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全书教学课件.ppt
《经济法基础全书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基础全书教学课件.ppt(4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经济法基础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2 目 录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第二章 个人独资与合作企业法律制度第三章 公司法律制度第四章 合同法第五章 市场管理法目目 录录第六章 工业产权法第七章 会计法第八章 金融法律制度第九章 税收法律制度第十章 经济仲裁与诉讼3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第一节经济法及其调整对象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第一章第一章4 学习目标 了解经济法产生的背景 了解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掌握经济法律关系三要素、 法律事实及其种类第一章第一章5 第一节 经济法及其调整对象一、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法的产生及其时代背景 19世纪前期,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 生产的社会化程度
2、得到极大提高。到19世纪后期, 引起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 最终导致垄断。同时,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工人罢工、企业倒闭, 经济危机频频爆发, 加上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导致一些国家经济崩溃。 在这样的情况下, 完全依靠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经济发展、医治战争创伤是难以实现的。这就需要国家行政权力对经济活动强有力的干预。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经济法应运而生。第一章第一章6 第一节 经济法及其调整对象一、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法在我国产生的社会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 党和国家提出要把我们工作的重点转移
3、到经济建设上来, 要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 要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支配逐渐减少, 市场上各种经济关系的协调, 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以及对微观经济的组织和引导, 只有通过立法、执法来实现, 也必须通过立法、执法、依法治理才能实现。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各种利益关系对市场秩序的冲击也随之而来。为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保障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经济立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三十多年来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补充、完善, 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框架。同时, 新的立法和对现有法规的补充修改还会继续, 以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深入
4、改革的需要。第一章第一章7 第一节 经济法及其调整对象二、 经济法的定义和特征 经济法的定义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特征 经济法既有其他法律所具有的国家意志性、强制性特征, 但与民法、行政法相比,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经济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经济性。经济性一方面是指经济法往往把经济制度、经济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直接规定为法律条文; 另一方面, 经济法反映了经济生活的基本规律, 受一定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 并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第一章第一章8 二、 经济法的定义和特征 经济法的特征 经济法既有其他法律所具有的
5、国家意志性、强制性特征, 但与民法、行政法相比,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经济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 指导性。经济法的指导性表现在国家通过经济立法明确规范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限制什么、 禁止什么、鼓励和促进什么, 并辅之以奖励和惩处两种手段, 以此来引导各种经济活动沿着有序、 良性轨道健康发展; 而并非通过直接的行政干预。 第三, 综合性。经济法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 从法律规范看, 既有法律法令, 又有许多条例、细则; 既有实体法, 又有程序法; 既有强制性规范, 又有指导性规范。从调整范围看, 既包括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关系, 又包括微观经济的管理和协作关系。第一章第一章9 三
6、、 经济法体系与调整对象 调整经济法律关系所适用的法律规范是由哪些部门制定的, 以及这些规范之间有什么样的相互关系。 我国经济法体系() 经济法按外在表现形式有如下体系类型。第一章第一章我国经济法体系一览表10 三、 经济法体系与调整对象 我国经济法体系() 经济法按照其所调整的经济关系的不同, 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 经济组织法。主要是与参与市场活动主体的组建、组织、资格认证、体制改革等方面有关的法律规定。例如: 公有制企业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涉外企业法等。) 经济管理法。是指国家在组织管理和协调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法律制度。例如:财税和预算、会计与审计、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法律。)
7、 经济活动法。是指经济主体参与市场活动应遵守的法律法规。例如: 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第一章第一章11 三、 经济法体系与调整对象 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指在具体的执法司法活动中所调整的具体的经济关系, 这是经济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键所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指导、管理、监督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包括: 宏观管理与调控, 例如财政金融、水土资源等; 微观管理与监督协调, 例如税收征管、企业登记、企业质量认证等。() 国家对市场竞争和交易监管协调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 例如: 反不正当竞争、经济合同、产品质量、消
8、费者权益保护等。() 国家为规范经济组织而发生的经济管理关系, 例如: 财务会计、劳动用工、工资制度等。第一章第一章12 四、 经济法的作用 经济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从国外经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尤其是从我国经济法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来看, 经济法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又是创建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不可缺少的。 经济法对于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 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起着重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经济法对个人生活的作用 有人把市场经济说成是法制经济, 不仅从理论上分析有道理, 即便是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来看也确实是这样。同时, 也需要
