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课件在优化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x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优化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多媒体课件在优化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多媒体课件在优化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优化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人们相识、重视和采纳,其效果也越加明显。下面就谈谈电教手段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电教手段的最佳选用,是小学数学教学任务完成的须要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特点的学科。在教学中,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建立、延长、发展和运用;任何法则、公式的推导、理解和验证;对任何一组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的驾驭,都须要学生有一种抽象概括及逻辑推理的思维实力。但是,这种须要和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的612岁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接受实力之间的距离是很大的。这种距离造成了学生在学
2、习中的种种困难。怎么突破这些难点、缩小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呢?那就要想方法帮助学生完成思维上的过渡,即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单一思维向综合思维过渡;由仿照思维向创建性思维过渡;也即要多采纳直观教学。电教手段正具备这种特点。 投影教学简洁易行、图像清楚、色调显明,它可以把讲解、视察溶为一体,可静、可动。简单和其它教学手段相结合,便于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录相教学声相结合,形、声、色、静动改变使多种信息同时刺激人的感官,能表现事物形象的各方面运动的全过程。其艺术感染力强,教学反馈作用大。 因此依据教学任务的须要,选择恰当的电教手段使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对“学”的指导上,可给学
3、生供应依靠已知独立探究未知的条件,产生“教”与“学”双方的良性循环作用,真正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形成老师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教学信息的传递、沟通、沟通、反馈,活跃教学气氛,使教学程序不断调整、有效地完成传授学问、开发智力、培育实力的教学任务,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二、电教手段的直观形象性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利教学手段 学习动机是驾驭学问,形成品行的重要因素。学习动机的关键在于爱好和求知欲。有了学习的爱好,就有了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基础。小学生的爱好是他们学习的干脆动身点,新奇、好动是他们突出的心理特征。小学生乐于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在喜
4、悦中索取。所以小学生对采纳电教媒体与其它教学媒体结合的课堂教学颇感爱好,乐于接受。每当采纳投影、幻灯、录相、计算机上课时,每当各种抽拉片、复合片、旋转片,各种彩色的投影教具、学具出现在学生面前时,那红色的五角星、绿色的三角形、彩色的小花、透亮的彩棒、活泼的小鸡小鸭和各色各样的实物图形同时感染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时,剧烈的刺激性使学生产生一种抑制不住的新颖,他们迫切地想看、想摸、想动、想探究个原委。通过形、声、色的刺激,通过静、动、大小、虚实改变的演示,使学生的脑海中出现出许多的联想,引起了极强的探究欲望。这种兴奋的状态正是引起、巩固和发展思维的基点,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学习动机是自觉的、主动的。在电
5、教手段创设的开心情境中学习,小学生便有“我要学”、“我乐学”的主动性。这时的课堂教学便是老师与学生两个主动性的最佳结合,也为实现课堂教学优化创建了有利条件。教学也简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电教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整体优化中的详细应用与作用 (一)电教手段在直观教学中为学生获得学问供应丰富而显明的感性材料 几何形、体概念的建立是抽象的。可以运用电教手段直观演示把几何图形和详细事物结合起来,把抽象的学问详细化、形象化,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实力。 一年级教材中新增加“图形相识”一节。为了使6岁儿童初步相识长、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可以设计这样的复合片: 底片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几何图
6、形。上面复合一片与底面一一对应的实物图:国旗、手绢、三角板和圆形钟面。 引导学生从熟识的事物入手,相识事物的外形。有了感性的相识再把实物图复合片揭掉露出各种几何图形,从而得到正确而抽象的概念。 讲“角”与“平行线”时也可采纳以上方法制片。讲“角”时可设计:底片是锐角、钝角、直角等图形,上面复合一一对应的“张开肯定角度的剪子、扇子、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等。讲“平行线”时可设计:火车的铁轨、无轨电车的电线、双杠等与底片上各种平行线相重合。便于为学生抽象地相识几何图形供应感性材料。 直观教学证明,人的感官和知觉,对教材感知得越是多种多样就越能促使学生坚固地相识和理解、驾驭所学学问的规律。 讲一年级口述
