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黑名单管理的社会监督稳定机制理论研究-柏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黑名单管理的社会监督稳定机制理论研究-柏凌.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基于黑名单管理的社会监督稳定机制理论研究柏 凌1,秦岭2(1三江学院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17;2江苏经贸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17)摘要:本文从理性人假设出发,基于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比较了黑名单管理下的社会监督相对于传统由上至下的单纯监管的优势。通过分析监管者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而得出通过社会监督改变监管者的成本收益结构才可以长期提高社会诚信。相反,仅仅通过改变惩罚力度只能从短期中约束失信行为,长期中无效且滋生寻租现象。而通过权利清单法定约束,制度标准公开统一,黑名单公告途径专有化,以及信息共享、联合惩戒可以强化黑名单制度的社会监督
2、机制。促进诚信社会的构建。关键词:黑名单;社会监督;博弈论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681(2016)05115_05作者简介:柏凌,三江学院酾哺,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生,江苏鼠甬劁噼封千律师,主要从事p尊弈论、互联网金融研究;秦岭,江苏经姗I跬纠谔垮甜H哺,南京大学法律颐士,江苏振泽南佩葬别折律师,主要从事民商法、行政法研究。诚信是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石。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诚信却在不断缺失,甚至为了自身利益不惜违法、犯罪的现象层出不穷。如达芬奇“造假门”事件、易租宝“虚拟项目”事件等无不挑战者公众的道德底线和信任基准,因此建
3、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制刻不容缓。传统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有零星设置对失信约束的各种法律法规,然而却收效甚微。十八大曾明确提出建立诚信社会,并在四中全会中进一步提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重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因此,全社会对形成统一规范的规章性法律渊源来为维护社会诚信已经形成一致意见。在此背景下,黑名单制度作为一种行政管理和行政处罚的手段,不断受到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的重视。学者们对于黑名单是否应当制定、应当由谁来制定、列入和信用约束惩戒标准该如何统一等问题的研究也慢慢开展。林钧跃(2
4、012)认为黑名单是针对失信行为的一种惩罚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中重要一环。可以提高失信的经营成本,从而促进全社会守信。周晓唯(2011)从经济学视角对失信惩罚机制产生原因、缺失后果做了分析。而汪丁丁(1995)提出制定“黑名单”的主体一旦掌握生杀大权,容易产生寻租现象。湛中乐(2011)也对黑名单持谨慎态度,认为黑名单的制定要合法、要谨慎准确。因此总体上学者们对于黑名单制度呈谨慎支持态度。桑本谦(2007)提出了公共惩罚和私人惩罚各自的利弊,为黑名收稿日期:201572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风险与监管研究”(批准号:14ZDA0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双维度流动性调整的期权定价模型研究”(71271110);区域经济转型与管理变革协同创新中心“江苏互联网+行动方案研究(金融)”;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制度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常态下江苏省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研究”(项目编号15EYB010);苏州市软科学“生态理论视阈下的苏州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林钧跃:市场联防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功能的一项基础工程,征信)2012年第5期周晓唯,杨露:失信惩罚机制构建的经济学分析,商业研究20l 