9、人们从法律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各种问题, 而不是凭自己的感情和愿望, 只有这样,才能创建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第一章第一章13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彼此间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在这些社会关系中,受法律规范和调整的关系称为法律关系。在法律关系中, 受民法所规范和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称为民事法律关系。受行政法规调整的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非财产关系称为行政法律关系。受刑法规范和调整的称为刑事法律关系。受经济法规范和调整的称为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中的一种。第一章第一章社会关系分类14 一、 经济法律关系及其特征 经济法律关系的概
10、念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规范和调整的国家在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 经济法律关系体现国家和当事人的意志。经济法律关系既要体现国家意志, 又要体现当事人的意志。但是, 当事人的意志不能和国家的意志相违背。() 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协作关系相统一的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是以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为内容并且具有国家强制性。这种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直接反映当事人之间的经济利益, 体现了经济性。国家以强制力保护当事人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第一章第一章15 二、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任何一种法律关系均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
11、, 缺一不可。经济法律关系也同样如此。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主体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也称经济法主体, 是指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调过程中, 依法独立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权利主体, 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主体。一般情况下, 任何一方当事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相应的义务, 因此, 经济法律关系中的每一方当事人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第一章第一章16 二、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 经济法主体必须要有主体资格。主体资格是指当事人参与经济法律关系, 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能力。只有具备了主体资格才能够参与到
12、经济法律关系中, 所享有的各项经济权利才能得到国家法律的认可和强制性保护。一般而言, 经济法主体必须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经济法律关系, 独立享有经济权利并承担经济义务, 独立承担经济法律责任。 主体资格的认定是由国家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予以确认的。不符合法定条件, 或者虽然符合条件但是未经法定程序确认, 不能成为经济法主体参加经济法律关系; 依法取得主体资格的当事人也只能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范围内从事经济活动,超越范围的活动不受法律的保护。第一章第一章17 二、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第一章第一章经济法主体一览表18 二、 经济法律
13、关系的构成要素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 在我国, 能依法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 参与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 除公民个人、农村承包户、个体经营户、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以外的其他主体又被称作法人。在我国, 法人主要有企业法人、 事业法人、机关社团法人。 法人资格的取得需要同时具备法律所规定的条件: 依法成立; 有独立的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有独立的名称、组织机构和活动场所; 能独立承担民事、刑事、行政等法律责任。第一章第一章19 二、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是指经济法主体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
14、的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在具体的经济法律关系中, 主体双方或多方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都是围绕着客体来确定和行使的。没有客体, 当事人各方的权利义务就失去了目标, 主体的活动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 客体是经济法律关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可归纳为下面几类, 见表。第一章第一章经济法客体一览表20 二、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 经济权利 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依法具有的自己为或不为, 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具体分析有以下三层含义:)
15、主体在法定范围内, 为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 有权依据自己的意志实施一定的行为, 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主体为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 有权要求负有义务的当事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主体在其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或不能实现时, 有权依法请求国家有关部门给予强制力保护。第一章第一章21 二、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经济义务 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为了满足特定权利主体的权利, 依法必须为或不为某种行为。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义务主体必须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 以满足权利主体的需要。) 义务主体实施的义务行为是在合法范围内进行的。) 义务主体不依法履行义务就应承担相应
16、的法律责任, 受到法律的制裁。() 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关系 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互为存在的前提, 并且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只有权利没有义务, 或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经济法律关系是不存在的。因此, 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互为存在的前提, 有权利一方必有义务一方。作为当事人每一方其享有一定的权利必然承担一定的义务, 并且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第一章第一章22 三、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 变更、 终止和法律事实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 变更和终止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 是指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一定的客观事实, 在当事人之间形成了法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 是指主体、客体、内容任何一个要
17、素的变更。 经济法律关系的终止, 是指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消灭。 无论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 还是其变更和终止, 均离不开一定的客观事件, 这些客观事件被称为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联结三要素的纽带, 也是变更和解除三要素的必要根据。第一章第一章23 三、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 变更、 终止和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终止的客观情况。依照它们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 分为行为和事件两大类。() 行为 行为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当事人的意志活动。行为可分为合法行为与非法行为。合法行为中又可分为市场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经济仲裁和经济司法行为三
