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驾驭: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旺盛。民族工作的成就。 2理解: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旺盛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 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学问内容的学习,进一步相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
2、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美丽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讲授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提问:(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看图说分布特点)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织杂居。汉族集中的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这是大杂居。小聚居表现的很明显。(举班级的例子。班级绝大多数同学是汉族,请问班级里哪位是少数民族同
3、学?你知道你们民族主要聚居在什么地方吗?) 这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什么实行这一制度呢?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历史上各民族进行了哪些友好的交往?中心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近代各民族在抗拒外敌、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作出了什么贡献?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补充如下: (1)友好交往:汉代张骞出访西域,加强了和西域各族的友好交往。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了天可汗。唐和吐蕃关系友好。(唐文化是吸纳了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达到封建文化的高峰) (2)管辖:汉代设西域都户,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心政权的起先。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汉
4、、蒙、维杂居通婚,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清朝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驻藏大臣与*共管西藏。 (3)抗拒斗争:1840年起先中国遭遇列强入侵,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并肩抗拒外国的入侵。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缘由 A.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 统。 B.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相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别的民族关系。 C.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密切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行分别的部分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学生读图找到我国设立的自治区。)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优越性有哪些? 启发学生发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心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的,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呢?少数民族有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这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更好地照看到本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下面我们来学习,在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下,我国如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 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通信、能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民族团结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