7、加、减法应用题时,学生头脑中“加”、“减”的概念没有完全建立,到三年级才揭示完整的定义。为了帮助学生精确地口头描述,可设计这样的抽拉投影片: (1)底片是蓝天上飞着5只小鸟,移动片上画3只小鸟。演示时抽拉移动表示又飞来了3只小鸟,提问:一共有几只小鸟? (2)底片是停车场上有9辆汽车,移动片上画2辆汽车,和9辆汽车合在一起。2辆车演示时抽拉移动表示开走了2辆汽车,提问:停车场上还有几辆汽车? 这种简洁的一拉一动,使静变为动,使死物变活,在动态中为学生供应感性材料使学生清楚地悟出: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加”的意思。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就是“减”的意思。这原来很抽象的“加减”概念,一经演示就详细
8、化了,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了从形象入手到建立抽象概念的第一步。 (二)采纳电教手段突出教材重点、难点,体现学问间的内在联系,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新旧学问的连接点制作投影片教学,不仅可以避开用语言表达的困难,也可以节约教学时间,使学生一目了然,把困难的内容简洁化,把深难的内容通俗化,化难为易,使学生豁然开朗。 第一,一年级讲“9加几”、“8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学生要理解和驾驭“凑十法”。这要在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时可采纳投影片与散片结合运用。 例:9+ 4、先出示9个绿皮球(一张片),再出示4个红皮球(散片),一共有几个皮球? 怎么想呢?边理顺学生的思路边演示
9、;先想9加几得10,9加1得10。于是把4分成1和3,拉过一个红皮球和9个绿皮球放在一起凑成10。再想10和剩下的3加起来得13。 不把4分解成2和2,是为了突出凑十法的特点。 “8加几”,“7加几”同样的思路,同样的演示方法,重点都突出在8与7分别和几凑成10,就把另一个数(散片)分成几和几,凑十后再用10加几。这组演示学具可以多用,简洁易变,有利于学生理解凑十法,又能推断分解数的要求分散难点,算理清晰,学生易于接受,效果也突出。 其次,二年级建立除法概念。区分等分、包含时,学生理解非常困难。我们抓住其本质特征,透过易混之处,用电教手段区分比较,使学生亲自感知,概念驾驭是非常清晰的。 讲课时
10、首先设计了两个题: 把12朵红花,平均分给3个小挚友,每人分几朵? 有12朵红花,每个小挚友可分3朵,可以分给几个小挚友? 学生列式都是123,怎样理解这个算式的意思呢?只靠讲,学生很难理解。只有通过分摆演示才能突破这个难点。在投影仪上师生分别分摆比在讲桌上分摆清楚,可以放大又可看分摆的全过程。 演示中突出等分、包含的本质区分: 题分时先从12朵红花中取3朵分给每人1朵,再取3朵每人1朵直到分完。突出按份数分一次拿3朵,每人分一朵,保证每人分得一样多,即等分。 题分时,先拿3朵分给一个人,再拿3朵给一个人,直到分完。突出看12朵里有几个3朵,(按一份数分),即包含。 以上方法学生清晰地看到不同
11、的分的过程。突出了同一算式的两种意义。因此,演示数学,信息传递快,而且紧扣教学重点。难点处也会迎刃而解。 第三,三年级进行“倍”的概念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些问题的解决基础是一倍的概念,必需予以重视。 教学中采纳抽拉片和散片效果都非常明显。制作片子的关键是突出“两量倍数比较时,谁是标准”。例:有8只小鸡、2只小鸭,小鸡的只数是小鸭的只数的几倍? 先出示小鸡再出示小鸭。而后把两只小鸭框起突出一份。然后抽拉移动小鸭这一份数和小鸡对应比较,有一个两只便和小鸭有一个同样多,有几个同样多就是小鸭的几倍。反复抽拉比较后得出,和小鸭比,有一个同样多,就是小鸭的一倍
12、,因此以小鸭只数为标准数,是一倍数。另一个数中有几个一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抽拉片为学生理解一倍数创设比较的情景,使学生知道“倍数关系”是对两个数的比较而言的,不是孤立存在,不能单说哪个数是一倍数或几倍数,必需明确谁和谁比,以谁为标准。而“倍数”是在“份数”的基础上过渡来的,份数可单独存在。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分。 第四,四年级讲乘法安排律时,对内在学问规律的理解,可采纳透亮小散片,便于改变、便于组合,既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又可在教学重点上使师生双边活动最佳结合。 演示过程可以这样进行: 把画有3件上衣,3条裤子的散片同时给学生,并出示例题:一件上衣6元,一条裤子4元,买这些衣服一共多少元? 学生
13、独立思索,移动组合探究解题方法,并用语言理顺自己的思路。 学生逐一演示自己的解题方法: 学生A:先把上衣放在一起,再把裤子放在一起,用“连加”计算:(6+6+6)+(4+4+4)=30(元) 学生B:认为连加可以简算:63+43=30(元) 学生C:把散片重新移动: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组成一套,有这样的3套,所以:(6+4)3=30(元) 老师引导学生视察、比较、推断。计算结果都对,哪种方法好?学生们异口同声认为第三式好,是最优综合式。视察得出: 63+43=(6+4)3 学生通过散片位置的调整,思维就根据有理有序的路子绽开,最终老师再执果索因,讲叙算理。教学中师生间总保持着一种良好的心理平衡,
14、这种气氛有助于学生潜在的智力得到发挥,难点也就不难了。 第五,在应用题教学中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及内在规律的驾驭是比较困难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基础与关键。教学中必需在此突破。 例:“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应用题,这部分学问是学生学习小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在教材一册中起先渗透解题思想,在四册中正式教学,引导学生驾驭“比多”、“比少”应用题的规律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中采纳投影演示突破几个基础概念,使学生在头脑中形象地建立起:“比较”的思想,一一对应”的思想,“同样多”、“多几”、“少几”等的含意。理解“谁和谁比,”以谁为标准,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片七个绿三角形和七个红圆形相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多媒体 课件 优化 数学 教学 中的 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