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前台投诉处理培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店前台投诉处理培训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酒店前台投诉处理培训教案 酒店前台投诉处理培训教案 前厅接待流程可能出现的投诉及问题 来宾到达前; 1)、订房信息未精确记录; 2)、订房信息未刚好精确地传递; 3)、房价或房号客人资料未能保密; 4)、酒店在旺季突然涨价,涨价幅度太大或不能如约留房; 5)、酒店留房时限到期、未刚好告知客人就取消预定; 6)、酒店各部门在与来宾接触的过程中,留给来宾印象不佳,造成来宾不情愿订房或取消订房; 来宾抵店时; 1)客人入住时的要求与酒店的记录不一样; 2)酒店未能留房或留房不能让客人满足; 3)双方对房价有争议; 4)客人对酒店价格规定不满; 5)给客人支配的房间位置不满足; 6)入住登房手续过于繁
2、琐耗时过长; 7)迎宾员及行李员服务未到位或到位不到家; 来宾住店期间; 1)客房设施设备、易耗品或服务让来宾不满; 2)商务中心及总机的服务让来宾不满; 3)问讯及收银服务让客人不满; 4)其他方面:客人因对钥匙卡过期失效不能开门而产生不满;客人要求换房,未予以答复或落实;客人住店期间提出投诉,酒店未予以妥当解决; 来宾离店时; 1)查房结账速度太慢:无零钱可找;客人结账下赶上客房、前厅员工用餐时间;客人服务员已去查房,总台打过去的电话无人接;客房服务员查房太慢;收银员结帐太慢; 2)帐务纠纷:客人不承认某些消费项目;对某些消费额有异议;不承认自己应当支付的物品丢失需赔偿的费用;对客人所持信
3、用卡是否有效或钞票的真伪等有疑点; 3)房态出错:客人已结帐,总台未刚好更改房态;客人办妥延期退房手续,总台未输入电脑;其他缘由 来宾离开后; 1)客人的重要相关资料未刚好、精确地汇入客史档案存档:相关业务表单未刚好存档或存档有误;客人的相关资料未刚好记入客史档案;客人的投诉信息未刚好、精确地反映到相关部门; 2)客人离店的服务不到位或相关信息未传递造成客人不满:客人离店时的留言未刚好传递给指定客人;客人离店后到达的物品、信件或传真未刚好精确地按客人的要求处理;来宾遗留在酒店的重要物品、证件未能按客人要求刚好传递,影响了客人的生活及行程; 5、正确相识来宾投诉 来宾投诉最须要什么?(提问) 1
4、) 想快速简捷的得到处置; 2) 得到理解和敬重; 3) 负起责任,给一个说法; 4) 赔偿或补偿; 5) 解决问题,不让它再次发生; 来宾为什么不投诉? 1)不习惯; 2)不情愿; 3)不信任; 4)怕麻烦; 来宾投诉的必定性; 来宾投诉的双重性; 1) 主动因素;2)消极因素; 来宾投诉对酒店的作用; 1)可以帮助酒店管理者发觉服务与管理中的问题与不足; 2)为酒店供应了一个改善来宾关系、挽回自身声誉的机会; 3)有利于酒店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 6、对投诉进行定义; 投诉是指客人对酒店的设施设备、服务质量(服务看法和效率)、产品质量、特别状况(突发事务)产生不满时,以书面或口头方式
5、向酒店提出的看法或建议。 二、来宾投诉心理与性格分析 1、投诉来宾的心理 善意的投诉; 1) 真心、热忱提出建议:生活严谨仔细的客人; 2) 想表现自己见多识广:表现欲强且有肯定学问的客人; 3) 想挽回损失、保全面子;自我爱护意识强的客人,了解服务规范; 恶意的投诉; 1)借题发挥:自控性不强或遇事不冷静的客人; 2)无理取闹:无端生事、心情不稳定、素养较低的客人; 3)有意敲诈:故意不良、另有他图的客人; 2、投诉来宾的心态 1 求敬重; 2 求理解; 3 求补偿; 4 求发泄; 5 求摸索; 结论:内行知难而退;2)外行贪得无厌;3) 3、投诉来宾的性格分析 理智型来宾;悲观型来宾;发怒
