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艾青和海子诗歌中的土地-太阳意象对比.docx
《2022...——艾青和海子诗歌中的土地-太阳意象对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艾青和海子诗歌中的土地-太阳意象对比.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艾青和海子诗歌中的土地-太阳意象对比篇一:对海子诗歌意象研究 对海子诗歌意象研究 指导师 潘 枫 组长 林青青 成 员卓思思 王燕妮 谷欣欣 张晓芝 李霞蔚 姚雯雯 叶一婵 摘要: 近几年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已经作为一道主观题形式出现,由此可见准确把握诗歌意象对高考应试极为有利。 因此我们小组想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来提高我们对诗歌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进行主观分析的能力。我们重点抓住海子诗歌中的“麦地”一意象进行研究,发现 “麦地”系列抒情诗正是海子对当代诗坛造成最大影响的作品。诗人将麦子作为前期诗作的中心意象,与他的乡土情结息息相关。“麦子”意象之于海子,犹如“太阳”意象之于艾青,
2、“雨巷”意象之于戴望舒,“老马”意象之于臧克家。 背景:翻开中学生语文读本必修一,共选入12篇为当代诗歌,其中海子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颇受同学喜爱。从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读出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卷恋之情和对于生命的世俗的崇高的激动和关怀,感受到的。是热腾腾的生命气息,感受到了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奔放而温馨的情怀。朦胧诗派海子给我们留下了一大笔精神财富。他的是倍受当代诗人关注。他的全部生命哲学可以归纳为对诗歌的“热爱”。这种“热爱”的哲学构成了海子诗歌的真正底色。这变是此次研究的价值所在。 目的与意义:通过对海子诗的研究,可以提高我们对诗歌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进行主观分析的能力,提高
3、高中生的诗歌创作水平。 作用: 高考诗歌鉴赏是综合性最强的试题,考试大纲对鉴赏诗歌形象有明确要求。从2002年高考开始,高考诗歌鉴赏题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进一步加大。2002年高考考查的是李白的一首春夜洛城闻笛,其中问道“折柳”寓意是什么。这便涉及到柳意象问题。从诗经中描绘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表达惜别之情的折杨柳曲,及折柳送别的风俗(柳与“留”谐音),古诗中柳已具特殊意象,“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如果把握住这一含义,此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由此可见,准确把握诗歌意象对高考应试也极为有利。 研究方法:调查法和制作法 意象概念: 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
4、情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意象对于诗人创造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意境总是先从感受意象开始,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真切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准确把握意象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 课题研究时间统计表 项目 小组讨论 资料查阅 外出调查 实验 项目设计 制作 开题报告 活动次数 4 4 1 0 3 5 1 总时间/小时 3 4 2 0 1 12 36 结题报告 合计 1 19 72 130 研究过程: 通过对海子诗歌的品读,我们发现了
5、诗人所运用意象的阶段性,在作完整理工作后,我们把它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841987 自然意象:麦地19871988 死亡 19881989 翅膀 黎明 天堂 我们的诗人为什么会运用这些的意象呢?这些意象究竟表达着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孤独的灵魂究竟在倾诉着什么呢?我们小组不禁提出这样的问题 阶段一(1) 1、麦地之子 海子对当代诗坛造成最大影响的是他的“麦地”系列抒情诗,也是他创造的属于自己的诗歌意象。将麦子作为前期诗作的中心意象,与诗人的乡土情结息息相关。麦子是简单朴素生活的象征,是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呼唤,是诗人十五年农村生活留下的心灵的忧伤与梦幻,“麦子”意象之于海子,犹如“太阳”
6、意象之于艾青,“雨巷”意象之于戴望舒,“老马”意象之于臧克家。正因为海子在诗篇中大量描写歌颂麦子,所以有人把海子称为“麦地之子” 阶段一(2) 自然意象 2、麦地 海子诗歌的麦地意象的诞生和成熟并非是偶然的,它是海子的生活历程和心路历程双重作用的结果。 海子的麦地意象几乎囊括了中华民族本质的历史流程和现时的心理情感。麦子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共同的生命背景,那些呈现在我们生命经历中类似于麦地的痛苦,在进入诗歌之后便成为折射我们生命情感的闪光之处,成为了贫穷崇高的生存者的生命写实。 3、海子麦地意象的一般解释是:麦子是诗人承受痛苦和抒发欢乐的最敏感最细微的神经细胞,它们遍布于麦地之上,如同天地之间探
7、寻的宝剑,采集天空的雨水、劳作者的汗水,叙述大地的伤痕和苦难。 4、海子笔下的田园风光,不仅有黑黑的孩子,沉默的农夫,还有摇曳的麦子,广袤的麦地,海子麦地意象画面中奔腾的决不是个人归隐遁逸的血统,而是生命在静静毁灭中生长和燃烧的元素。作为麦地的嘴巴,海子使我们看到浮现在麦地上空永恒的光芒。 5、透过海子诗歌麦子意象的考察,笔者发现麦子在海子的心灵里是如何映射乡土世界的光辉的。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称的“麦子”意象,其构成元素包含“麦子”以及由此衍生开去的一系列的语汇“麦地”“土地”“粮食”“青稞” “稻谷”等等。它们是如此的平凡,却浓缩了天、地、人的精髓,在海子诗歌中,这些语汇俯拾即是。本文认
8、为:海子对“麦子”的体验是复杂的,有其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即对乡土的眷顾和思念以及对生命本真的关怀和追问。 6、“麦地”意象最早出现在1985年的麦地中。在这以前,有“麦田 ”、“麦子 ”、“打麦场”等意象。等到“麦地”形象出现时,诗人仿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词语,后来,他在诗中常用这个词语,使它具有一种明确的象征性。它与土地、村庄、家乡、粮食等意象,共同构成了对于农业的原初神话的重写。它象征着劳动、丰收和欢庆的仪式。麦地是个容纳和平与希望的所在,是文明伸展的所在。如果把几首写有“麦地”的诗连起来阅读,人们就会找到神话的影子。麦地,是诗人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也将是诗人死去的地方,麦地与亚洲铜是 一个
