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教案.docx
《设计心理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心理学教案.docx(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设计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概述 设计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性学科,其主要内容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人机工程学、艺术学等众多学科,而这些学科又往往相互交叉,形成一个困难的相关网络。本章介绍了设计心理学的界定、探讨对象和意义,设计心理学理论基础,设计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设计心理学的探讨方法。 1.1 设计心理学的界定 目前探讨设计心理学的专家多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对与设计相关的心理现象进行探讨,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根据专业背景的不同,可以将探讨者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心理学为专业背景的探讨者,特地探讨设计领域的活动的应专心理学家,他们有着深厚的心理学学问应专心理学的探讨方
2、法,专注与设计心理学的理论探讨,并以理论指导设计活动的绽开。另一类是以设计专业为背景的探讨者,他们接受过系统的设计教化,有着丰富的设计实践阅历,同时对与设计相关的心理学探讨有深厚爱好,重视设计心理学理论成果在设计中的应用。但是,目前我们很难找出明确定义为设计心理学家的学者。 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国内外学者对设计心理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其探讨的对象和内容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探讨角度动身对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定义提出了各种界定。 (1)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中文名:司马贺) 美国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人工智能专家、认知心理学家赫伯特
3、A.西蒙是最早探讨设计“人工事物创建过程”心理现象的学者之一。在其著作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中认为设计可以“作为一门人技科学的心理学”,从而使设计领域起先将设计作为一种困难的思维过程加以关注。其对设计的论述多围绕设计思维,将设计当作“问题求解”的思维心理学。在其著作人工科学困难性面面观中进一步探讨了认知心理学对人类思维活动的说明,以及人工造物的思维过程,并从思维的角度探讨了各种求解活动。将设计活动本质界定为人在困难环境下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并依据有限的条件作出推断和决策的过程。 赫伯特A.西蒙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所谓的“设计心理”,但他以思维过程和方式的探讨为基础,提出了一切人工事物(包括艺术)创建过程
4、中,貌似毫无关联的“激发情感”和“实现原理(技术)”交叉的关键点:“评价找寻备选方案表现”的决策过程。其理论对设计心理学的形成有着奠基意义。 (2)唐纳德A.诺曼(Donald A.Norman) 美国西北高校计算机系教授,认知科学和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于20世纪80年头撰写了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国内翻译为设计心理学),奠定了西方“可用性”设计的理论基础。书中以常见的日用品为例,针对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错误,探讨如何使产品的设计符合用户的须要,“重点是探讨如何设计出用户看得懂,知道怎么用的产品。”同时提出了 “注意可视性、给用户供应正确的操作线索、让用户
5、得到操作动作的反馈”的设计原则,并认为“这些原则构成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探讨人和物相互作用方式的心理学”诺曼将认知心理学中知觉、记忆、和留意力等方面的理论和原理应用到产品设计中,从一个新的角度谛视设计,改善人机间信息交互的牢靠性,提高产品的可用性,降低因设计错误导致的差错,甚至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改善人的生活质量。诺曼的理论对产品的设计、研制和评估等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欧美以其理论为基础,逐步形成了强调提高产品运用和信息交互品质的“可用性工程”及“可用性设计”。 2004年唐纳德A.诺曼又出版了设计心理学的其次部著作Emotional Design(情感化设计),在书中,诺曼将探讨重点发
6、在情感和心情对于设计的作用和影响上,将人对产品的情感体验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反思水平,并探讨了不同层次的情感体验对设计的影响和要求,同时也揭示了在人们对产品从“外形”、“运用的乐趣和效率”、“自我形象、个人满足、记忆”三种不同层次的情感满意。诺曼指出:“当产品为令人更放松、更愉悦的场合设计的时候,通过令人愉悦的、具有美感的设计可以增加产品的适用性。”从情感角度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产品可用性方面存在某种缺陷,但人们依喜爱的缘由,如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设计的柠檬榨汁机“Juicy Salif”虽然它像只外星蜘蛛,可用性不佳,细细的支撑脚还会在桌面上留下印
7、迹,但你无法否认它的确是个“讨人喜爱”的设计,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情感化设计”理 论同样对现代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新的理论热点。 (3)李彬彬 江南高校教授李彬彬是我国最早进行设计心理学探讨的学者之一,她领先在国内开设了设计心理学课程,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设计心理学,并于199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设计心理学方面的专著产品设计与消费者心理。指出了“产品设计与消费者心理是工业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学两面学科交叉的应用学科,是将消费者的行为规律应用到工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这对提高产品设计水平,提高产品开发的胜利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她2001年出版的设计心理学一书中进