6、型来宾; 三、投诉处理的程序及原则 1、投诉处理的八大步骤; 作好接受投诉客人的心理打算; 1) 树立“客人恒久是对的”信念; 2) 要驾驭投诉客人的心态;(见上来宾心理分析) 设法使客人消气; 2) 先让客人把话讲完,切勿乱说明或随意打断客人的讲解并描述。 3) 客人讲话时(或大声吵嚷时),接待投诉者要表现出足够的耐性,决不能随客人心情的波动而波动,不得失态。即使遇到一些有意挑剔、无理取闹者,也不应于之大声争论,或仗理欺人,而要耐性听取看法,以柔客刚,使事态不致扩大或影响他人。(引导来宾理解酒店服务好的方面,不要任由来宾贬低酒店的服务质量)。 4) 讲话时要留意语音、语调、语气及音量的大小。
7、 5) 接待投诉时,要慎用“微笑”,否则,会使客人产生“幸灾乐获”的错觉。 仔细倾听客人投诉,并留意做好纪录; 对客人表示怜悯和致歉; 例如:客人对你说:“你们的服务简直糟透了。”这种否定一切的说法,明显是不客观的、不恰当的。依据接待礼仪要求,正确的做法是先适当地满意客人一下,“真愧疚,我们的服务工作是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等客人的看法变得较为缓和的时候,再向他提出问题:“为了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希望您多指教。您能不能告知我,您刚才遇到了什么问题?”客人发泄不满时要表示出宽容,不要计较他的气话,在适当的时候说:“是的,是这样,关于这件事,您能否说得再详细一点?”“现在我们有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
8、问题,您看用哪一种方法好?” 对客人反映的问题马上着手解决; 1)把要实行的解决方案告知客人 客人投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在解决客人投诉所反映的问题时,应有多种解决方案。(处理问题前应有多种打算,划清多条心理底线,预估来宾能够接受的条件)。 2)征求客人的看法,请客人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补救措施,以示对他们的敬重。一般人的心理是最信任自己的选择。 3)切忌一味地向客人致歉、恳求宽恕而对客人投诉的详细内容束之高阁,也不行在客人面前流露出因权力有限而无能为力的看法。 4)把解决问题的时限告知客人 应充分估计处理该问题所需的时间。 5)明确地告知客人,绝不能模糊其辞,从而引起客人的不满,为
9、解决问题增加难度。 6)马上行动 应马上着手调查,弄清事实,找出根源。 7)将解决问题的进展状况随时通知客人。 对投诉的处理结果予以关注; 投诉处理完毕后酒店应实行的措施 1)了解分析投诉形成的缘由,涉及个人责任的,按饭店制度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惩处;涉及饭店制度中存在漏洞的,应查缺补漏、完善制度、改善服务流程 2)快速找到有关责任人所在部门,尽快执行酒店制度; 3)找出投诉较多的问题与环节 一、可统计投诉,找出被子投诉最多的部门,个人及问题。 二、可统计来宾看法书上的看法,确定哪个部门、个人存在的不足最多。 三、请处理投诉的员工列举投诉较多的问题。 四、把投诉的统计、分析、处理经过及客人对处理的
10、看法,反馈到有关部门,以便这些部门改进工作。 五、依据投诉记录与其他资料,建立、补充客人投诉档案。 六、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员工培训,改进其服务看法与服务质量,特殊要培训前厅服务人员驾驭正确的处理投诉的方法。 与客人再次沟通; 维持来宾关系,调查投诉处理结果来宾的满足程度,可以通过发短信、打电话的方法; 整理并归并档案; 将经典的投诉编写成案例,每年对案例汇编成册,丰富培训资料; 投诉处理的六大基本原则; 投诉要有肯定的依据(质检条例、权限明确); 尽快处理投诉问题(110100原则); 解决投诉不应在公众场合进行; 假如在大堂接待处等人多的场合发生客人激烈的投诉,需先陪伴客人到宁静、舒适并与外
