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机械运动,--,--物理--基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机械运动,--,--物理--基础课--.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机械运动,-,:物理:基础课:篇一: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精华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 一、测量 1、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2、单位换算:3、3、3nm;-1m、-2、-3m、-6m、-9m。 3、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 4,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作用:读数时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例如分度值是0.1cm,读数应该有2位小数。 5 6、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 (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分度值和量程适合的刻度尺; (2)从零刻度线或清晰的刻度线起测量,有刻度的边紧靠被测量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 (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估读到分度
2、值的下一位; (4)记录结果时,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两部分。 7、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s、 8、时间单位的换算:、 9、时间测量的工具:秒表、停表。 10 11、误差产生原因:(1(2 12、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等。 1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1)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可能减小;(2)错误是可以消除的。 二、机械运动: 1 2、被选来作为参照物的物体都当作是静止的。 3、参照物选择:除研究物体本身以外的一切物体,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4、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如果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没有
3、变化则研究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有变化则研究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还是静止要看参照物选什么。 5 6、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2(3度相等;(4)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5)实际生活匀速直线运动是没有的。 7 8 9、速度的基本单位:米/秒,符号m/s,;速度单位的换算:1m/s=3.6km/h 10、速度公式:v=s/t,其中:s路程,t时间,v速度。当s用米(m)作单位,t用秒(s)作单位时v的单位是当v米/秒(m/s);当s用千米(km)作单位,t用时(h)作单位时v的单位是当v千米/时(km/h) 11 15、平均速度公式
4、 16、 s17 18、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1车运动的时间t;(2计算出速度。 t 总 st 篇二:第一章 机械运动基础知识归纳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 长度的测量 1.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国际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 换算:1Km=1010 m;1dm=0.1m;1 cm=10-2 m;1 mm=10-3 m;1m =10-6 m;1 nm =10-9 m 2. 测量工具:刻度尺 3. 正确使用刻度尺 (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 看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分度值(即
5、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 量程(即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注: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精度和量程都合适的测量工具。 (2)正确放置刻度尺:刻度尺要与被测物边缘平行;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包括准确值和一位估计值); (4)记录结果:数字+单位(或准确值+估计值+单位);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4.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1)辅助工具法(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长度)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2)化曲为直适于测
6、较短的曲线,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硬币的周长等; 也称棉线法。比较短的曲线,可以用一根弹性不大或没有弹性的柔软细棉线替代曲线来测量。方法是把棉线的起点放在曲线的一端点处,让它顺着曲线弯曲,标出曲线另一端点在棉线处的记号作为终点,然后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起点至终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长度。 曲线的长度是不易直接测出的,但可以将曲线化为直线,再用工具测出直线长。例如,测地图上某两城市铁路线的长度,可用棉线使之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重合,再把棉线弄直,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即是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结合地图上的比例尺,利用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便可算出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3)累积法: 又叫
7、测多算少法,通过积少成多的办 法进行测量,再通过求平均来求得,这种方法还可以减 小误差。可用于测纸的厚度和细金属线的直径。如要测 某一课本中每张纸的厚度,可取若干张纸(纸的张数要 适量),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 厚度,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所得的商即是每张纸的厚度。 又如,要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我们只要找一支圆铅笔(或粗细适当的圆柱体),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 滚轮法 (4)比较长的曲线,可用一轮子,先测出其直径,后求出其周长,再将轮沿曲线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最后将轮的周长
8、与轮滚动的圈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曲线的长度。 二、时间的测量 1.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国际单位:秒,符号:s; 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min=60s,1h=60min;1h=3600s2. 测量工具:停表、机械停表(实验室常用 3. 认识机械停表:(如右图) 1.大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 时间是30s,大表盘的分度值0.1s; . 2.小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 间是15min,小表盘的分度值0.5min。 . 三、误差 1. 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2. 造成原因:选用的测量工具、采用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者. 3. 减小办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
9、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4. 错误与误差的区别:错误是由于操作时未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造成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不可避免。 1.2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1. 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运动的形式:社会变化、生命变化、化学变化、原子核的变化、位置变化 3. 最简单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 1. 概念:在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择另外的物体来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 参照物 (1)参照物的特点: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 (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是研究对象不能被选作参照物,通常选地面或固定在
10、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3)在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其结果一般不同; 例:乘坐电梯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人是运动的;若以电梯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 3. 运动和静止相对性(1) 物体的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 (2) 没有绝对的静止。 4. 典型例题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分析:竹排在江中游以青山作参照物;青山在走以竹排为参照物。 (2)两辆汽车同向行驶,坐在甲车里的乘客看到乙车在向后退,作为参照物。这两辆汽车相比较,甲车开得快。(3)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刮的是甲、乙、丙三个骑车速度最大
11、的是 丙 ,最小的是 甲 。 分析:甲感到顺风,说明其速度小于风速,且行驶方向与风向相同,即刮的是西风;乙感到无风,说明其速度的等于风速;并感到逆风说明其速度大于风速。 1.3 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式:(1)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2)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2. 速度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3. 速度公式: s路程,t时间,v速度 4. 速度单位及换算: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 1m/s=3.6km/h 5. 速度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二、匀速直线运动: 1.
