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杜甫——《登岳阳楼》.docx
《2022杜甫——《登岳阳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杜甫——《登岳阳楼》.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杜甫登岳阳楼篇一:杜甫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详案 郑亚萌 教学目标 1、品味雄浑开阔的意境 2、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1、品味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情感 2、品析诗人“景大身小、诗境阔狭”的手法 3、品读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建筑精巧雄伟,它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一起被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岳阳楼为洞庭湖畔的一颗珍珠,但若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也就黯然无色。登岳阳楼,必望洞庭湖,咏岳阳楼,必咏洞庭水。)使岳阳楼最为有名的是岳阳楼诗文三绝:范文(范仲淹岳阳楼记)杜诗(杜甫登岳阳楼
2、)魏联(魏允贞岳阳楼) 二、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到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诗人已五十七岁,距 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 诗人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三、学生齐读并背诵诗歌。(5分钟) 登岳阳楼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四、感知意象 1、结合注释翻译本诗。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
3、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2、整体感知 (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学生回答) “昔闻”与“今上”构成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关相连)。“昔闻”指诗人青年时代(书香门第之家,正值年少,科举未考上,也没觉得多大事,便去长安闯荡,那时候年少轻狂,国家也正值“开元盛世”,到处歌舞升平);如今呢,诗人也到了暮年,年老多病,历尽坎坷,漂泊(被动的,主动的称为旅游)无依,而祖 国也是山河破碎,前途渺茫,诗人登楼时,怎能不百感交集,充满对人
4、世的感慨呢?(不是惆怅,也不是兴奋,是复杂的感慨) 例如:辛弃疾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爱上层楼”年轻、好胜,而年老时真正感受到的是说不出的百感交集,是不尽的感慨。 (2)、赏析“坼”和“浮”字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浩瀚汹涌。(如:“四弦一声如裂帛”,撕裂帛的动作声音,有力度)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
5、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颔联容易联想到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 颔联写的是一副怎样的景? 壮美,开阔的景,用了夸张手法,和想象营造一种开阔雄浑的意境。杜甫有很多诗都是描写开阔雄浑的意境。 如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垂和涌,大气磅礴)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写出宽广,长江滚滚写出汹涌澎湃的气势) (4)描写开阔的景正是为了反衬自己的渺小。“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的是自己,表达出一种怎么样的情? “无一字”是因为战乱失去了亲朋好友的音信,表现出一种孤独之感。年老有多种病,也只有一条孤寂的小船,晚年无住处,全家居于其中,所有的
6、家底也就这么一条小舟,不知道未来往哪里走,随着船漂泊无依。自我渺小孤独之感跃然纸上。 (5)有评论说“前半写景,意境阔大,五六自叙,如此落寞。阔狭顿异”杜甫善用这种“景大身小,诗境阔狭”(用大景营造广阔的意境来反衬自身的渺小)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比如: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阔大意境更加反衬出“无”和“有”的凄楚,“悲”和“独”的孤寂,一张一弛,一收一放情感顿生。 (6)诗境由阔到狭,反衬清晰。已经不能再写狭了,再写就会头重脚轻。杜甫他写了什么呢?“戎马关山北”诗人在南边想象到北边家
7、乡的战乱(戎马),战争意味着国家,由个人身世,转到国家艰难,百姓流离失所。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自我渺小跳跃到对国事的忧虑,彰显出杜甫开阔的胸襟。当 自己住的茅屋破烂处境凄楚时,却还想着广庇天下寒士。苦难者有一颗受难的心,耶稣是为全人类受难,杜甫也是胸怀着天下。 “凭轩涕泗流”一个年老多病的老头站在岳阳楼上凭轩北望是在为谁流眼泪呢?多少伟大的理想与抱负烟消云散,多少百姓流离失所,他也正是这国家动乱,众多流离百姓中的一员。他忧国忧民忧自己,将三者清晰的结合在一起,只不过跳出了个人生命的痛苦想到了国家和百姓的痛苦 别林斯基有句话:“任何伟大的
8、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所以杜甫才会被称为诗圣。 五、学生自我感悟,体会诗人的心境,齐读文章,并且背诵。 篇二:杜甫登岳阳楼赏析 杜甫登岳阳楼赏析 昔闻洞庭水2,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3,乾坤日夜浮4。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5。戎马关山北6,凭轩涕泗流7 【韵译】: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赏析】: 前一层先叙登楼,后写洞庭湖景观,一起一承,章法分明。起句以“昔
9、闻”与“今上”对应,看似平常,却颇有深意在。“昔”,当指诗人的青年时代,又值“开元盛世”,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祖国山河残破,疮痍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但诗人只叙事,不说情,把情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接着就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仅凭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使人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自然,诗人此刻的心情跟曹操有所不同。 后一层先说个人景况,后说国事艰难,使人担忧,一转一合,显而易见。“亲朋”
10、两句中,要害是“孤舟”一词。诗人自离夔州之日起,全家人都生活在船上,实际上已无家可归,所以由写景转入抒情先说个人景况;再说,从洞庭水转换到“孤舟”,脉络也十分清晰。至于说亲朋“无一字”,显然是无所依托之意。这又加重了诗人自伤飘泊的感情。但诗人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因此,当他站在岳阳楼上“凭轩”远眺时,就联想到当时吐蕃犯边的情况,不禁潸然泪下了。这个抒情结尾将诗的思想内容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凭轩”二字又巧妙地照应了第二句,以此结束全诗恰到好处。 这首诗可以说是咏岳阳楼的绝唱。 考题: 1、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6,凭轩涕泗流
11、2、 说到洞庭湖,我们都会想起唐诗中写得最好的两处名句,一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出自杜甫的登岳阳楼。 他们都以大胸襟、大手笔,写出了洞庭湖的大气象、大气魄.。 3、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写景,既是实写,又寓想象,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篇三:登岳阳楼杜甫 登岳阳楼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诗歌赏析的能力,把握本诗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3、领会登岳阳楼通过描绘雄伟壮阔的艺术境界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诗歌赏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岳阳楼 2022 杜甫 岳阳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