18、种。非法行为中又分一般的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两种。() 事件 不依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客观情况。事件包括自然现象中的自然灾害, 如暴雪、洪水、地震等, 也包括社会现象中的战争、内乱、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等. 事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称为不可抗力。第一章第一章24 逻辑简图第一章第一章25 复习思考题 我国经济法产生于什么时间?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与市场经济时期消费品供求有什么不同? 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有哪些组成? 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有哪些? 经济法律关系由哪些要素构成? 法律事实有哪些种类及作用? 实训活动方案第一章第一章26 第二章 个人独资与合伙企
19、业法律制度第一节企业与企业法第二节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三节 合伙企业法第二章第二章27 学习目标 了解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的概念、 特征、 设立条件以及设立程序 掌握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的投资人以及事务管理的相关规定 掌握普通合伙企业的财产构成、 事务执行以及入伙、 退伙的相关规定第二章第二章28 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法一、 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特征() 企业是社会经济组织。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 有自己的机构及工作程序。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组织, 主要从事经济活动, 并有相应的财产。() 企业是以营利为
20、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经济组织。() 企业是实行独立核算的社会经济组织, 不实行独立核算的社会经济组织不能称为企业。() 企业是依法设立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依法设立,可以取得相应的法律地位,获得合法的身份, 得到国家法律的认可和保护。第二章第二章29 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法二、 企业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 企业有不同的分类: 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的不同, 可将企业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 混合所有制企业等。 按企业所属行业的不同, 可将企业分为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农业企业等。 按企业资本来源地的不同, 可将企业分为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 按企业投资者责任的不同,
21、 可将企业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等。 按企业的法律地位不同, 可将企业分为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等。第二章第二章30 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法三、 我国企业法体系 企业法是指调整企业在设立、变更、终止及组织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的企业法仅指国家颁布的专门以企业为调整对象的企业法典, 例如公司法 个人独资企业法 合伙企业法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企业破产法 等。广义的企业法, 除专门的企业法典外, 还包括其他散见于各法中的调整企业组织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 例如 民法通则 证券法 商业银行法 等法律中有关企业的规定。第二章
22、第二章31 第二节 个人独资企业法一、 个人独资企业及其特征 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 由一个自然人投资, 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 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 投资主体为一个自然人。() 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 个人独资企业的企业财产归投资者个人所有。() 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企业内部机构设置简单, 经营管理方式灵活。第二章第二章32 一、 个人独资企业及其特征 个人独资企业法 个人独资企业法是指国家关于个人独资企业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在1999年月30日第九届全国
23、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 (以下简称 个人独资企业法), 自2000年月日起施行。二、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和变更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 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 且只能是中国公民。() 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 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有必要的从业人员。第二章第二章33 二、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和变更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程序() 提出申请 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应当由投资人或者其委托的代理人向个人独资企业所在地的登记机关提出设立申请。申请时应向登记机关提交下
24、列文件: 申请书; 投资人身份证明; 企业住所证明和生产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委托代理人申请设立登记时, 应当出具投资人的委托书和代理人的合法证明。() 工商登记 登记机关应在收到设立申请文件之日起15日内, 对符合 个人独资企业法 规定条件的予以登记, 发给营业执照; 不符合条件的, 不予登记, 并应当给予书面答复, 说明理由。第二章第二章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 (样例)34 二、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和变更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程序() 工商登记 个人独资企业的营业执照签发日期, 为个人独资企业成立日期。在领取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前, 投资人不得以个人独资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 个人独资企业设立分
25、支机构的, 应当由投资人或者委托的代理人向分支机构所在地的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领取营业执照。分支机构核准登记后, 应将登记情况报该分支机构隶属的个人独资企业的登记机关备案。分支机构的民事责任由设立该分支机构的个人独资企业承担。第二章第二章35 二、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和变更 个人独资企业的变更 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 应当在做出变更决定之日起的15日内依法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申请人应向登记机关提交的文件有: 投资人签署的个人独资企业变更登记申请书、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提交的其他文件。委托代理人申请变更登记的, 应当提交投资人的委托书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或者资格证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法 基础 全书 教学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