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基础考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基础考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 1、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向用户供应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1)连通性;(2)共享。 3、网络和网络还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 4、IAB下面又设有两个工程部:(1)因特网工程部IEIF(负责短期);(2)因特网探讨部IRTF(负责长期) 5、制定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的四个阶段:(1)因特网草案(2)建议标准(3)草案标准(4)因特网标准 6、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 7、在网络通信技术中有三种交换方式:(1)电路交换(2)报文交换(3)分组交换
2、8、根据不同作用范围网络可以划分为:(1)广域网WAN(2)城域网MAN(3)局域网LAN(4)个人区域网PAN 9、网络中的时延:(1)发送时延(2)传播时延(3)处理时延 10、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2)语义(3)同步 1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的体系结构: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网络层 4、运输层 5、会话层 6、表示层 7、应用层 12、物理层描述的特性:(1)机械特性(2)电气特性(3)功能特性(4)过程特性 13、通信的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1)单向通信(2)双向交替通信(3)双向同时通信 14、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调幅(AM)、调频(FM)、
3、调相(PM) 15、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16、ADSL技术把04kHz低端频谱留给传统电话运用,而把原来没有被利用的高端频谱留给用户上网运用。 17、我国目前采纳的方案是离散多音调DMT调制技术。 18、域名系统DNS用来把便于人们运用的域名转换为IP地址。 19、com(公司企业)、net(网络服务机构)、org(非赢利性组织)、int(国际组织)、edu(美国专用的教化机构)、gov(美国的政府部门)、mil(美国的军事部门)。 20、依据域名服务器所起的作用,可以把域名服务器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1)根域名服务器(2)顶级域名服务
4、器(3)权限域名服务器(4)本地域名服务器 21、域名的解析过程:递归查询、迭送查询 22、FTP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主进程、从属进程 23、在进行文件传输时,FTP的客户和服务器之间要建立两个并行的TCP连接:“限制连接”和“数据连接”。 24、HTTP的默认端口号80。 25、一个电子邮件系统应具有三个主要组成构件: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以及邮件发送和读取协议。 26、一种协议用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或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SMTP协议;而另一种协议用于用户代理从邮件服务器读取邮件,邮局协议POP3. 27、电子邮件从A的阅读器发送到网易的邮件服务器时,运用HTTP协议。
5、 28、SNMP的网络管理由三部分组成,即SNMP本身、管理信息结构SMI和管理信息库MIB。 29、数据链路层运用的信道主要有两种类型:(1)点对点信道(运用PPP协议)(2)广播信道(运用CSMA/CD协议) 30、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帧。 31、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亮传输和差错检测。 32、共享信道技术的两种方法:(1)静态划分信道(2)动态划分信道【包含随机接入和受控接入两类】 33、以太网的两个标准DIX Ethernet V2(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局域网产品的规约)和IEEE的802.3。 34、以太网运用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来确定碰撞后重传的时机。 35、
6、以太网规定了一个最短帧长64字节。 36、集线器很像一个多接口的转发器。 37、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38、MAC层的硬件地址48位。 39、从路由器发往本站的帧包括三种:单播帧、广播帧、多播帧。 40、网桥的工作步骤:自学习、转发帧。 41、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就是一个多接口的网桥。 42、(1)物理层运用的是转发器。(2)数据链路层运用的是网桥。(3)网络层运用的是路由器。 43、划分子网的方法是从网络的主机号借用若干位作为子网号。 44、ICMP报文的种类有两种,即ICMP差错报告报文和ICMP询问报文。 45、ICMP差错报告报文共有五种:(1)终点不行达(2)源
7、点抑制(3)时间超过(4)参数问题(5)变更路由(重定向) 46、常用的ICMP询问报文有两种:(1)回送恳求和回答(2)时间戳恳求和回答 47、因特网就把路由选择协议划分为两大类:(1)内部网关协议IGP(常用协议RIP和OSPF协议)(2)外部网关协议EGP(常用协议BGP的版本4) 48、其实多播组的标识符就是IP地址中的D类地址。 49、IP多播运用的协议是IGMP。 50、运输层的端口是16位的,HTTP协议80位。 51、UDP是面对报文的,TCP是面对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52、TCP连接的端口叫套接字,它由IP地址和端口号组成。 53、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很困难的系统,因此可以从
8、限制理论的角度来看拥塞限制这个问题。这样,从大的方面看,可以分为开环限制和闭环限制两种方法。 54、拥塞限制的四种算法:慢起先、拥塞避开、快重传和快复原。 55、运输连接有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 1、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我们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2、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3、HTTP运用了面对连接的TCP作为运输层协议。 4、SMTP不运用中间的邮件服务器。 5、集线器不能隔离碰撞域,但交换机和网桥可以。 6、10Mb/s与100Mb/s连接不能用集线器,但可以运用交换机。 7、虚拟局域网其实只是局域网给用户供应的一种服务,而
9、并不是一种新型局域网。 8、虚拟局域网可以隔离广播风暴。 9、万兆网不运用铜线,只运用光纤。 10、IP地址在互联网传送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硬件地址肯定发生改变。 11、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12、PING是应用层干脆运用网络层ICMP的例子,它没有通过运输层。 13、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可以很便利的在TCP连接上实现对发送方的流量限制。 1、简述DNS解析过程 答:当某一个应用进程须要把主机名解析为IP地址时,该应用进程就调用解析程序,并成为DNS的一个客户,把待解析的域名放在DNS恳求报文上,以UDP用户数据报方式发给本地域名服务器(运用UDP
