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人教版高中物理学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 人教版高中物理学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 人教版高中物理学史.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 人教版高中物理学史篇一:最新整理:高考物理学史归纳2022 物理学史归纳以及高考试题汇编 【知识归纳】 1伽利略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发现自由落体规律。 2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后来被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实验+推理)推翻了,提出了惯性的概念,建立力改变运动的观点,奠定了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 3、在伽利略、笛卡尔的基础上,牛顿归纳出第一定律。 4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5第谷潜心观测天体运动,积累了大量数据,开普勒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行星运动规律 6、在前人的基础上牛顿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从此
2、,天上物理与地面物理联系起来 。 7、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引力常数,用实验验证该规律。(铅球密度大、放大法) 8、胡克、哈雷等科学家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也有很大贡献。 9、库伦用扭秤实验研究出电荷间作用力的规律,得出库仑定律,(并且测出库仑力常数-争议) 10、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测出电子的电量。 11.法拉第首先提出场的概念,并提出用场线形象描绘场的强弱。 12.焦耳发现电流的热效应,用实验得出焦耳定律。 13.欧姆发现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用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4.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安培进一步研究,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进而得出通电导线
3、产生的磁场的分布规律。 15.安培首先研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称之为安培力,洛伦兹首先研究运动电荷在磁场中的受力,称之为洛伦兹力。 16.劳伦兹设计出回旋加速器,可以很方便的得到高能量的粒子。 17、法拉第首先解决磁产生电的问题,通过实验归纳出:当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就产生感应电动势。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 18.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公式不是法拉第研究出来的,但是电磁感应定律这一伟大的发现大部分物理史认为属于法拉第-当然有点小争议,人教版特别指出了韦伯和纽曼两人的贡献。 19.楞次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现楞次定律。这一定律的实质是能
4、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20.科学家用归纳法总结出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21.物理学在研究几个物理量的效果,通常应用等效法,合力,分力,向心力,总电阻,合速度等概念都体现等效法. 22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就有一个沿着等势面的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静电力就要做功这里用的逻辑方法是反证法. 23.为了研究电场、磁场的性质,通常在场中放入检验电荷(电流、磁极)用比值定义的方法来反映场的性质。 24.科学研究包括科学假设科学推理科学实验科学归纳等环节。 25、比值定义法:E=F/q,B=F/IL,R=U/I 理想模型法:质点,点电荷,匀变速运动 等效法:重心、合力,分力,总电阻 临界思
5、维: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 26、单位制 会从公式角度分析 高考真题 (美丽的高中生活是我的爱,高高的教学楼下花正开,什么样的试卷是我呀我最爱,什么样的题目最开怀。)-摘自网络 例1、(2022全国新课标理综I第19题,多选)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 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 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 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 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 B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 C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
6、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 例2、(2022全国新课标理综II第18题,多选)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 B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 C指南针的指向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 D在指南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放置一直导线,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 例3、(2022全国新课标理综I第14题,单选)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线圈,然
7、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相连。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例4、(2022全国海南卷第7题,多选)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 B牛顿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而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麦克斯韦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D奥斯特发现导线通电时,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答案】1AB 2BC 3D 4ABD 【归纳】1、不一定考。
8、2、可能是多选, 3、难度不一定小,4、得分率不高 5、下一步可能考单位制、物理学方法 练习题 1. (2022全国新课标理综II第19题)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 (2022全国新课标理综
9、1第14题)右图是根据伽利略1604年做 斜面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 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 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物体具有惯性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3.(2022高考山东理综第14题)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 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 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10、,方向相反 4(2022高考重庆理综第4题)题4图1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 示意图,让小球由倾角为的光滑斜面滑下,然后在不同的角条件下进 行多次实验,最后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分析该实 验可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 值的比值y随变化的图像分别对应题4图2中的 A、和 B、和 C、和 D、和 5. 【12全国新课标】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 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 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 于静止状态
11、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6. 【12山东理综】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C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必然结果 D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 7. 【11海南高考】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
12、间存在联系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8. 【11山东理综】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事实的是 ( ) A.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9【10全国新课标】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
13、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10.【09全国新课标】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11.【2022年广东卷A;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
14、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C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波动性(选修3-5内容) D.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 12.【2022年广东卷B;1】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 A洛伦兹 B库仑 C法拉第 D奥斯特 13. (2022年北京卷第19题)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 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
15、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14.(2022年海南卷第7题)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 B牛顿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而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麦克斯韦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D奥斯特发现导线通电时,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15【2022年全国新课标1
16、】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相连。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16.(2022高考福建理综第17题)在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单位有:m(米)、kg(千克)、s(秒)、A(安培)。导出单位V(伏特)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2-4-12-3-12-2
17、-12-1-1AmkgsA BmkgsA CmkgsA DmkgsA 【答案】1.ABD 2C 3AC 4B 5AD 6AD 7ACD 8 AB 9 AC 10BD 11A 12D 13A14ABD 15D16B 附录:物理学方法 1、(史实方法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为N/C B. 奥斯特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以及感应电流方向判断的定律 D. 地球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一个引力场,按照电场强度的定义方法得到引力场的强度为重力加速度 2. 某学习小组以“假如失去?”为主题展开讨论同学们提出以下四种观点,正确的是
18、A假如物体间失去了摩擦力,任何运动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假如磁体周围失去了磁场,其它形式的能将无法转化为电能 C假如地球对月球失去了引力,月球就不会绕地球转动 D假如导体失去了电阻,所有用电器都不能正常工作 3.为了测量篮球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着地时地面对篮球的最大弹力,一位同学采取了如下方法:把一张白纸平放在地面,在篮球的表面均匀地洒上水,让篮球从特定高度自由落下落到白纸上,在纸上留下水印,然后把纸放到体重计上,将篮球慢慢的向下压直至球和水印重合,此时读 出体重计的示数即可知地面对篮球最大弹力的大小。这种等效替代的方法跟以下哪个实验中 所用的方法相类似 A .在研究弹簧弹力与伸长关系时,弹簧
19、不超过弹性限度 B. 在研究加速度与合外力关系时,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 C.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将橡皮条拉长至同一位置 D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 4.物理学中,科学家处理物理问题用到了多种思想与方法,根据你对物理学的学习,关于科学家的思想和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重心和交变电流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是采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C奥斯特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D牛顿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 5.结合你所学知识和图中描述的物理学史,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
20、是 A图中“力学”高峰期是指牛顿建立动力学理论 B伽俐略将他的“斜面实验”和“比萨斜塔实验” 都记录在 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 C“电磁学”理论的完备晚于“力学”理论的完备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 6.以下是力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由图可知这三个实验中共 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A极限的思想方法 B放大的思想方法 C控制变量的方法 D猜想的思想方法 【答案】1. D 2. C 3.C 4D 5 B 6 B 篇二:2022高中物理 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 近代物理学史总结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
21、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
22、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6、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7、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8、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二、电磁学: 9、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人教版高中物理学史 人教版 高中 物理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