1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4. 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计算公式: s总路程,t总时间,v平均速度 1.4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 实验器材 小车(斜面、金属片、秒表、刻度尺 ) 探究步骤 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 实验注意事项 A.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头到头,尾到尾”。 B.斜面的坡度不宜过大,小车运动过快,时间太短不易测量;也不宜过小,否则变速运动不明显。 C.时间的测量:应该让小车做直线运动,小车运动时间较
13、短,测量误差较大,可以听小车碰撞金属片的声音来计时。 例1:小刚从家中出发到新世纪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 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1)小刚骑车的速度。 (2)小刚从家到新世纪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 (3)小刚步行20 s通过的路程。 解:(1) 骑车的速度vs13 600 m1 800 m t1(3025)60 s6 m/s (2)全程的平均速度vst3 600 m3060 s2 m/s (3)步行的速度vs21 800 mt1.2 m/s步行20 s通过的路程s 22560 s3 vt1.2 m/s20 s 24 m 23 例2. 某汽车以36 kmh的速度匀
14、速行驶,1 h后通过全程的一半,要想在40 min内到达目的地,它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多少? 解:前一半路程为: 后一半路程为: S2=S1=36km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后半程的速度为: 篇三:机械运动基础知识复习 导学设计流程: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机械运动的现象 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生活问题 编号: 015 第一章 机械运动基础知识复习 主备:吕占国 时间:2022-11-3 课时: 1 目标导航(1分钟) 1、认识机械运动的现象 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知道运
15、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生活问题 知识回顾(10分钟) 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为_,1微米_,其它的单位有_ _。2、正确使用刻度尺方法: (1)选:观察刻度尺的 和 ,根据测量的 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所能达到 的准确的程度是由_ _决定的。 (2)放:在使用厚刻度尺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_ _,且尺的_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4)记:测量值分为_、_两部分,如测得结果为23.32cm,则此刻度尺分度值为_。 3、减小误差的方法有_、_、_。 4、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择的_而言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对于参照物 的变化,
16、就说它是静止的。 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2)。6、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定义:物体在 (2)计算公式:速度=,用符号表示 ;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1km/h=m/s. 7、匀速直线运动:快慢_、经过的路线是_的运动。 8、平均速度: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_与的比值。 考点点击(34分钟) 考点1:时间和长度的估计与单位 1.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A 人眼睛迅速一眨B 人心脏跳动一次C 人正常呼吸一次D 人打一个哈欠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教室每层楼高约32_;(2)课桌高度大约70_; (3
17、)一张纸厚度约75_;脉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约为0.015_。 3.某物体直径为125nm,该物体可能是 () A 一个篮球 B一个乒乓球C 一根头发 D一种病毒 考点2:刻度尺的使用 4.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 ; (2) ; (3) 。 5.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65m B175mC185mD195m 考点3:误差与减小误差 6.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
18、误差 C.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D.只要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 7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43cm、5.45cm、5.46cm、5.44cm,则此物长应是( ) A、5.44cmB、5.45cmC、5.46cm D、5. 445cm 考点4:长度的特殊测量 8.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度 9如图
19、2-2-3所示的方法常用于测量圆柱体直径,则图中圆柱体的直径应为。一根细铜丝如图缠绕 在铅笔上,该铜丝直径为mm. 考点5:静止与运动的判断 10、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11.坐在长途汽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他越来越远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_的,长途汽车是_的 12.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行船时,乘船的人在船上刻下了剑落水时的位置;当船停靠到岸边后,在所刻记号下方的水中寻找剑,却找不到,这说明 。 考点6: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运动 13. 由匀速直线
20、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 A.与路程成正比B.与时间成正比 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14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按图填写下列表格 (1)由此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选填“快”或“慢”) ; 物理学里所说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 内的平均速度。 (2)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为了 。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运动的快慢 教学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理解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答案解析: 1、B 能估计生活中常见时 间长短有初步的估测能力
21、3、D 对常见物体尺度有大 概的了解 4、B 会正确使用并读取刻度尺 6、B 能正确区分误差和错 误并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 8、D 对微小物体的测量应 用累积法 10、C 11、运动 静止 1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总结: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 止,首先选择参照物然后看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的变化。同一研究对象,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不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3、D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知 道其实质,V=s/t只是它的表达式、计算式并不是它的决定式 14、(1)“快” 哪段时间或哪段路 程 (2)减小小车运动速度 便于时间的测量 说明:学会用刻度尺和钟表 正确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个性化导学设计:(包括导学更新、问题更新、习题更新) 教学反思: 等级评价: 优 () 良 () 一般() 组长签字: 机械运动,-,:物理:基础课:出自:百味书屋链接地址: 转载请保留,谢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9页 共19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