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政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政治教案 2、多种安排方式并存 老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3页材料,并思索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仔细总结,发表见解 老师引导:在我国,个人收入的安排除去按劳安排之外还存在多种安排方式,究竟还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为什么在我国存在多种安排方式?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下面内容的学习来了解。 (1)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客观必定性 老师活动:为什么我国全部制结构和我国的安排制度有相同的地方?都以某某为主,多种并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安排制度有什么内在联系? 学生活动:分小组探讨,举荐代表发言, 老师总结 这种安排方式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依据生产关系肯定要适应生产
2、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确定安排方式。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行能实行单一的安排方式,必定存在多种安排方式。 这种安排方式也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并存的全部制结构确定的。公有制是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只能实行按劳安排。但在其他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中,就不能按劳安排,而只能实行其他非按劳安排方式。 这种安排方式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 (2)多种安排方式的主要形式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安排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干脆归劳动者全部,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老师活动
3、:引导学生探讨在这里劳动者充当了什么角色 学生活动:思索探讨,发表见解: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付出劳动、 谋划发展,还要担当经营风险。 按生产要素安排 就是生产要素全部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全部权参加受益安排。 老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4页漫画与材料,并思索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仔细总结,发表见解 老师点评:参加受益安排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要做到能分清一种安排属于哪种要素的收入。 老师活动:在我国为什么允许这些要素参加安排?生产要素参加安排有什么重要作用?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仔细总结,得出结论 老师活动:总结学生的结
4、论 (3)确立按生产要素安排的意义 确立按生产要素安排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全部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敬重,对劳动、学问、人才、创建的敬重。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建社会财宝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 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全部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爱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四条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
5、人的物权受法 律爱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扰 (三)课堂总结、点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安排和按生产要素安排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定性,也有重要的意义。 课余作业 组织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里的收入状况,分清哪些收入是按劳安排所得,哪些是非按劳安排收入,并进一步分析现在的收入形式与以前相比有哪些改变,这种改变给家庭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亲密联系的内容,在学习中应当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这些学问,并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我国安排政
6、策的合理性。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全章概述 社会生活中,无论是百姓生活保障,还是国家的政治活动,经济文化建设,都须要依靠国家供应的财力,因此,国家必需干脆驾驭肯定的收入。国家的收入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国家收入的安排运用有什么作用?这是本课要向大家介绍的有关国家收入安排方面的学问。 8.1 国家财政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种类。 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正确运用财政手段调整经济运行。 3、运用财政图表、数字分析领悟政府的路途、方针、政策。 (二)实力目标 培育学生辨证的、全面的相识问题的实力,针对事实说明问
7、题的实力,正确分析、视察社会经济现象的实力和调查探讨实力。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加学生国家观念,教化学生关切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教学重点、难点 财政支出问题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收支平衡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老师启发、引导,课上探讨等学生主体参加的教学形式。 (一)导入新课 老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9页“上海徐家汇地铁战”材料,争论材料提出的三个问题。 学生活动:探讨问题,在老师引导下明确:地铁耗资巨大,只能有国家出资兴办,国家必需有肯定的收入,才能保证其各项职能的顺当实施。 (二)进行新课 财政收入 1、什么是财政 老师活
8、动:讲解引导财政的含义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从这一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财政的实质就是国家在社会范围内获得国家收入,并将它集中性安排运用。 (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老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财政实施过程中首先须要做什么工作? 学生活动:主动思索、探讨,回答问题。制定收入、支出安排。 老师点评: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安排,叫做国家预算。 上一年度的财政实际执行状况,叫做国家决算。 国家就是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这两个方面,参加社会安排,实现国家职能的。 2、财政收入的渠道 老师活动:财政收入就是国家通过肯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0页,想一想,利财政收
9、入有哪些详细渠道?什么是主要的财政来源? 学生活动:仔细思索总结,得出结论 老师总结:四大渠道,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老师活动:依据财政收入的来源,同学们主要有哪些因素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学生活动:仔细思索,发表见解 老师总结: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许多, 但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基础性的因素。因为国家收入主要依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壮大,税收、利润才有保证,没有经济的增长,就不会有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因此,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其次,安排政策。在肯定时期内,社会创
10、建的总财宝是肯定的,国家要的多,企业和个人的安排收入就削减;反之,企业和个人要的多,国家收入就削减。它们是彼此消长的关系。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安排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就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安排和运用的过程。 老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1页彩图材料,并思索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仔细总结,发表见解 老师引导:这里面基础工程属于经济建设支出,治理环境、兴建体育馆、奥运举办费用等属于科学、教化、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财政支出的用途,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化、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11、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五大类型。 (1)经济建设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占据财政支出的首位。在全部经济建设支出中, 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的支出占绝大多数,反映了国家财政参加经济建设的重点。 老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72页财政在经济建设方面支出图表,并列举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重大投入项目,了解我国财政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 学生活动:主动发言。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等等。 (2)科学、教化、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主要包括这些单位的人员经费支出, 设备购置、维护及公务费用支出。 老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72页财政在科教文卫方面支出图表,并思索回答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思索探讨,发
12、表见解。 图表说明科教文卫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但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 (3)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是指用于政府机关、司法部门、驻外机构、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国防科研方面的支出。 老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73页财政在行政管理和国防方面支出图表,并思索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思索探讨,发表见解。 图表说明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稳中有增,但国防建设方面的支出稳中有所下降。 (4)社会保障支出 是指国家财政为公民供应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的各种费用。 老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73页相关链接,并了解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的内容。 学生活动:阅读思索。 (5)债务支出 用于偿
13、还国家各种债务本息方面的支出。 老师点评:留意国家财政发行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形成财政收入, 偿还这些债务属于财政支出。 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1)财政收支的三种状况:收大于支,支大于收,收支相等。 在财政预算、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志向状态,表明国家筹集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但收支平衡是在动态中实现的,由于详细条件不断改变,收支完全相等的状况几乎是不存在的。 (2)财政收支平衡 是指当年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3)财政赤字 是指当年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有可能导致社会总供应与总需求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必需把财
14、政赤字限制在肯定范围之内。 老师活动:请同学们思索教材75页虚框内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仔细思索,主动发言 老师点评:发行国债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扩大政府投资,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国债发行规模过大,会增加政府还债负担,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经济生活中,国家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收入支出限制经济运行。当经济增长缓慢时,实行主动的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削减税收,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当经济发展过热时,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社会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 三、财政的巨大作用 集中力气办大事 老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
15、峡工程静态总投资(未含物价上涨及施工期贷款利息),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算,为900.9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投资500.9亿元,水库沉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费用400 亿元。三峡工程施工期17年,全部完建约需20年,第11年(2003年)起先发电受益,后期工程投资较易解决,因此,工程投资的关键是发电前11年的资金,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约650亿元。 材料二: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标记性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全线开工。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十个省(区、市)。东段运营一年来,已累计向下游四省一市21家用户供气超过7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政治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