8、一步明确指出 “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专心理学的分支,它是探讨设计与消费心理匹配的专题。”“设计心理学是特地探讨在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足度的一门学科。” 在此基础上李彬彬教授还对设计心理学进行了细分的深化探讨,于2005年出版了设计效果心理评价,运用心理学定量分析的探讨方法对设计进行科学、理性的评估。 (4)国内其他学者 目前,大部分国内的学者对设计心理学的界定多着眼于应专心理学理论、方法来分析、解决设计领域中所涉及到的心理问题,并探究建立较为完整的探讨体系。近年来,我国多位学者撰写了设计心
9、理学方面的著作,并对设计心理学的定义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湖南高校赵江红教授对设计心理学的界定为“设计心理学属于心理学范畴,是应专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探讨成果,解决设计艺术领域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探讨问题。”柳沙博士认为“设计艺术心理学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它既是应专心理学的分支,也是设计艺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艺术心理学是探讨设计艺术领域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消费者和用户)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这肯定义中的“相关环境”意在强调对设计艺术领域中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各位学者对设计心理学进
10、行的深化的探讨,大大推动了我国设计心理学学科 的建设和发展。从上述的观点中可以看到,与国外近几年设计心理学探讨的发展向比较,国内部分学者的探讨着眼于设计心理学的整体理论构架的建立,而国外的学者则更注意与以用户的需求满意为核心进行的理论探讨,并快速地将理论成果用于设计实践。对于设计心理学的定义目前还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尚无定论,但是可以归纳设计心理学的几个基本特征: 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设计心理学是探讨设计领域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和干预这些心理现象的相关因素和规律的科学。 设计心理学探讨的目的是指导设计师根据心理活动规律,创建性地开展
11、设计活动,改善产品品质,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设计心理学通过对思维和创建过程客观规律的探讨,提升设计师设计及设计管理的实力。 1.2 设计心理学的探讨对象和意义 1.2.1设计心理学的探讨对象 设计心理学的探讨对象涉及设计活动中主体和目标主体的各种心理现象,可分为:与设计活动相关的心理活动现象、设计目标主体用户和消费者、设计的主体设计师等几个方面。 (1)设计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 探讨与设计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是设计心理学探讨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探讨,如感觉、知觉、意识、留意、记忆、思维、情感、人格等等。 影响心理现象的相关因素的探讨,主要指对心理现象形
12、成影响和干预的因素,包括物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个体差异。 各种心理现象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在人的行为活动系统中作用与地位的探讨。 对于心理现象的探讨方法和手段的探讨,针对心理现象的“内隐性”特 点,探讨如何采纳正确的方法并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通过对主体的外显行为的采集,分析,对各种心理现象、心理活动进行更为精确、高效的评估。 这些基本心理现象的规律和探讨方法与设计活动是亲密相关的,设计心理学对设计活动的指导作用,主要就是体现在使设计符合人的心理反应规律上。只有驾驭了基本的心理活动规律,设计师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精确地驾驭和发觉用户的需求,进而根据心理活动规律进行设计干预,以提升产品的品质,
13、进而满意用户的需求。 (2)设计目标主体(用户和消费者)心理 消费是“指人们消耗物质资料以满意物质和文化须要的过程。”消费者是“物质资料或劳务活动的运用者或服务对象”从这个角度来讲,消费者就是用户。但在实际生活中,购买产品的“消费者”,不肯定是运用产品的“用户”。在设计心理学中为了强调人在消费活动中不同的行为重点,一般的论述习惯是:我们将产品的运用者称作“用户”,以强调其对产品的运用行为过程;将购买商品的人称作“消费者”,主要强调其购买行为过程。 设计心理学中对于设计目标主体用户和消费者的探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用户和消费者在产品运用和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消费活动中
14、从形成需求产生动机认知商品商品选择购买决策产品运用评价反馈等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影响用户和消费者运用和消费过程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社会阶层、人格类型、特性差异、文化背景、价值观、所属的群体结构及角色、社会心理趋势等等因素,都能导致不同的运用和消费心理差异,而由这些差异形成的目标人群的特点又干脆影响到设计活动的绽开。 对用户和消费者进行设计干预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探讨通过设计作品,调整和限制产品消费、运用等各个环节中,目标人群心理满意感的途径和方法。 在上述的探讨内容中,对于用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和需求满意探讨是对设计目标主体探讨的重点,也是对设计活动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如美国心理学家
15、马斯洛提出的“须要层次论” 在产品开发中目标人群层次设定和须要满意上,就始终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近几年的设计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每一次对须要和需 要满意界定的再相识和发展,都对设计理念产生极大的影响,如“绿色设计”、“非物质设计”、“可用性设计”、“情感化设计”等等,进而诞生一大批新的更符合人的需求特征的优质产品。 (3)设计主体(设计师)心理 设计师的主观意识、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情感、特性等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都干脆影响设计结果,对于设计师心理活动的探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正确理解设计目标的需求,树立正确的设计观。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以人为本”的设计中,首先
