,日本工业革命中政府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以轻工 业(棉纺织业)为主,日本以重工业(军事工业)为主。 4 5页 第页共在政府爱护下垄断产生;垄断组织已限制国家经济命脉。 推行社会改革,
15、为资本主义发绽开辟道路;抓住机遇,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发展经济;政府实行措施发展工商业;大力发展科技与教化;对外扩张,掠夺朝鲜、中国的资源和市场发展本国经济。 29、答: (一)、在中国开展的运动是:洋务运动(1分) 在日本开展的运动是:明 治维新(1分) (二)、(1)经济方面:洋务运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明治维新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影响下,封建土地全部制动摇。(2分) (2)政治方面:洋务运动是部分官僚在“内忧外患”形势下所实行的“自强”措施;明治维新是在内外危机中,德川幕府统治危机严峻。中下级武士中的革新势力联合地主、商人、资本家进行武装倒幕。(3分) (3)目的:洋务运动
16、是以西方科学技术的手段,达到维持封建统治的目的;明治维新是推翻幕府,建立以天皇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专政,着手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3分) (4)归纳说明中国开展的运动失败的必定性:洋务运动缺乏变革的经济条件,不能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限制,又不能摆脱封建势力的阻挠和侵蚀,所以它必定要失败。(2分) 30、 (1)相同点:都主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不同点:中国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只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学先进的思想和政治经济制度;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日本不但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引进西方先进的社
17、会经济、政治制度。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2)不同的缘由:经济方面,中日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中国洋务运动时,民族工业虽然已产生,但力气薄弱,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而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深刻改变。政治方面,两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不同。中国封建专制势力强大,在洋务运动中,顽固派驾驭实权,并始终以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为目标;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强大,并最终推翻幕府统治,驾驭国家实权。新政权为摆脱外来压迫,主动发展资本主义,为建立近代化国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5 5页 第页共 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人民版选修一明治维新练习题 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_选修一解读 明治维新(材料) 明治维新讲稿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示例之一 明治维新教案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