1年第9期汪丁丁: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经济研究)1995年第5期115万方数据柏凌,秦岭:基于黑名单管理的社会监督稳
6、定机制理论研究单的社会监督功能提出理论基础。柯丽敏(2003)提出失信惩罚机制应当在司法上做出调整,从损失补偿型改为违约惩罚型,为黑名单的信用约束惩戒提出严格的标准。苏均和(2009)认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监督和奖惩制度,为黑名单提高“失信成本”的目标提出具体方法。哚上,目前大多数学者对黑名单管理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黑名单的信用约束功能上,但是对于黑名单的社会监督属性缺少相应的理论研究。本文从经济理性人的角度,探讨黑名单制度下的社会监督与传统由上而上的行政监管相比具有的优越性和稳定性。一、黑名单管理的现状与界定(一)黑名单管理现状通过检索“黑名单”和“失信”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再按不同行业进行
7、分类统计,可以发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差异较大。其中江苏省出台的黑名单管理相关规范性文件明显多于其他地方,而宁夏回族自治区暂无相关规定;分行业来看,机关工作、卫生、工商管理、企业和公安出台了较多X,-t黑名单管理的规定。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有些部委尚未出台黑名单管理的相关办法,有些地方则还未开始重视黑名单管理。而出台的文件中,发现不同地区同一重大失信现象有不同的信用约束,有的同一程度失信事件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信用约束,失去了公平公正性。因此目前亟需统一各部委各地方的黑名单管理,赋予黑名单管理制度更强的规范性、权威性和操作性。曼小I ii i11i正;,簇蓑萋高裂莽饕壤嚣姜婆萎盏蕖莲蓬
8、萋镤鬟量姜婆嚣嚣嚣霪裂藿堰等啊暇司皿f=l+叮叫喇桊稍棒一弓寓罱睾L皿曰州IH篷扛肛皿皿辨删啦 描 档导黼 # 回啪仨 陋 州舞L 卜瞳龋图1 关键词为“黑名单”和“失信”地方规范性文件比较(二)黑名单的界定与社会监督功能目前社会上黑名单制定主体异常繁多,有行政机构,有行业协会、有生产和流通企业等。本文研究对象是行政黑名单,即通过相应规章设定,由行政管理机关将严重失信的市场主体列入信用约束,并对被其在一定的期限内予以惩戒约束的制度。根据依法行政原则,黑名单的制定无论列入情形、信用约束惩戒的种类、移出条件都需要预先依法制定。一旦失信企业被列入黑名单,按照程序应当依法公示。因此公众不仅可以对黑名单
9、清单中的失信企业进行监督,还可以对执行黑名单管理职能的行政管理机关予以监督。作为法律规范外的约束力量,社会监督更能体现广泛性、公开性和民主|生的特征。二、黑名单下社会监督机制功能分析黑名单管理的目标是建立社会诚信体系。下面我们将通过比较传统的由上至下的监督机制和融人黑名单管理的社会监督机制在诚信体系构建中的不同作用。(一)无社会监督下传统监管的纳什均衡传统的监管机制下社会存在着市场交易者和行政管理者,考虑到市场交易者在参与交易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违约等失信行为,此时行政管理机关或司法机关可以通过对其进行惩罚而提高其违约成本。下面我们来考察一下二者之间的博弈分析。假设市场交易者有失信的动机,监管
10、机构如果没有严格执行监管,则失信者得不到惩罚,失信利大于弊对他而言有正的效用为B;如果监管机构认真监管,该市场主体依然选择失信的话,那么他必然被抓,考虑到不仅失信违约的利益被收回,还可能受到额外的处罚,设失信者此时效用为一P。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如果放松监管则会减少投入(甚至有额外的寻租收入),且此时也无重大失信事件发生的话则监管机构有R的正效用,而监管放松却有市场主体的重大失信行为出现,则监管主体的效用为一T。如果市场交易主体遵纪守法,那么他没有额外的失信利益,同时监管机构认真监管也没柯丽敏,朱建芳:建立企业失信惩罚机制的探讨,理论探讨)2003年第4期苏均和:信用经济价值与我国失信惩罚机制的
