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学经典.docx
《2022国学经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国学经典.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国学经典篇一:国学经典名句101句 国学经典名句101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2、善者而改之。” 论语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6、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43、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弟子规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
3、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44、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弟子规 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 自己的才能。 5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59、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60、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6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4、6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6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6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这句话告诫人们指责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 7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
5、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人要生存,要有作为,要有出息,就要敢于直面内忧外患,就要历经一番艰辛困苦的磨难,就要历经一番肉体至精神的人生锤炼。 7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7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 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7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7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
6、他的人就少。 7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7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学习和积累,学习超过前辈。 79、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距离),他的成功在于不断行走。比喻先天条件差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8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85、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7、孙子兵法 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8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8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9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9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 9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8、少壮年华时不努力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9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96、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9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 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9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9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
9、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101、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篇二:国学经典网上作业1、2.3. 作业1 1、请从教学大纲(或教材中)国学经典语录123句中选择你印象最深(或对你影响较大) 的三句。 简单谈一谈你对于这三句话的独到理解。 1,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意思是: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 到好处。中庸看是无所为,其实不一定啊,很多情形它就化解了很多的事情。2,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意思是:人在有关 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知道以往建立的情谊的真
10、假,在贫穷与福足的不同状态下,才知世态人 情的冷暖。人是生活在大家的环境里的。 3、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个人不能自满,要时刻抱着虚心的态度. 2、 你喜欢的学习“国学”的方法是什么? 举例:读经典; 观看视频讲座 ; 听老师讲解经典;上网浏览相关知识;或 其 他。 请简要说明理由 一、 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进行学习“国学”,读经典、观看视频讲座、 听老师讲解经典、 上网浏览相关知识。我觉得这连个是分不开的,首先是读经典,只有你读过经典之后才 才能了解到经典的内容是什么,才能知道什么是经典算是个了解的过程;其次是观看 视频讲座,自学只能了解皮毛,在这个快速的时代,
11、想要学习,但是又不耽误工作的方 法就是观看视频讲座,这样可以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进一步的学习;第三是听老师讲解 经典,每个人对于经典的解读都不一样,所以只有去真正的走入课堂,听老师在讲解, 才能进一步吸收、理解经典;最后是上网浏览相关知识, 3、你认为学习“国学”的意义何在?“国学热”的原因是什么? (1)我认为学习国学的意义是很广泛的,可以用5句话概括,1.传承美德.2健全人格.3陶冶情 操.4铸造精神.5提升智力. (2) 我认为国学热的原因是:自从西风东渐,传统文化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社会上充斥的是 急功近利,信仰淡漠,人生态度无所依归,人生方向感迷失,青少年犯罪率升高,犯罪年龄降低,以
12、及学术良知沦落,原创性思维缺乏等,种种现象.其实就是没能相对地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文化 教养的结 4、我们的文字教材中的十章主题, (1)你认为对你的实际生活和工作有帮助意义的是哪一章?请选择,可多选: 第一章 信仰,第二章 仁德,第三章 中庸,第四章 知识,第五章 学而,第六章 择 业,第七章 顺逆,第八章 人事,第九章 为政,第十章 理想 (2)请结合实际工作或生活来谈谈为什么对你有帮助意义? (1)第七章顺逆 (2)因为人的一生往往是在顺境和逆境的交替中向前发展,当我们身处顺境时千万不要得 意忘形,因为顺境只是一时,逆境随时可能到来;当我们身处逆境时,也没有必要悲观失望,因为只要勇于战胜逆
13、境,顺境就在前面,所以,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作业二 1、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 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翻译:樊迟问什么叫“知”,孔子说:“切实地为民众办事,学习世间的学问,敬奉鬼神而远离它们,就叫做知了。”(樊迟)又问什么叫“仁”,孔子说:“奉献在前,享受在后,这样就可以称为'仁'了。” 2、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翻译: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
14、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翻译: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
15、生主 翻译: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翻译: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答: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
16、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所迷,其日固久。(老子第五十八篇) 答: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因为祸福的这种变化莫测,难以把握,正的会变化为奇的,善的会变化为妖的。这种当局者迷,早已根深蒂固 8、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有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答: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
17、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 答:子夏说:君子的容貌,从外表看起来好象有三种变化,起初远远望见他,觉得很庄重,接近之后又觉得很温和,等到听他说话之后,又觉得他义正辞严,一丝苟且也没有。 10、事莫大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荀子议兵) 答:做事莫过于没有后悔,事情做到没有后悔就行了,成功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简答题: 1、 何谓学习之道
18、?谈一谈对“有教无类”的理解? 答:所谓学习之道就是学习的方法!有教无类就是教书的对需学生要同等对待,主要是说别因学生的贫富和学习好怀来区别孩子!“有教无类” 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不但打破了当时教育的等级界限,更扩大了教育的受众者,使平民老百姓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主题四:有志者事竟成故事出自后汉书耿弇传传:帝(刘秀)谓合曰:“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久者事竟成也。”。“久”终于。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事情,最终能成功。也作“有志者事竟成。” 有一次,刘秀派耿弇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步。张步兵强马壮,是耿弇的一个劲敌。张步听说耿弇率兵来
19、攻。就派大将军费邑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准备迎击。耿弇先攻下祝阿,以后用计相继攻下历下和临淄。张步着急起来,亲自带兵反攻临淄,于是在临淄城外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的大血战。在战斗中,耿弇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刘秀闻讯,亲自带兵前来支援。在援兵还未到达的时候,部将陈俊认为张步兵力强大,建议暂时休战,等到援兵来后再发动进攻。可是耿弇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弇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弇说: “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克祝阿,连战连捷,两功相仿,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
20、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成千上万条谚语中,我最欣赏和推崇的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树立了理想,有了远大的人生目标,就要为之而奋斗、拚搏,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古今中外,立志成才者的事例,举不胜举。有些出身贫寒、力尽艰辛、坎坷,经过不断的艰苦奋斗,成为对社会、对民族大有作为的企业家、科学家、文学家,那些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呕心沥血、勤于苦读的,后来,在科技、文化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自学成才者们,那些身残志不残,以顽强的毅力、坚强的信心和无比惊人的毅力,在生活中和事业上成为强者的人们,还有那些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成功者们,无一都是在“有志者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国学 经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