16、是发觉目标人群的需求,这包含了人的个体需求和人的群体需求,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正确理解和发觉人的需求,树立正确的设计观,理解设计为什么样的需求服务,如何服务,是设计活动进行正确的目标设定的前提,假如目标错了,设计活动是无法正确绽开的。 提高设计创新思维实力,完善设计师学问结构。设计是一种创新过程,正确的理解创新思维的内在规律,驾驭提升设计师创建力的方法,通过学习与训练主动发展有特色的创建性思维,是设计师在设计活动中提升问题求解实力的关键。同时通过对设计心理学理论的学习,设计师还将驾驭设计活动的原则和方法。 设计师的人格完善。人格确定了设计师对设计工作的动机和看法,也可说确定了设计师从事创建性设
17、计工作的内驱力。了解设计师人格完善的要求和规律,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育和塑造,形成健康向上的工作看法,提升设计活动中设计感知实力、设计创新的动力,以及设计师进行有效沟通和应对压力的实力。 提高设计管理水平。随着设计的发展,设计活动的绽开已经由原来的设计师单打独斗,转换为设计的团队协作,由多个学科和学问背景的人协作完成。设计管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驾驭了设计师的心理特征和内在规律,才能使设计团队中的成员,各展所长,协同作业,进而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1.2.2 设计心理学的探讨意义 设计心理学的探讨意义意义可以从五方面来阐述:满意消费者(用户)对高品质产品的须要,现代社会发展的须要,企业发展和市
18、场竞争的须要,设计师自我完善的须要,设计理论发展的须要。 (1)满意消费者(用户)对高品质产品的须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物质生产的实力大大提高,消费者面对品种繁多、数量巨大的产品,已由原先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选择,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的关注点,从功能价值,到运用感受、再到更多的关注产品的文化意味、审美价值和符号属性以及情感、体验的满意。与此相对应,现代产品是由核心产品(产品的基本功能等)、有形产品(产品的质量、包装、品牌、特色等)和附加产品(安装运用的牢靠性和便捷性、文化意味和情感满意,及各种相关服务等)三大层次组成。在产品功能同质化的今日,后两个层面的竞争就显得尤为重要。
19、从消费者须要满意的角度来讲,可分为显性需求和隐形需求的满意。一般来讲消费者能较为明确的表达显性需求,了解和满意显性需求相对简单,但是显性需求的满意是很难使消费者产生剧烈的兴奋感;对于隐形需求绝大部分消费者是无法精确表述的,须要去发掘和创建,但是能满意隐形需求的产品,由于其出乎意料的产品属性,是能够使消费者产生兴奋感的满足产品。好的设计可以使消费者说“就是它,它就是我想要的。”如何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如何发掘和创建需求?如何满意消费者的需求?要回答这些问题就离不开对设计心理学的深化探讨。 (2)满意现代社会发展的须要 技术越来越先进,信息越来更加达,物质越来越丰富,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高科技、信
20、息社会的发展,使产品可以缩减为一块小小的芯片,甚至是“非物质”的软件或数据,使产品脱离物质成为可能,原有的“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原则也失去了可参考的标记,新的产品须要全新的定义,原有产品须要进行改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正在被弱化,其相互关系都正在被重新定义。 信息社会技术的发展使产品在更大程度上摆脱了生产和技术制约,但这些产品在给人带来了种种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人际关系隔阂,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情感问题。通过设计用艺术设计的高情感去弥补人际关系的缺失、增进感情沟通、平衡心理环境;协调人、人造物、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对立;削减产品因功能困难、信息过载等对人的困恼是现代社会对
21、产品提出的现实要求。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重新谛视“人”的需求,包括“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建立健康、和谐的心理环境。什么样的产品能满意“人”的须要?如何平衡物质须要与精神须要?如何平衡个体须要与群体须要?如何平衡短期需求与可持续发展?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须要在设计伦理、设计评价等诸多方面有科学、全面、均衡的理解,离不开对设计心理学的探讨。 (3)满意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须要 随着企业的发展,为了应对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理念也须要不断的提升,设计心理学的探讨成果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能够开拓企业经营战略的新思维和新方法。如上世纪80年头提出的消费者满足度(Customer
22、 Satisfaction Index)战略,简称为“CSI”。 CSI战略要求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以消费者满足度为核心,从消费者的角度而非生产者、设计者的利益和观点来满意消费者的需求和利益。对于产品、质量、服务等方面进行了重新的界定,指导企业在战略整合、设计理念、经营模式、生产模式、服务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进;在改进过程中,以高效的供应消费者满足的产品和服务为核心,通过流程再造、资源重组等多种方式,达成提升消费者满足度,降低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的目标。再如“可用性工程”、“情感化设计”等理论、观点均对企业经营战略、产品开发、企业管理、质量限制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随着企业全球化
23、进程的加快,面对国际化竞争,企业必需通过对不同地域用户心理的探讨,才能够更好的迎接跨文化、多样性市场的挑战,针对不同地域的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设计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并制定出符合目标市场文化特点的宣扬、推广方式,以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 (4)设计师自我完善的须要 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仅仅围着产品的基本功能,对产品进行简洁的美化和装饰是远远不够的。设计界普遍相识到设计是基于对“人”的理解,相识到驾驭与设计相关的心理规律的重要性,设计心理学已经成为设计师学问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正确相识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潜心探讨用户的需求,驾驭需求满意的内在规律和方法,提升对设计的理解、鉴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计 心理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