10、是为了削减开销)。本地域名服务器在查找域名后,把对应的IP地址放在回答报文中返回。应用进程或的目的主机的IP地址后即可进行通信。若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回答该恳求,则此域名服务器就短暂成为DNS中的另一个客户,并向其他地域名服务器发出查询恳求。 2、如何在广播信道上实现一对一通信? 答: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时,总线上的全部计算机都能检测到这个数据。这种就是广播通信方式。但我们并不总是要在局域网上进行一对多的广播通信。为了在总线上实现一对一的通信,可以使每一台计算机的适配器拥有一个与其他配适器都不同的地址。在发送数据帧时,在帧的首部写明接收站的地址。现在的电子技术可以很简单做到:仅当数据帧中的目的地
11、址与适配器ROM中存放的硬件地址一样时,该适配器才能接受这个数据帧。配适器对不是发送给自己的数据帧就丢弃。这样,具有广播特性的总线上就实现了一对一的通信。 3、请说明CSMA/CD协议。 (1)以太网运用的协议是CSMA/CD,意思是带碰撞检测的载波监听多点接入。 (2)“多点接入”就是说明这是总线型网络,很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协议的实质是“载波监听”和“碰撞检测”。 (3)“载波监听”就是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也在发送。假如检测出已经有其他站在发送,则自己就短暂不许发送数据,必需要等到信道变为空闲时才能发送。 (4)“碰撞检测”也就是“边发送边监听”,即配
12、送器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的改变状况,以便推断自己在发送数据时其他站是否也在发送数据。一旦发觉总线上出现了碰撞,其适配器就要马上停止发送,免得接着进行无效的发送,白白奢侈网络资源,然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 4、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对比? 答:(1)思路:虚电路服务,牢靠通信应当由网络来保证;数据报服务,牢靠通信应当由用户主机来保证。 (2)连接建立:虚电路服务,必需有;数据报服务,不须要。 (3)终点地址:虚电路服务,仅在连接建立阶段运用,每个分组运用短的虚电路号;数据报服务,每个分组都有终点的完整地址。 (4)分组转发:虚电路服务,属于同一条虚电路的分组均根据同一路由进
13、行转发;数据报服务,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进行转发。 (5)当结点出故障时:虚电路服务,全部通过出故障的结点的虚电路均不能工作;数据报服务,出故障的结点可能会丢失分组,一些路由可能会发生改变。 (6)分组依次:虚电路服务,总是按发送依次到达终点;数据报服务,到达终点的时间,不肯定按发送依次。 (7)端到端的差错处理和流量限制:虚电路服务,可以由网络负责,也可以由用户主机负责;数据报服务,由用户主机负责。 5、请说明ARP协议的工作过程。 答:(1)ARP进程在本局域网上广播发送一个ARP恳求分组,它的内容包含A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以及B的IP地址。 (2)在本局域网上的全部主机上运行的ARP进程
14、都收到此ARP恳求分组。 (3)主机B的IP地址与ARP恳求分组中要查询的IP地址一样,就收下这个ARP恳求分组,并向主机A发送ARP响应分组,ARP恳求分组是广播发送的,但ARP响应分组是一般的单播,即从一个源地址发送到一个目的地址。 (4)主机A收到主机B的ARP响应分组后,就在其ARP高速缓存中写入主机B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 6、请描述在划分子网的状况下,路由器转发分组的算法。 答:(1)从收到的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IP地址D。 (2)先推断是否为干脆交付。对路由器干脆相连的网络逐个进行检查:用各网络的子网掩码和D逐位相“与”,看结果是否和相应的网络地址匹配。若匹配,则把分组进行
15、干脆交付,转发任务结束。 (3)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D的特定主机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 (4)对路由表中的每一行,用其中的子网掩码和D逐位相“与”,其结果为N。若N与该行的目的网络地址匹配,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该行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 (5)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 (6)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7、志向的路由算法应具有如下特点: 答:(1)算法必需是正确的和完整的。 (2)算法在计算上应简洁 (3)算法应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改变 (4)算法应具有稳定性 (5)算法应是公允的 (6)算法应是最佳的 8、RIP与OSPF协议
16、的区分。 (1)RIP协议的特点: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 (2)OSPF协议的特点:向本自治系统中全部路由器发送信息;发送信息就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全部路由器的链路状态;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改变时,路由器才向全部路由器用洪泛法发送此信息。 9、对地址为X的相邻路由器发来的RIP报文如何处理? (1)先修改此报文中的全部项目:把“下一跳”字段中的地址都改为X,并把全部的“距离”字段的值加1.(2)对修改后的RIP报文中的每一个项目,进行以下步骤:若原来的路由表中没有目的网络N,则把该项目添加到路由表中。若
17、下一跳路由器地址是X,则把收到的项目替换原路由表中的项目。若收到的项目中的距离d小于路由表中的距离,则进行更新。 (3)若3分钟还没有收到相邻路由器的更新路由表,则把此相邻路由器记为不行达的路由器,即把距离置为16。 (4)返回。 9、如何理解运输层复用和分用功能? 答:运输层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复用和分用。“复用”是指在发送方不同的应用进程都可以运用同一个运输层协议传送数据。“分用”是指接收方的运输层在剥去报文的首部后能够把这些数据正确交付目的应用进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考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 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 高校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信息平安计算机网络概述)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题A()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题A() 计算机网络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