9、重合的地方,一个在历史中,一个在生命中。 阶段一总结 中国的向日葵麦子,是被当时众多醒悟了的青年诗人寻找而由海子和骆一禾最先找到并且说出的。麦子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共同的生命背景,排列在我们生命经历中关于麦子的痛苦,在它进入诗歌之后,便成为折射我们所有生命情感的黄金之光 。由麦子延伸开去的是村庄、人民、镰刀、马匹、瓷碗、树木、河流、汗水等一系列的意象,几乎囊括了中华民族本质的历史流程和现实的心理情感,从而成为中国人的心理之根。海子在农村一共生活了15年,于是他曾自认为,关于农村,他至少可以写作15年。只可惜他未写满15年便过早的离去了。但每一个接近过他的人,每一个用心诵读过他诗歌的人,都可以从他
10、身上嗅到四季的轮回,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 献计献策: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欣赏一首诗,外行眼中只是词语与词语的连接,内行眼里却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这些组合担负着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任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表面看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词语的连缀,六种似乎不相干的物象的拼凑,而从诗歌艺术角度看,是六个意象的组合,而这六个意象又是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是为表达诗人心中的情感服务的。人们所熟知的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如“春草”“杨柳
11、”“梅花”“明月”“秋风”等,早已不是仅指客观事物本身,而是饱含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感情,读者一看到它们,就会引发丰富的情感联想新诗中的意象虽然不如古诗中的意象那样集中、鲜明,意蕴丰富,广为欣赏者所关注与接受,但仍然是欣赏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分析时要注意区分新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两首诗中用得较多,如前一首诗中的“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后一首诗中在对大堰河辛苦劳作的生活场景的描写中,诗人用了集束描述性意象群,渗透了诗人对大堰河悲惨身世和凄苦命运的深切同情。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
12、”、有赠中的“旅客”“行囊”、风雨中的“风雨”“舵手”等,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我们初中学过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的“土地”“黎明”“河流”“歌唱”等,也属于这类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问卷调查分析 经过数据分析,对于诗人海子,有超过50%的人是因为读过他的诗才有所了解的.而且有接近70%的同学认为他们都挺喜欢海子的诗.看来海子的诗着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有80%的人都认识到意象在诗歌中的作哟感很重要,另有接近80%的人认为是挺重要的,同样还有70%的同学认为理解疑心对他们在诗歌写作方面有很大帮助,也有20%的同
13、学认为多多少少会有帮助. 经调查,在发出的144份调查问卷中,仅仅只有10张左右有写明原因,而剩下的134份的调查问卷中,同学们要么写着不清楚,要么空着.看来,他们虽然喜欢海子的诗,却并未深入调查研究过.综上,经过讨论我们小组决定对海子诗歌的意象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怀念 西川 海子行动 韩东 中间地带 钟鸣 孪生的麦地之子 燎原 诗人之死吴晓东 谢凌岚研究后的启示 在研究过程中有酸也有甜, 在研究过程中学会了合作与分工,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遇到过困难想过放弃,但始终有那么一种力量告诉我们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也学到了如何分析诗歌意象。即使依然存在不足,即使与那些前辈们还有着
14、很大的差距,但我们不会因此而放弃,因为,我们要在探索的道路上飞得更高、更远? 篇二:艾青的诗歌特色 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中心意象是太阳和土地,主题则是爱国主义。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而主题则是爱国主义。据统计,艾青首诗中,借土地来激发诗人情绪的诗,约占26,全面直接抒写太阳及其边缘类的诗约占10,且这类诗多是大篇幅的制作,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吹号者、等。 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的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如他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用真实而朴素
15、的诗句,说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土地情结,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艾青是一个深深感染了农民式的忧郁的人,这种来自土地耕植者的忧郁又强化了艾青对土地怀有永恒的忧患感。在此后的诗中,他关注的始终是和土地合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乞丐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复活的土地写出了土地-农民的复活;春雨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和解放。通过这种描绘,艾青的诗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和土地上那些普普通通的农民和士兵的生活和斗争。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艾青是一个时代的预言者和理想世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海子 诗歌 中的 土地 太阳 意象 对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