11、构建,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4期江苏省工商局研究报告:黑名单管理研究116万方数据柏凌,秦岭:基于黑名单管理的社会监督稳定机制理论研究有额外节省投入,因此其也没有得失。根据上述假设,监管机构有“认真”和“放松”两种策略,而该市场主体有“失信”和“不失信”两种策略。这是一个非对称的非零和博弈。下面我们可以依此得到一个博弈矩阵:表2监管机构与市场主体博弈分析淡放松 认真市场主体失信 B 一T P,0不失信 0, R 0,0根据表2,可以发现这个博弈矩阵不存在纯策略的纳什均衡,只存在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在这局中,假设意图欺骗对方的市场主体采取失信策略,那么对于监管机构而言最好的策略就是认真监管,这
12、样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将失信企业清理出局;然而当监管机构选择认真执法时,该市场主体将会放弃选择失信行为,那么既然市场一片和谐,监考机构选择放松减少投入则比较合算;从而有失信意图的市场主体又会觉得失信利大于弊这种一环一环的因果循环永远不可能停止。无论从哪里开始,都没有自动实现的均衡性策略组合,即无法预测博弈的结果。下面来分析混合策略。首先有失信意图的市场主体选择失信和不失信两种策略的概率如下图,横坐标为市场主体选择失信的概率(从总量上来看就是选择失信的企业比重),为PB,分布在0跟1之间,那么不失信的概率就是1一PB。纵坐标为根据市场主体采取失信的可能性大小(总量上选择失信的企业的多少),从而监管
13、机构选择放松的期望收益。R到一T连线的纵坐标就是在该市场主体选择失信的概率下,监管机构选择放松的收益。如图4。容易说明这条连线与横坐标的交点PB*,就是市场主体选择失信的最佳概率水平。对应该概率水平,监管机构相应选择放松和认真的监管策略。那么此时监管机构选择放松策略的期望收益是:R(1一PB木)+(_PB*。如果市场主体失信的概率大于PB*。此时监管机构放松的期望收益将小于零,因此他必然选择认真。从而该市场主体定然被抓,对谢识予:经济博弈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谢识予:经济博弈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监管机构收益LRJ釜角 。PB2、沁市场主体失信收益LJ、一一
14、_tR2 ,7,一P2市场主体失信一T合策略PR 监管机构放松概率图4监管机构的混合策略他而言高于PB*的概率是不可取的。反过来,如果市场主体选择失信的概率小于PB*,相应监管机构选择放松的期望收益为正值,那么对于监管机构而言采用放松策略是值得的。因此即使该市场主体的确选择失信,但只要概率低于PB*,监管机构都会选择放松,该市场主体也不用担心为此付出代价。因为在同样不用付出代价的情况下,肯定是失信的越多,收益越大,因此该市场主体会使其失信的概率趋向于PB*,也就是监管机构可以忍受的临界点。均衡点是市场主体以PB*和1-PB*的概率分别选择失信和不失信,此时监管机构的期望收益都是零。即无论监管机
15、构选择纯策略放松还是认真,与混合策略的期望得益都是相同的。不过,事实上,为了让有失信意图的市场主体无可乘之机,监管机构必然选择特定概率分布的混合策略,体现为在一定的时间进行突击检查,或者是对一定的样本就行随机抽查。监管机构选择放松和认真混合策略概率分布,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确定。如图4,PR乖是教师选择放松的最佳概率,具体过程不再累述。在传统监管机制的模式下,监管机构和有失117万方数据柏凌,秦岭:基于黑名单管理的社会监督稳定机制理论研究信意图的市场主体的博弈中,有失信意图的市场主体分别以概率PB*和(1一PB书)选择失信和不失信,监管机构分别以PR*和1-PR*选择放松和认真。双方都不能通过
16、改变策略或改变概率来改善自己的期望得益,因此构成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这也是该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那么在传统由上至下的监管制度下,通过加重对失信企业的惩戒是否有利于失信现象的减少呢?我们继续用图4和图5来分析。首先对失信的市场主体加大惩罚会使P变大,令其为一P2,如图5市场主体失信收益曲线以B点为原点逆时针旋转。如果监管机构混合策略的概率分布不变,那么有失信意图的市场主体选择失信的期望收益为BPR+(一P2)(1一PR)0。因此该市场主体将会放弃失信行为。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有失信意图的市场主体降低选择失信的概率会使监管机构过多地选择放松,最终使得监管机构选择放松的概率提高到PR*2,达到新的均衡