11、界隔离的地方,如办公室等,以避开客人投诉的激烈心情与指责在公共场合传播。要有礼貌地接待,请他坐下,最好与客人一起坐在沙发上,使客人有一种受敬重的同等感受,再给客人倒一杯饮料或茶,请他渐渐讲解并描述。在看法上给投诉人亲切感。有人认为由女性负责人来接待客人投诉比较合理,因为女性微笑简单使暴怒的投诉者趋于安静。 客人投诉时要保持冷静; 向酒店服务好的方面引导,不要任由来宾贬低酒店服务质量,否则简单引发“连锁反映”,最终使来宾对酒店服务整体赐予否定; 处理投诉不能转移目标、推卸责任; 对于客人的投诉、酒店工作人员应从整体利益动身,不能仅为了保全自己或本部门不受投诉而盲目随声附和,转移目标,更不能贬低他
12、人,推卸责任; 处理投诉不能损害酒店利益和形象; 应保持来宾满足、酒店利益三者的平衡;以酒店最小利益的付出最大满意来宾的需求,须要充分揣摩来宾心理,并奇妙利用语言技巧化解危机; 四、投诉处理的方法及沟通技巧 1、投诉处理的方法 一站式服务法(首问责任制,“投诉到我为止”的理念); “一站式服务法”就是来宾投诉的受理人从受理来宾投诉、信息收集、协调解决方案、处置来宾投诉的全过程跟踪服务; “一站式服务法”要求: 快速:受理人干脆与来宾沟通,了解来宾的需求,协商解决方案,指导来宾办理相关手续,简化处置流程,避开多人参加所延误的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简捷:就是解决来宾投诉的时间省去困难的处理环节;
13、无差错:避开因压缩流程、削减批准手续产生差错,造成来宾来宾重复投诉; “一站式服务法”的实施要点: 授权:应使服务人员在处理来宾投诉时赐予肯定的授权,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下述的状况,招致来宾的不满: 服务员:“很愧疚,这是酒店的规定,我无权处理” 来宾:“让我去见你的经理” 服务员:“对不起,领导今日休息,请等明天好吗?” 替换法; “替换法”是来宾因接受的产品或服务存在质量问题,为来宾替换同类型或不同类型产品或服务的投诉处理方法。 来宾对服务的质量进行投诉,接待人员服务人员首先要做的事就是以主动、耐性、主动的服务赢得顾客的信任,在了解来宾的需求后,进而可以向来宾举荐更换产品或服务。 替换法的要点
14、: 在接受投诉来宾服务时,须要核实投诉的真实性,并确认产品或服务存在的问题是否属于规定的范围之内; 对于服务因来宾的责任造成,而又不属于服务范围之内的,应当耐性地向来宾澄清责任,与来宾耐性沟通,争得来宾的谅解。 “变通法”是在酒店与来宾之间找寻解决对双方都有利,建立在双赢理论基础上让相关方感到满足的合作对策。这种方法容许两个不同的人站在同一边。看到同一个问题,了解需求及一起工作来创建变通方案。 变通法的要点: 了解来宾的需求是什么? 明确酒店的需求是什么? 找寻对双方共赢的第三种变通方案是什么? 外部评审法; “外部评审法”是在内部投诉处理过程行不通时,选择一种中立的路途来解决投诉的方法。酒店
15、可以向来宾举荐运用外部评审程序,申请酒店与来宾之外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调整或仲裁。 外部评审法的要点: 可以采纳多种处理投诉的方法和技巧力争内部解决。假如到了双方僵持不下的地步,为防止事态扩大,避开进入法律程序,应当主动举荐进入外部评审程序。 在进入外部评审程序前应做好的打算工作,包括:澄清双方情愿接受的底线、收集投诉受理、双方沟通和已经实行的措施等用于外部评审时所需的证据。 外部评审机构:行业主管部门(旅游局);行业协会(酒店协会);消费者协会;仲裁委员会等; 2、平静来宾投诉的沟通技巧 移情法; 顾名思义,“移情法”就是通过语言和行为举止的沟通方式向来宾表示缺憾、怜悯,特殊是在来宾生气和感到特
