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长城和运河.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小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长城和运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小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长城和运河.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小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长城和运河篇一:长城和运河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 把课文中的插图制成幻灯片或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3.生齐读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二、自读故事,初步感知。 1.自
2、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自渎课文,勾画、批注 三、理清脉络,精读感悟 一、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3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5祖先该怎么理解
3、? 6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7.指导朗读.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比较: 一个
4、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2指名读,生评议. 3齐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1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2指名说说两大部分
5、读法的区别. 3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4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5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 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2.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 学生收集整理。 板书设计 长城不朽诗篇 15、长城和运河 劳动人民的智慧 运河动人诗篇 课后反思 篇二: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二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能说出长城和运河的特点。 3.
6、体会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与智慧,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特点,要读出情感。 教具准备: 长城与京杭大运河的相关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板书课题:长城与运河)生齐读课题。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二、清理脉络 自学课文。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引出主要内容的。 三、方法引路 学习第一节。 1.激疑。“奇异的景象”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奇异”在何处? 2.勾画。画出具体
7、写长城”奇异景象“的诗句。 3.想象。作者看到的长城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指名朗读,抓住“巨龙穿行”“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西到”等词语的理解,了解长城的特点。 引导看图:长城自东向西逾万里,有若干段,它们通过的地方,地形很复杂,这就决定了长城的特点。 概括长城的特点。 4.悟情。“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你能举例说明长城是“不朽的诗篇”吗? 5.指导朗读。 6.小结学法。抓住重点,展开想象,联系历史,体会情感。 四、自主实践 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勾画出具体描写京杭大运河的诗句。 3.分组学习讨论,了解运河的特点
8、。 4.交流学习情况。教师重点指导下面句子: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中,绸带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把运河比作绸带,表现了运河什么特点?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不但说明大运河的长,而且赞美了大运河处处美丽动人)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指导朗读。 这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一试。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第一部分应略显庄重,第二部分应略显欢快) 五、拓展延伸 我们祖国还有哪些人间奇迹,请你仿照
9、课文的形式写一两诗,或用自己的话写一两段话。 六、总结全文 1.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七、课后作业 1.多音字组词 行曲折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奇迹(像巨龙)动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市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篇三: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长城和运河教学要求: 1、能
10、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3理解“人间奇迹”,知道在课文中的所指,知道课文外的一些我国奇迹。 教学评价设 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等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 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 从而
11、感事物形象。 3.借助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教学准备:有关长城和运河的课件,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课件显示诗歌:上下五千年,古迹遍神州。兴起乘银河,俯足游长龙。你们知道“银 河、长龙”是指我们祖国的哪两处名胜古迹吗? 2运用课件,相机出示有关图片,展示长城和运河的挂图,让学生通过直观感 受更详 细地了解我们民族的两大奇迹。揭题:长城和运河,生齐读课题。 3说说你所知道的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4.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笔下的长城和运河又是什么样的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小学 信息化 教学 设计方案 长城 运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