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docx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关于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的调研 长宁区政协 为仔细贯彻中共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精神,对接中共上海市委(以下简称市委)今年1号课题,依据中共长宁区委(以下简称区委)的统一部署,中共长宁区政协党组牵头组织了进一步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增加基层社会治理活力的调研。在陈建兴同志的带领下,区政协充分运用区委重点调研课题的组织优势,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智库优势,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等多种方式,学习领悟中心和本市关于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系列要求,仔细听取市区有关职能部门、基层社区、社会组织、专家学者、有关领导的看法
2、,从长宁的实践探究动身,在总结回顾基础上,对应新形势新要求,主动开展协商建言,广泛凝合各方共识,对现阶段须要进一步探讨推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促进社会组织领军人才纳入今年的领军人才举荐表彰工作和区政协委员调整工作,并对下一步有关工作提出了看法建议。 一、社会组织等参加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同成效逐步显现 1、依据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通知精神,本次调研涉及的社会组织范围,主要包括依法登记成立的各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民非组织)、还包括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社区群众活动团队以及各类群众自组织等。 11 近年来,尤其是2022年上海世博会以后,区委区政府要求主动贯彻中共中
3、心和中共上海市委的有关精神,主动推动社会组织参加基层社会治理的多元大协同,取得主动进展。 (一)社会组织已成为供应社区服务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根据市和区里的有关要求,社会组织形式已初步覆盖实施主体。据区社建办的调研统计,长宁街镇综合类、专业类和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机构中,社区文化中心、社区体育俱乐部、居家养老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残疾人服务社、司法社工站、综合协管服务社等,均为民非组织或社工机构。在满意多样化社区服务领域,初步形成了传统人民团体阵地组织(社区家庭文明指导中心已是民非组织)、区关切下一代协会、区老年协会、草根社会组织等共同参加的协同格局,以民生实事、公益活动等为载体
4、,在社区各类困难人群帮扶、慈善超市、外来人口子女关爱等服务事项中发挥了主动作用。各街镇建立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已逐步成为引入社会力气开展项目运作的公共平台。特殊是,区凝合力工程学会和街镇分会,坚持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动员区域内1800余家单位、组建四个义工大队,持续开展困难群众关爱行动,帮助救助困难群众约17182人、12345户。 (二)助老等领域引入社会力气参加已具有良好基础。上 2 海的老龄化程度已处于较高水平,长宁领先在全市提出了华蜜养老指标体系。面对养老事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在引入社会力气上,全区上下已形成很高共识。一方面,长宁支持激励社会组织开展各种助老公益活动,另一方面
5、,主动引进专业性社会组织参加政策托底养老服务,并激励他们拓展非政策托定的养老服务,如今年建成的区乐活e平台引入社会组织供应助老呼叫中心服务,部分街镇引入社会组织参加居家养老和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与体制内机构开展良性竞争。又如,在全区养老机构37家中,公办8家、床位653张,公办民营4家、床位1013张,社会办25家、床位3605张。再如,激励运用社会资源开办老年护理院,全区1189张老年护理床位中,公立医院和民办医疗机构供应数分别为780张、409张,后者占到34.4%。与此同时,在学前儿童教化、心理健康等领域,社会组织正在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 (三)在社区和谐稳定工作中社会组织已成为重要力气。
6、依据全市的统一部署,长宁在推动禁毒社工、社区矫正社工、青少年事务社工三支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从实际动身,主动拓展,形成了很多自身特色。如,2022年,长宁在禁毒妈妈义工队的基础上,推动建立了民非组织禁毒妈妈工作室,开展禁毒宣扬、社区戒毒康复治疗和科研以及禁毒志愿者沟通 3 等活动,累计帮扶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76人次,其中26人胜利戒毒。又如,针对重性精神病人弱监管问题,2022年在全市领先建立了精神卫生专业社工队伍,将重性精神病人纳入更加科学有效的监管服务之中。目前,社工队伍已成为特别人群和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的基本力气,相关社会组织则起到了主动的补充作用。与此同时,围绕化解阶段性突出冲突,街镇党
7、员志愿工作室、妇联的快乐家园等与区相关调处机构协作,共同参加信访、维权等各类冲突化解工作,积累了很多胜利的案例。如,2022年成立的民非组织区医患冲突调处中心,初步形成卫生、公安、法院和保险五位一体医调工作机制,已受理医患纠纷413件,化解353件,化解率85.5%。 (四)宜居宜商环境建设中的社会协同效应已非常明显。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长宁形成虹储自治家园、葫芦缘议家社等一批小区自治家园,探究了不少居民参加社区事务、家门口工程建设等的会商机制。如,在居民区党组织领导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警务站(民警)四位一体机制日臻完善。位于周家桥街道的虹桥新城,是建于2000年的商品房小区,2
8、022年5月在居委会党总支牵头组织下,指导业委会完成改选,通过四位一体机制的协同,业委会动员小区1193户居民形成共识,将损毁严峻、布局残缺的摄 4 像头、电子围栏、IC门禁卡全部改建完毕,一改小区治安、卫生、停车环境杂乱的局面,得到小区居民的好评和信任。另一方面,以持续推动凝合力工程为抓手,形成党建联线、行政联手、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针对楼宇员工阶段性突出需求,注意运用社会和市场力气,不断深化六个便利行动,逐步扩大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的互动联动,至目前,常常性服务项目已覆盖57幢重点商务楼宇、占比80%,比较有效的帮助解决了白领午餐、交友、劳动争议等主要诉求。 二、推动社会组织参加社会协同的