16、别委屈的时候的一种精神劝慰。 “移情法”用语举例: 我能明白你为什么觉得那样 我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 那肯定特别难受 遇到这样的状况,我也会很焦急 我对此感到缺憾 三明治法; “三明治法”就是告知我们与来宾沟通时如何避开说“不”的方法。“三明治法”就是两片“面包”夹拒绝; 第一片“面包”是:“我可以做的是”告知来宾,你会想尽一切方法来帮助他,供应一些可选择的行动给来宾。 其次片“面包”是:“你能做的是”告知来宾,你已限制了一些状况的结果,向来宾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三明治法”用语举例:我们可以做;您可以做 谅解法; “谅解法”要求受理人在接受来宾的投诉时,快速核定事实,并向来宾表示歉意,安抚其
17、心情,尽量用来宾能够接受的方式取得来宾的谅解的方法。 “谅解法”用语举例: 避开说:“您说的很有道理,但是” 应当说:“我很同意你的观点,同时我们考虑到” 3F法; “3F法”就是对比投诉来宾和其他来宾的感受差距,应用利益导向的方法取得来宾谅解的一种沟通技巧,是心理学中从众心理的一种应用。 “3F法”用语举例: 来宾的感受(feel):“我理解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别人的感受(felt):“其他来宾也曾经有过同样的感受”。 发觉(found):“不够经过说明后,他们发觉这种规定是爱护他们的利益,您也考虑一下好吗?” 7+1劝服法; “7+1劝服法”就是针对来宾投诉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分段说明
18、与来宾体验相结合,以取得来宾认同的一种沟通技巧。 “7+1劝服法”要点: 与来宾探讨,使之分段同意;来宾的体验; 引导征询法; “引导征询法”是一种为了平静来宾不满,主动了解来宾的需求和期望,取得双方认同和接受的沟通技巧。 阅历告知我们,单方面地提出来宾投诉处理方案往往会引起来宾的质疑和不满,那么我们可改变一种思路来主动询问来宾希望的解决方法,有时却更能被来宾所接受。 “引导征询法”用语举例: “您须要我们怎样做您能满足呢?” “您有没有更好的处理建议呢?” “你觉得另外几种方案那一种合适呢?” 3、大、小投诉问题的处理; 1) 投诉“大问题”的处理 一、运用绅士处理方法和客人进行沟通协商比较
19、合适; 二、案例:“妥当处理来宾投诉,使来宾转怒为喜”; 2) 投诉“小问题”的处理; 一般的或不激烈小问题的投诉,可采纳快速处理方法进行;来宾否认运用了房间的饮料:如是有身份的来宾或是潜在的回头客,可以免陪(成本较低);但事后需核实房吧补充记录等;如为恶意行为,记入客史档案(列入黑名单),防止同类状况重复发生,避开酒店的再次损 失; 服务补救程序; 1) 超前的进攻性服务补救是在出现服务失误后,马上实行补救措施,服务补救被列为了服务主流程中一个不行分割的部分。根据这种补救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顾客的心情问题,顾客会为服务供应者的补救行为感到惊喜,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很可能比没有遇到服务失误时 还要高。 酒店前台投诉处理培训教案 酒店顾客投诉处理技巧培训教案. 酒店投诉处理技巧培训 前台投诉处理技巧 培训资料:酒店投诉处理艺术 前台接待小业主投诉处理流程 投诉处理技巧培训 酒店客人投诉处理程序 酒店投诉处理管理方法 论酒店客人投诉处理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
限制150内