17、。而此时有失信意图的市场主体选择失信的期望收益又恢复到0,他会重新选择混合策略。长期来看,其实有失信意图的市场主体的混合策略概率分布是由监管机构的混合策略决定的,并不受P(惩罚力度)大小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失信主体的惩罚力度从长期来看并不能抑止失信行为,最多只能抑止短期失信行为的发生率,相反它还会导致监管机构可以更多采用放松状态或者有更大的寻租空间。(二)黑名单下社会监督的纳什均衡引入黑名单的社会监督机制则是从监督监管者人手。根据依法行政原则,黑名单管理制度中列入标准、失信惩戒标准、移出标准都是由权力机关事先约定的。一旦约定,根据公示公信原则,应当向社会公布,共同参与监督。注意此时的社会监督不仅
18、是公众对市场主体的监督,同时也是公众对监管机构是否严格执行黑名单管理制度的监督。开始假设的时候,我们既定监管机构放松市场主体也没有失信,监管机构的效用为R。而社会监督则增,JJn了监管机构选择放松策略的机会成本,比如社会公众举报监管机构的不作为,那么监管机构选择放松的收益R将降低。如图4监管机构收益曲线以T点为原点逆时针旋转。如果市场主体选择失信的概率不变,那么显然监管机构选择放松策略的期望收益R(1-PB2*)+(_哪PB2*将118会降低,从而监管机构自然会选择认真监管,相应市场主体失信的概率也会降低。新的交点PB2+为市场主体此刻选择失信的最优概率,明显要低于先前的最优失信概率PB*。从
19、上面的模型不难发现,由上至下的传统监督制度在短期可能凑效,长期以来反而可能不尽人意,惩罚机制有效性存在悖论。对市场主体的惩罚力度加大,真正得到利益的是监管机构。而对监管机构的监管实行社会监督机制,反而更有利于打击社会失信行为,维持社会长治久安,市场经济稳定发展。三、促进社会监督的要求如上所述,黑名单管理的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对监管机关的监督,形成对市场主体的约束,进而在高诚信低失信的市场主体结构中实现长期稳定均衡。为了达到社会监督的有效性,黑名单制度的形成需要满足如下原则。(一)权利清单法定由于黑名单管理制度对列入的失信企业产生信用约束,会提高其交易成本,因此列入情形应当法定,并由国务院规章规定由
20、哪些部门和政府机关有权制定黑名单的具体列入情形及信用惩戒标准。本文认为综合考虑到黑名单行业的专业性以及地区的特殊性,可以由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黑名单的具体列入情形、信用惩戒标准、移出标准等。权利清单法定有助于减少执法过程的任意性,能降低社会监督的成本。(二)制度标准公开统一根据公示公信原则,黑名单管理制度一旦形成,应当将各行业、各地区的具体标准公开,从而满足市场主体对行为的可预测性。同时考虑到公平公正原则,各地区的标准应当满足行为与惩戒方式相适应原则,避免出现同一行为在不同地区出现不同标准,或者出现相同程度的行为在不同行业出现不同标准。这将包括制度的列人情形
21、标准、信用惩戒约束标准、移出标准的公开与统一。社会监督的特性就是公平公正,公开统一的制度标准导致社会监督有更广泛的参与,从而进一步推进公平公正。(三)名单对外公告,公告途径权威失信企业一旦被列入黑名单,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在既定时间内对社会予以公布,公布的内万方数据柏凌,秦岭:基于黑名单管理的社会监督稳定机制理论研究容包括失信的企业与个人信息、信用约束惩戒的方式、约束的期限。由于目前社会上存在不同主体公布的大量失信名单和黑名单的信息,让广大群众充满困惑。为了体现行政黑名单的权威性,让群众的监督信息更易于获取,社会监督的效率得到提高,应当将黑名单清单在固定的渠道公布,如失信企业公示系统。(四)信息共享、联合惩戒现阶段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带来信用体系建江苏省工商局:黑名单管理设的零散41=,信用信息分布在各部门、各区域,容易形成信用信息壁垒,不利于信息共享,造成资源浪费,也不利于行政机关对黑名单管理成本的降低。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黑名单管理制度可以在更大层面上发挥警示和震慑作用,使得失信的市场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部际与地区之间的联合惩戒,将加强社会监督在各行业、各区域的广泛渗透,从而提高社会监督的收益。【责任编辑陈文兴)119万方数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