9、工作措施有力有效 根据中心和市委关于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长宁以区委区政府名义下发了一系列文件,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抓手,抓住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契机,发挥凝合力工程建设的党建优势,在推动社会组织参加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积累了很多胜利的阅历。 (一)将社会组织建设列入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2022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长宁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若干看法(长委202289号)。文件明确,要构建服务完善、社会稳定、管理有序、文明和谐、宜商宜居、充溢活力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区。文件提出,以凝合力工程学会为平台,推动党组织、政府、社会和 5 企业互促共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10、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扩大群众民主参加,努力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2022年,区委办印发关于转发区民政局、区社建办关于长宁区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实施看法的通知(长委办202232号),要求贯彻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社会建设的指导看法(沪委办发202219号)精神,落实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要求,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社会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六类建设重点。2022年,区委下发关于加持和发展凝合力工程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途工作的实施看法(长委发20226号),要求更加注意凝合社会,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关系,改进党的领导方式,转变政府职能,擅长领导社会建设、协调多元利益
11、,培育社会主体、提升社会协同、增加社会融合。2022年,区委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要求,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进一步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拓宽公众参加、社会协同的载体和平台。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标准等,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引导激励群众和社会组织参加社会治理。 (二)着力打造社会组织建设的生态链。在区委和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有力推动了社会组织建设进程。一是拓宽孵化和培育的渠道。以区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为主体,10个街镇 6 为孵化平台,N个部门条线为载体,185个居民区为基础,构建了1+10+N+185的孵化、培育、引进工作格局。社会组织从1999年时,区内登记的社会组织74家,至今年9月底,
12、已发展为568家、年增长率8%,提前完成每万人8个以上的十二五规划目标;各类党员志愿者工作室180家,各类群众活动团队1370余个。其中公益慈善类和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445个,约占区社会组织的78%。二是重视社会组织建设载体。初步建立区和街镇两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框架,推动形成公益伙伴日等一批公益品牌青年公益服务支持中心等一批公益组织,指导街镇推动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支持发展志愿者协会(网站),至今年9月底,全区注册志愿者人数11万余人,超过全区常住人口的14.5%,为本市中心城区第一。三是推出政府购买服务政策。2022年,区政府出台长宁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暂行方法,今年配套制定了区完善基本公
13、共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书目、区政府购买服务书目。自2022年以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和资金逐年递增,2022年购买区社会组织服务项目65个、金额2380.9万元。四是促进社会组织的规范性建设。通过自我申报、指导培训、专家评估、等级评定、公示表彰流程,现有10余家社会组织正在进行评审,已有23家分别达到5A、4A级标准(数量位于 7 全市前列),30家达到3A级标准。 (三)坚持党建引领融合发展。一是注意发挥党在社会公共领域的主导作用。通过区凝合力工程学会和分会,通过党组织联动,动员社会组织和企业参加区域性、社会性、群众性活动。推动商务区(园区)内党建共建,组织物业、街道、商务区(园
14、区)参加区内停车、治安、环境等管理的协商协同。主动培育党员牵头或为骨干的志愿者工作室,目前已有180家,其中19家已转化为登记的社会组织。二是加强社会组织党支部建设。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方法,依托社区综合党委、社区党员活动中心、枢纽型社会组织等,驾驭状况,推动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的融合,社会组织党建覆盖率位于全市前列。定期举办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组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五星奖评比,通过加强对党组织负责人的教化引领,团结凝合社会组织领头人。三是重视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和骨干队伍建设。加强对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宏观管理,支持发展专业社工队伍。特殊是今年,在区委关于社会组织建设调研的推动下,社会组织负责人
15、纳入区领军人才举荐范围,三名社会组织负责人被评为区第三届领军人才和第八轮拔尖人才,其中一名结合区政协委员调整,被协商增补为区政协委员。 三、当前须要进一步须要探讨关注的突出问题 8 综合调研状况,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长宁在推动社会组织发挥作用方面成效明显。依据调研中各方形成的共识,对应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组织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当前须要进一步探讨关注的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相识上需进一步增加紧迫性和主动性。相对于全国,上海较早启动社区建设,探究解决了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的阶段性突出问题,探讨推动了社区服务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此过程中,长宁以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为契机,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激发 社会 组织 活力 推动 基层 治理 创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