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与评价实践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与评价实践作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设计与评价实践作业 课程设计与评价实践作业 一、设计背景 随着教化改革的日益深化和素养教化的全面推动,学校课程多样化和特性化呼声日益剧烈,教化的均衡化与优质化已成为基础教化发展的重中之重。1999年6月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化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化的确定其次部分第 44 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2001年6月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养教化要求的新的基础教化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的第六个目标就是:变更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00
2、3 年一般中学课程方案(试验)又提出,给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建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供应保障。为了全面实施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搞好课题探讨工作,依据课改精神,编制我校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二、校本课程的涵义 校本课程是学校依据自己的教化理念,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专业探讨人员、其他力气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依据本校的教化教学,通过与外部力气的合作,采纳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
3、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三、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基础教化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我校办学理念、培育目标和办学特色动身,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化资源和开发新教化资源,依靠本校老师和专家、领导、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永强中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供应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四、开发的目的与价值 1满意学生须要,促进学生的特性发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2考验老师专长,促进老师的专业发展:没有老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没有老师的发展
4、也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3实现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的特色是老师和学生发展的自然结果。 4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为学生发展而奠基,为老师发展而铺路,为学校发展而改革。 5培育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开发原则 1主体性原则: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和发展的课程,应充分体现学校特色;体现老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体现以学生的实际须要为主导。 2自愿性原则:敬重学生的遗愿,自选组制,充分发挥学生的特性特长。 3敏捷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状况而定,老师应从学生的实力、效果等差异动身因材施教,敏捷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
5、性原则: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要留意充分发掘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和服务资源,服务于课程改革。 六、课程开发类型 人文与社会 课程目标: 、培育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创建。 、培育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形成合理的是否推断实力。 、能用辩证和历史的观点分析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做好把握机遇、挑战危机的打算,驾驭预料实力、获得分析信息的实力。 七、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自编教材;选编教材;选用优秀教材;拓宽现有教材。 、本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爱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内容组织
6、要强化活动设计和实践应用,应引导学生发觉问题、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教材内容应尽力图文并茂,并通过简要案例、对比分析、逻辑演绎等手段,促进学生理解内容。内容表述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楚、语言生动。 、材编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电子教材,形成文字印刷教材、电子视听教材以及网络课程资源相结合的一体化教材。关注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材内容的互动性和生成性。教材编制要重视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区域所具有的教化资源 八、课程管理与运行 (一)组织机构 (二)任务职责 1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职责: 规划校本课程,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审批、实施、评价。 2校本课程管理小组职责: 依据学校办学理念,负责制定校
7、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3教务处职责: (1)组织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成员对申报的课程进行评审,做出评价看法。 (2)学期初或期末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有效的课程发展需求并汇总供教 师参考,原则上每学期第三周正式授课。 (3)发放校本课程申请表,收集课程信息,汇编课程菜单供学生选课。 (4)依据学生第一二志愿选课状况编排班级,确定授课地点,向授课老师提 供学生名单。 (5)负责实施过程的协调工作,建立校本课程老师、学生档案。 (6)组织校本课程教学沟通与研讨,通过听课、实地视察、召开学生座谈会 等形式进行教学检查。 (7)组织校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工作;负责授课老师及相关人员的课时结算。 4教科室职
8、责: (1)负责校本课程校本培训 (2)依据学校实际须要聘请校外专家或资深老师指导校本课程开发。 5教研组职责: (1)填写本组校本课程开发意向统计表,收集校本课程申请表并上报教务处。 (2)组织落实本组校本课程实施,每学期各备课组合作开发12个精品课程,供学生选用。 (3)每学期小结本组校本课程的实施状况。 6年级段职责: (1)每周五巡查本级段校本课程开设状况。 (2)将校本课程学习状况登记册交给任课老师记录学习状况,期末汇总校本课程学习状况登记册。并将学生学分状况反馈至政教处,以便评先评优备用。 7政教处职责: (1)负责学生的纪律教化。 (2)负责校本课程学分与学生评先评优考评挂钩。
9、8总务处职责: (1)支配授课场地,配置授课老师须要的教学道具。 (2)负责发放授课老师及相关人员的津贴。 9图书馆职责: 为授课老师或学生供应校本课程须要的图书资源。 10授课老师职责: (1)每学期每位老师教授课程应不少于8个课时。 (2)选举学生课代表,负责点名、收交作业等工作;提示学生留意做好授课地点的卫生保洁工作。 (3)撰写校本课程纲要:基本数据(课程名称、课程类型、运用老师、运用学生、时间、设计者等),课程的性质和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包括学问、技能、情感、看法等),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教材状况(自编、改编、借用等),学习评价方式(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学习评价的方式等)
10、。 (4)授课必需有安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5)期末向教务处供应学生考勤记录、校本课程教材或每一课时的教案。 (6)组织学生考核,考核内容和形式自行确定,给学生登记校本课程学分。 (三)课时设置与学分规定 1每周设1.5或2课时校本课程,每课时计0.5学分。 2每两学年(高一高二)为一周期,修完15学分为合格,20学分为良好,30学分为优秀。 (四)校本课程学生管理 1学生必需修满规定的15个学分方可毕业。 2学生应仔细参与校本课程学习,不得随意缺课,如无故缺课3个课时段,该课程学分为零分。 3学生在达到出勤率的要求并参与课程的考核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 4学生反复选择同一课程学
11、分以第一次选择为有效学分 5学生所选的课程,一周期体育艺术活动类的课程不得超过2个科目。 6学生必需选择至少8课时体育艺术活动类校本课程。 7学生没有足够的校本课程学分不能当选省、市、区、学校三好生或优秀学生干部及各类主动分子。 (六)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库 1学校网上邻居设立特地校本课程专用文档,供授课老师上传校本课程资料 2各教研组资料库应设有校本课程模块,存放老师开发的相关课程资料 3授课老师负责把自己担当的教学内容、资料上传到相关资料库; 九、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别性确定课程评价的特别性。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的自主权,这就确定课程评价必定是一种内部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是
12、学生特性的发展,老师专业发展,学生特色的突显,这就确定了评价的多元性;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性,确定课程评价的过程性。校本课程的评价着眼于学生的特性与实力的发展和提高,要从指导思想,师生参加程度,创建性的发挥学校办学育人的特色等方面,对校本课程和学生发展进行评价。 1评价中的“三坚持”与“三原则” “三坚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 “三原则”:即“参加性原则”、“过程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2校本课程评价的三个方面 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促进老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的特性,彰显学校审美育人的办学特色,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课程纲要
13、、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成果。 评价的形式多样,一般可实行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老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学习活动表现,战时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 课程设计与评价实践作业 课程设计与评价论述 课程设计与评价学习心得 课程设计与评价学习心得 课程设计实践心得 课程设计项目实践 软件工程与实践课程设计 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在线作业 住宅空间设计课程设计与实践的论文 课程设计与评价第一章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